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七点,我拖着还没完全清醒的自己去机场,接两位从杭州远道而来的六十岁姐妹。她们的旅程堪称一部“空中冒险记”:昨天下午两点出门,飞机在杭州硬生生延误了4小时,好不容易飞到广州,又小跑着去赶转机。好在她们笑着说:“差点没赶上,一路奔跑……还好腿脚还算灵便!” 10点多,她们终于落地巴黎。我心想,先得犒劳一下这一路颠簸的勇士们,于是带她们去吃当年邓公喜欢的香颂面包。结果三杯咖啡、两个面包,账单一出来:7.5欧。姐妹俩齐声惊呼:“怎么这么贵!”我说:“不贵呀。”她们立马算起账来:“这得六十多块人民币呢!”我打趣:“在巴黎,就把欧元当人民币,心理才平衡。”她们半信半疑,笑得直摇头。 一路上,她们像个小女生似的,叽叽喳喳讲第一次出国的见闻。其中一位姐妹最惊喜的是机票才600欧,来回!没想到那么便宜!飞机上还吃了4顿免费餐哪!我想航空公司不是太亏了?我特别为航空公司数了数乘机人数:300多人。加起来好像也没赚头哪……我说:难怪你那么瘦,原来操的心真不少……连航空公司是否赚钱都让你数白了头…… 其中一位还认真分析航线:“我们飞机先飞过俄罗斯,再到荷兰上空,才到巴黎。我从买票那天就担心:欧洲不是打仗吗?万一我的飞机被打下来怎么办?”她那副杞人忧天的神情,把我们全都逗得哈哈大笑。 车上,她们继续一本正经地和我、还有司机讨论防盗防抢经验:哪里不能去;去的时候要注意啥……司机憋不住,终于开口调侃:“你们还没进巴黎,就已经是‘老巴黎人’了。”笑声把车子都撑满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她们带来的“行李大礼包”:杭州酱鸭、梅干菜扣肉,各种零食饮料,还有洗碗布、马桶罩、烧水壶。巴黎的一切似乎都不如这一箱“家乡味”实在。 看着她们掏出马桶罩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感叹:巴黎再好,有些东西还是中国的好! 我陪她们走了4个小时,6个地标一个不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书店、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花市、圣雅克教堂,最后还吃了小天使冰激凌。姐妹俩边走边感慨:“第一次来巴黎才发现,要培养世界观,得先出来观世界!” 一路上,其中一位姐妹仿佛自带“对照地图”。走到哪儿,她都要把巴黎和杭州对上号。 到了玛黑区三城区,看到古旧的城墙和青石路,她立刻说:“哎呀,这不就是杭州的河坊街嘛!” 走到圣母院前,她眯着眼端详半天:“有点像灵隐寺,只是屋顶高了点。” 经过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花市,她马上感慨:“这不就像我们杭州的花鸟市场嘛,卖花的眼神都一样热情!” 听着她一路对比,我们又好笑又觉得亲切。巴黎在她的眼里,仿佛处处都能找到一个“杭州平行世界”。 我戏说:在你眼里,巴黎都是按照杭州来建筑的哈…… 在一起走路观景的间隙,我教了她们三句法语: Bonjour 你好(笨猪) Merci 谢谢(梅西,足球名将) Bon appétit 祝你好胃口(博纳杯底) 见面微笑说笨猪,道谢就喊梅西。吃饭举杯前说博纳杯底,三句法语全都会,巴黎一路笑嘻嘻…… 她们学得特别认真,仿佛要在巴黎街头随时用上一样…… 笑声一路,巴黎初见。60岁的第一次出国,竟比许多年轻人的旅行还新鲜、还热闹。她们用酱鸭、马桶盖和爽朗的笑声,给巴黎带来了一份独特的杭州味道……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