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温州一六朝古墓被盗 [打印本页]

作者: faneuro1    时间: 2013-3-17 08:45
标题: 温州一六朝古墓被盗





“瓯海郭溪一座小山上有个古墓被盗了。”昨天上午,读者曹先生拨打新闻热线报料。据了解,温州市文保部门已对该古墓展开抢救性发掘,通过挖掘出来的青瓷碟和砌墓古砖上的篦梳纹饰来判断,这个被盗的古墓应为六朝古墓,已有1500多年历史。古墓主人应该比较富裕,但墓主身份和该古墓的具体文物价值还有待确定。

古墓雨夜惊现贼影

根据报料读者所提供的地址,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瓯海区郭溪街道梅屿村东岙底自然村。当地不少村民都得知了古墓被盗一事,并热心指路。村民介绍,被盗古墓所在的小山本来没有名字,因为种植了很多杨梅树,当地人习惯称它为“杨梅山”。

沿着山路向杨梅山走了不到5分钟,记者在山的南坡就看到有人在古墓内清理泥土,古墓边围着好几个看热闹的村民。古墓呈刀形,南北走向,南窄北宽。根据目测,古墓长5米多(加上甬道)、宽1.5米,深3米多。古墓东西两侧的古砖有一定的弧度,西侧古砖有明显残缺,其余三侧古砖比较完整。

梅屿村村民老杨在现场告诉记者,本月13日中午,该村治安巡逻队在巡山时,发现杨梅山南坡覆盖植被的一处地方,被人挖了个大坑,走近一看坑内有整齐的砖块,猜测是一处被盗的古墓穴,于是立刻报警。

村民分析,3月12日晚上在下雨,估计盗墓贼是在雨夜下手的。瓯海区公安分局郭溪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后,马上联系了我市文保部门。

3月13日晚上又逢雨天,为了防止古墓再次被盗,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人员彻夜守护古墓。大半夜的时候,果然有两名男子打着手电筒直奔古墓而来。留守的村民猜测,这两个男子应该就是盗墓贼——因为这里非常偏僻,平时白天都少有人来,更不要说夜里!这两个男子估计是想趁雨夜再来盗墓。留守村民大喊一声,拔腿去追,那两个男子吓得迅速逃离。

墓中器物“说出年龄”

3月14日,雨止天晴,我市文保工作人员带着专业的挖掘工具赶到现场。盗洞长1.5米、宽1米、深3米。挖掘人员先挖开覆土,发现这是一座券顶(顶部呈拱形)古墓,墓顶已被挖去,再加上古墓西侧古砖有部分残缺,估计在本次古墓被盗前,该古墓曾经被盗过;3月15日下午,挖掘人员挖到大半个青瓷碟,面积和成年男子手掌大小相当。碟子底部完好无损,盘内的荷花纹饰有两片完好,另外两片残缺(按照判断,该瓷碟内应有六片荷花纹饰)。另外还挖到两块薯片大小的瓷片。昨天上午,挖掘人员挖到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瓷片,当天下午挖到一只仅破损了一小角的青瓷碟,碟子的直径为13.5厘米,碟内无纹饰。

现场文保工作人员说,挖掘过程中,发现古墓的灰色砖块中有不少楔形砖,砖上有14齿的篦梳(一种齿比较细密的梳子)纹饰,纹饰长55毫米、宽42毫米。根据古墓砖块上的纹饰和墓内出土的青瓷碟可以断定,古墓建于1500多年前的六朝时期。

古墓主人身份成谜

东岙底自然村一村民告诉记者,他听70多岁的父亲讲,在距离古墓不远的山脚下,以前有一个大牌坊,后来被拆掉了。他猜测古墓的主人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对于这一说法,文保工作人员称:“目前墓主是谁、多少陪葬品被盗等情况还不能确定,但根据古砖和墓内瓷碟判断,墓主的家庭应该比较富裕,因为单单古墓用的那些有篦梳纹饰的砌砖,在当时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市文保专家称,根据这座古墓的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为刀形砖室墓,在六朝期间能够享受这样待遇的,通常是有一定资产和地位的人物。文保工作人员将对古墓进行进一步发掘,根据发掘的情况有望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该墓的具体考古价值要根据墓室的完整情况、古墓形状是否典型等要素来确定。刘彩玲

新闻链接

2006年10月5日,在瓯海区西山西路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发现3座古墓,考古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共发掘出6件文物和一些青瓷碎片。

今年1月5日,乐清蒲岐一山坡上,两名古墓盗贼借买鸡之名,挖开了一处六朝古墓,后被抓获。

今年2月19日,在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西北侧小山坡施工现场,发现多处古墓葬。后经证实,是三座六朝古墓。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其中一座汉代三国时期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出土瓷器30多件,完整度较高,包括耳杯、五联罐、水注、双系罐等。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