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偉大 終於到了正月十五年宵節,過了這天,足足半個月,高潮迭起的春節算是告一段落。 由除夕開始,每天的專欄主題都是春節,連續五年了,也不愁沒有題材。就算是人在海外,8千里以外的歐洲,洋氣十足的巴黎,也被春節染紅了。 今年,中國申遺一舉成功,春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 春節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在於它歷史的悠久,親情的力量和文化的凝聚力。由此形成全民族的參與,每年一次,幾千年從不間斷。 在中國,家庭親情的力量大於宗教,大於政治,大於金錢。每到春節,那怕老家遠在深山窮鄉僻壤中的人,也要千里迢迢往家奔,誰也擋不住中國人回家過年的腳步。回鄉之路,也是讓中國人能夠自覺遵循的人倫大道。 據報道,2025年春運,全國铁路累計發送旅客超過3億人次,眾志成城。 在外太空看地球,唯一見到的人類建築物是萬里長城。現在科技發達,在春運期間,說不定太空人在晚上可以見到,在中國某段跨省高速公路上長長的,珍珠項鍊般堵車車龍的車燈。 習俗的認同,是長久生活狀態的融合,勢必形成共同的集體人格和文化價值觀。 親情編織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網,巨大的凝聚力歷久不衰,無論如何改朝換代,一家人就是一張網,其中一個人就算走到天之涯海之角,也仍然是網中人。 中華民族是一個龐大的族群,人口14億,經歷幾千年磨難錘煉而家國長存,根植於血脈的認同,就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秘密所在。 中國春節,是一個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傳統節日,產生的文化自信,有着無比强大的整合能力。 認祖歸宗,每年都有一個機會,那就是這個偉大的春節,任何外來節日都無法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