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偈現代化 不是佛门中人,但深含敬畏之心。因為一來受六祖的「菩提本無樹」的偈頌意境所感染,二來看历史上大浪淘沙千多年,此偈仍然是一派中流砥柱,頌之即畢生難忘,可見其自帶金剛。 虽然有了崇敬,但卻無法入門,自己的问题,是與看不懂佛經有關。 幾千年文化沉澱之下,书籍有如汗牛充揀,就算只读看得明的白話文书籍,也看不過來。 就算只读自己精心挑选買回來的,也看不過來。 書到用時方恨少,記憶力也是,在佛學方面尤其是。 這幾年為避新冠惡疫,坐家读书写字,日日手写心,心遊到那写到那。 從儒、道、到佛,把兩條佛偈從記忆中翻了出來,不禁又鑽進了故紙堆,企圖在迷妄之中自悟自導。 跟了五祖多年的首坐弟子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跟了五祖不到一年的惠能呈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二偈之後,傳衣缽之念即意屬惠能,虽然马上就拿起鞋子把惠能的呈偈擦去,叫大家學神秀的就好。 但原來五祖已經由此偈認定了惠能就是六祖傳人。當晚就授經把六祖衣缽交给了惠能,並命他馬上出走南下,自立門戶。 五祖弘忍大師,怕的是有人不服氣,對惠能不利,搶夺衣缽。包括了立即把惠能的呈偈抹去,也是為了保护惠能。 之後惠能南下,隱居靜修十多年之後才現身弘法,成為南宗禪。而神秀也沒有閒着,同時成為北宗禅,為帝王所鍾。 惠能作為南宗禪,承六祖惠能正名,後來門下开創有五家七宗。自此,禪修不再只是皇家貴族的特權專供,六祖之後,衣缽广及天下,著有《六祖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民間有缘人自行修習,广泽天下。這也是惠能人人可佛的本念。 難能可貴的是,六祖惠能大師對神秀大師十分尊敬,神秀也經常派遣弟子到惠能座下參學,甚至推崇他才是禪宗的嫡傳。 昨天有热心的读者來信指点迷津,以現代人的思维和高科技领域的例子來參照兩位大師的漸悟和頓悟之道—— 「 曾经深度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常常用这个故事做案例作辩。 师兄师弟的偈都很好。一个是成长思维,一个是批判思维;一个是原创,一个是颠覆。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都是原创与颠覆原创交替中前行。 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时势,而时势就是受众的趋同期望。 假如有线电话是原创,功能手机就是颠覆原创,而智能手机又是新的颠覆。 假如马车是原创,汽车就是对它批判和颠覆,新能源车又是新的颠覆。 几千年中规中矩的家园文化被海盗文化、殖民文化颠覆。然而颠覆者成功之后定了规则,以防颠覆。 所以,批判思维本来是颠覆创新的源泉,却被围追堵截。 制定规则、规矩者发现对自己不利,突然灵机一动说,以前定的规矩不是规矩,现在新定的规矩才是规矩。 这种随时翻云覆雨的也是颠覆。 于是,又出现两种结果的可能,人们要么跟颂,要么颠覆原创。」(劉泳澎) 「 跟帖:這是领航者的风范!原创就是传承的开始,我们公司产品也经过从原创到批判再颠覆的过程,过程也經歷《顿悟和渐修》,步步领先创新高稳健发展,均离不开領導者的超前智慧与深远谋略! 不过在生活中,大家有很多時更崇尚原创,追求真谛!作者文中也蕴含了做人的德与行,值得大家学习。」(罗米) 「兩位把神秀与惠能的偈頌提高到了一個现代化的新高度!佩服!」 「 我則感覺六祖太玄,境界太高,一般人不可企及。神秀之言比较切合生活實際,可以一點一點實行。 人生有許許多不期的遭遇,起伏曲折随機而至。随缘而遇之際,不能把一切都視作空無,只能随遇而安,平衡取捨,不過度,不極端,分清善惡正邪,做人處事有底线就是了。 四大皆空,把個人的喜悲爱惡都去除,一顆心刀鎗不入是做不到的。 能够做到这样已不錯—— 損人不幹,利己不妨。 利人利己,皆大歡喜。 有能力伸手助人是至大的福樂,自己做不到,也樂於看到別人做得好,多加鼓勵讚賞,互勵共勉,放出正能量!喜見大家一起携手合作共創更好的明天!」(鄒潔珍) 佛教是印度傳入的教派,发展到禪宗,可說是已經漢化,特別是惠能以不识字而悟道的本能,足可明證。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