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今日推荐 查看内容

【活动】春日巴黎左岸右岸,与邓捷老师共赏塞纳河畔的诗意漫步 ...

2025-4-9 20:05|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41| 评论: 0

摘要: (来源:法国华人旅游协会) 左岸起步 右岸落脚 No. 1 莎士比 亚书店 洞悉欧洲左派思想与天主教的渊源 No. 3 主宫 医院 明了法国医院的起源 ...

(来源:法国华人旅游协会)

左岸起步 右岸落脚

No.

1

莎士比

亚书店

洞悉欧洲左派思想与天主教的渊源

No.

3

主宫

医院

明了法国医院的起源

No.

2

巴黎

圣母院

掌握哥特式建筑力学与圣经故事

No.

4

巴黎

警察局

知晓法国大一统体制的基石

   四月的巴黎,春意初上。塞纳河波光潋滟,古老的桥梁静静横卧,见证着这座城市千年的律动。 

   2024年4月6日,法国华人旅游协会导游会员五十余人,在邓捷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巴黎圣母院-主宫医院-巴黎警察局-市政府”国情漫步。

   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出发,跨越塞纳河,最终抵达市政厅广场。这不仅是一段地理上的步行路线,更是一场穿越文明脉络的沉思之旅。

1

莎士比亚书店: 自由的起点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如果你想洞悉欧洲左派思想与天主教的渊源,请你随我从莎士比亚书店和勒内·维亚尼公园开始漫步。” 绿色门面的莎士比亚书店——这是每一个文艺爱好者心中的“朝圣地”。
    邓老师的第一句话,便将我们带入思想与历史的深流。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 这家面朝塞纳河的书店,不仅是文学朝圣地,更是20世纪左岸文学史的缩影。它与海明威、乔伊斯、菲茨杰拉德这些“迷惘的一代”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意义远不止怀旧文艺。
     战时因纳粹占领而关闭,战后由乔治·惠特曼接力,书店成为流浪作家的天堂;战后,这家书店成为反战、左翼文化、女权主义与抵抗文化的据点。
    至今,莎士比亚书店依然保留着“海明威的床”(The Tumbleweed Beds)这个温情传统,旅行的写作者可以在书店里住宿一晚,但要满足三个条件:

1. 帮忙整理书店:比如白天协助分类书籍、整理架位等。

2. 每天读书:这是惠特曼设下的“非正式规定”,希望每位住宿者每天至少阅读一本书。

3. 写一页人生故事:住店者需留下自己的一页文字,许多已经被收集、贴在墙上或装订成册。

    书店门口有句铭文:“Be not inhospitable to strangers lest they be angels in disguise”,大意是"莫对陌生人失礼,或许他们是伪装的天使。” 是莎士比亚书店创办人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引用的格言式语句,可能出自于《圣经·希伯来书》13:2:“Do not forget to show hospitality to strangers, for by so doing some people have shown hospitality to angels without knowing it.” 大意是,不可忘记以爱心接待陌生客旅,因为通过接待他们,你或许不知不觉地接待了天使。
    书店前的勒内·维亚尼广场 Square René Viviani,也是巴黎最小的公园之一,却藏着中世纪城墙的遗迹。那些古老的石块,曾阻隔疫病,也曾守护信仰。
Image
     穿过一座不容忽略的桥:Pont au Double。这座小巧的桥梁悄悄跨越塞纳,连接着右岸的圣母院与左岸的主宫医院 Hôtel-Dieu。从中世纪起,生病的人们要走这座桥去寻求教会的救济。Pont au Double Denier即两分钱桥,病人看病是不必支付税金的,但若上岛做生意则需支付2 deniers(240 deniers=1 livre,1livre=80克白银), 桥因此而得名。若交不起,也可通过为哨兵演一场杂耍(比如耍猴)从而免费上桥。以至于今天法语中payer en monnaie de singe就是拿假钱或空头支票糊弄人的意思。 邓老师轻描淡写地一提,却让人猛然意识到:桥不仅是过渡,更是一种制度的载体。

2

巴黎圣母院前广场:帝国余晖与桥梁记忆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当我们在圣母院前驻足,瞻仰那座骑马而立、胡须飘逸的Statue de Charlemagne et ses leudes 查理大帝雕像时,时间仿佛也在这里停顿下来。邓老师说:“如果你想了解查理曼帝国的分封制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结局,请你跟我看这尊雕像。”这是帝国权力分割与文化根源的可视化呈现。

     查理大帝(Charlemagne),约747年出生,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帝,广泛被认为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通过一系列军事征服和政治手段,成功地将大部分西欧统一,并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复兴,被誉为“欧洲的父亲”。

     查理大帝的雕像位于巴黎圣母院前广场,具有深刻的历史和象征意义。他是西欧统一和基督教复兴的象征。雕像的设置地点与圣母院紧密相关,代表了查理大帝的加冕与教会的结合,以及他对欧洲文化的贡献。圣母院作为宗教与政治中心,体现了查理大帝推动教育和文化复兴的历史意义。

Image

    雕像之后,是巴黎的心脏——圣母院的广场。每年仲夏,这里燃起“圣约翰之火”(Les feux de la Saint Jean),火光中的孩子欢笑奔跑,是欧洲古老节庆与民俗的延续,是天主教与季节交替的契约。

3

巴黎圣母院:民族信仰的符号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巴黎圣母院不只是哥特式建筑的高峰,也承载着法国民族的共同记忆。

    “真正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在文化受到重创时,会倾全国之力去修复。”邓老师在讲解中引用了圣母院2019年火灾后的全国动员。

     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曾在19世纪唤醒世人对这座建筑的保护意识。文学和建筑在这里交汇,成为法国人民共同记忆的一部分。2019年大火后,法国正是这样做的:总统深夜赶赴现场,亿万人民自发捐款,国家举全国之力投入重建。它不仅是一座教堂的“复活”,更象征着法国文化的坚韧与重生。是法国人对文化的敬畏,是国家精神的体现。

Image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4-16 13:11 , Processed in 0.024333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