四大名著大什么 《四大名著》是四部中国古代小说作品的合称,在汉語世界,這已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文学常识。它們被公認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學作品。 四大名著分別是《三国演义-元末明初(14世紀)》《水浒传-明代嘉靖約1524年》《西游记-16世紀明朝中葉》和《红楼梦-清朝乾隆1736—1765》。 《四大名著》這個称謂的出現,理論上不会超过300年,因為其中的《红楼梦》在清乾隆年间才面世,到现在也就250多年。 到底為什么四大名著會在群書中脫穎而出呢!今天看了一條視頻,作者高度蓋括了四部名著的核心精神。 「 讀後感中指出,人活一輩子,無非就是为了一個「爭」字。有如三國爭权,水滸爭义,红楼爭寵,西遊爭道。 三國写的是官,水滸写的是匪,红楼写的是人,西遊写的是妖。 读三國滿脑子都是計谋,读水滸一肚子氣,红楼中全是情為何物,西遊记滿眼光怪陸離。 开读時留下最初的印象,以为三國是斗智斗勇,水滸是官迫民反,红楼是怀金斗玉,西遊是除魔卫道。 想不到,原來三國之中基本上都是狠人,水滸之中基本全是男人,紅楼入面基本都是女人,西遊嘛,基本上都不是人。 三國就是一班人叛乱,水滸全是醉漢,红楼就是群芳爭艳,西遊記中成精的动物輪流出場。 三國入面是軍師救我,水滸是哥哥救我,红楼是妹妹救我,西游记就是悟空救我。 三国是嫂子快上馬,水滸是嫂嫂清自重,紅楼是呀嫂請慢走,西遊记是嫂嫂快擦咀。 三國是日日攻城掠地,水滸是天天劈人斗殴,紅楼是日日為一個情字唉声嘆氣,西遊是天天斬妖。 三國一句話不投機就提槍,水滸一言不合就举刀,红楼动不动就梨花帶雨,西遊各妖天天想食唐僧肉。 到現在人到中年才发現,三國之中最钟意的是看貂蟬,水滸看武松,红楼看凤姐,西遊看齐天大聖。 三國的酒是煑着喝,水滸是大碗飲,紅楼是作着詩飲,西遊要偷偷飲。 通過四大名著終於使人明白了,三國之中朋友靠不住,水滸是大佬靠不住,红楼是亲戚靠不住,西遊之中連神仙都靠不住啊! 三國讲智商,水滸讲義氣,紅樓讲感情,西遊讲人脉。 三國告訴大家,出身不好創业有難度,水滸告訴大家,出身不好想當官有難度,红楼的一众女子,出身不好想嫁人有難度,西遊告訴大家,出身不好成佛也有难度。 最后总結,四大名著其实就是一個山头比招安,兩個玉的悲歡,三個国家玩對抗,四個和尚去闖关。 放在現实當中,我们何嘗不是怀着一顆红楼的心,生活在三國的世界,想交水滸的朋友,结果咧,遇到的幾乎都是西遊记的妖怪!」 第一次看到有這么精彩的读书筆记。忍不住又想把名著找出來重讀一次。想來想去,应該還是西遊記最大快人心最好看。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