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 [打印本页]
作者: faneuro1 时间: 2013-4-10 10:08
标题: 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
孙馨作品 (厉辛 摄)
【欧洲时报英国版记者严振羽、严若君、实习记者何冰倩报道】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首日,英国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的穹形玻璃大厅里,方形T台上展示了一场特别的时装秀,那是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十位硕士毕业生的作品展示,也是该学院毕业生秀首次登上伦敦时装周的舞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入选的十位毕业生中有五位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能从众多优秀同学中脱颖而出,不由让人对这群中国新锐设计师的力量倍加关注。是如何脱颖而出被选中的?中国设计师在英国的设计学院有怎样的求学经历?首次走上伦敦时装周的舞台后,给这群中国设计师们带来了什么?本报记者专访了这五位年轻的设计师。
孙馨:灵感来自上世纪60年代中国军装
孙馨是五位入选中国毕业生中设计男装的女孩,T台上,男模们戴着阔边礼帽、穿着她设计的轮廓感强、军装风格的作品出场,休闲又俊朗。
她介绍,这套毕业设计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穿衣风格和人物关系为创作灵感,将那个年代中国人常穿的军装造型以及几乎一致的蓝色、绿色等元素融入作品中,采用羊毛、棉和化纤面料,展现了不同的人物关系和心态转换。
孙馨原来是做女装设计的,2010年转为男装设计,期间也经历了一个心理状态的转变。“男女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就不同,女装是外放式的,男装是向内收的,这和我的性格相关,”她说,“那时我也开始信仰佛教了,心态上有很大转变。”
伦敦时装学院的毕业秀此前一直在V&A博物馆举行,这次进入伦敦时装周首秀,对孙馨和其它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说:“由于Tom Ford品牌本次在伦敦首秀,吸引世界各地的买手,学校也邀请了媒体和买手关注我们的毕业秀。能够在时装周的平台展示我的作品,这对我未来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来自北京的孙馨,高中时在加拿大留学,曾在纽宾士域大学学习计算机。不过她逐渐发行自己对服装设计更感兴趣。机缘巧合,她得知了由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和北京服装学院合办的北服莱福士国际学院,于是她重新学习了服装设计本科。
毕业后,她顺利申请到伦敦时装学院硕士课程,继续深造。
从加拿大、北京到伦敦的求学经历,孙馨说:“这三地的文化很不同。我受北京传统文化影响很深,而英国也是文化大国,在这里看了很多展览,也认识不少设计师、艺术家,和他们交流让我学习到更多看事务的角度。”
她坦言,本科时学习的缝纫、打版等基本功为她到伦敦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硕士课程对设计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课程中的阶段设计作品都要自己缝制。”孙馨毕业后希望到英国Savile Row一家高端男装品牌实习一段时间,了解“世界上最好的男装是如何制作的”。
以后,“我想成立自己的品牌,但不会将自己束缚在服装这个领域里,希望有机会与艺术家们合作,基于北京和伦敦两地,从事跨界艺术创作,例如装置艺术,把服装概念扩大化。”
吴愍作品 (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
吴愍:简约风格令人如沐春风
入选伦敦时装周对吴愍来说,就像参加X Factor 一样,“最受欢迎的人不一定走到最后,而且今年我们学校内部的调整很多,对于是否入选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而我只是想尽最大努力呈现我的作品。”
时装周中吴愍展现的作品色彩明快,剪裁立体,细节精巧,简约风格让人感觉如沐清风。她透露自己非常喜欢艺术家Anthony McCall的灯光艺术,主要灵感来源也是Anthony McCall。为了更好的表达立体的雕塑感,吴愍发展了自己的面料去支撑,加上一些手工渐变染色的辅助构成了整个系列。对细节的执着,让吴愍自己也笑称:“比起时装,我可能更多的把他们定位为艺术作品吧。”
在来英国之前,吴愍在中国美术学院念的时装设计本科。相比国内的学习,吴愍认为在伦敦的经历宝贵非常,“伦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适合学习设计的城市之一。抛开教育资源不管,大环境非常适合设计师。时时刻刻的都有的展览资源,电影,音乐,艺术盛会,对于设计师来讲真是天堂,对我也是。”她也觉得,由于英国艺术教育体系非常严谨,所以这里的环境竞争更激烈,“这对于学习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近年来年,设计圈里对华人设计师的好评不少。吴愍深刻的感受到,不远万里来到英国求学,亚洲人可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华人设计师本身在制作生产资源上面的优势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她也强调,在伦敦时装周这样的平台上,作为外国人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以实力来公平的考量入选。
时装周走秀之后,吴愍得到了不少媒体的支持和帮助,虽然目前还没有签订单,但已经超出了她自己的预期效果。“毕竟在事业刚开始的阶段,需要的是更多人知道你的品牌,下一步才是更多人去接受和购买。”吴敏说。目前,她一边在继续创作,一边也在寻找合适的工作。“我要做的只是做好准备,在机遇到来的时候随时可以牢牢的抓住它。”
张恩渝:古典英式男装配搭特别眼镜
张恩渝(Octo Cheung) 是五位入选中国毕业生中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在T台上,她带来了创新版的古典英式男装系列,系列以中世纪文学中的炼金术士传说为基调,在传统男装剪裁和针织技术中加入新开发的面料和解构主义设计。特别眼镜架上布满精致的金属零件,与服装的风格相辅相成。
在采访中,张恩渝坦言自己非常喜欢神秘的炼金术,不想做普通的高街品牌类的设计,所以在正统的男装中加入了很多亮点,比如被撕扯开的提花针织衫、拼接结构的西装外套等。时装周后,令张恩渝意想不到的是,很多人特别喜欢眼镜,她调皮的说:“其实听见这个心里有开心,也有一点点小难过,毕竟眼镜是配饰啊。”
在香港读了设计之后,再来到伦敦学习,让张恩渝有了不同的感受,她介绍:“来伦敦之后,与各国同学的交流让我学到很多,也了解了不同的文化。比如意大利同学,他们更喜欢剪裁贴身,不喜欢Oversize的造型。此外,学校给我们的指导关于怎样开公司,经营自己的品牌,这个非常重要。”
在40多名入选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时装周的走秀机会,张恩渝认为:“对毕业生来说,先要想好你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做好这一点,想进入时装周没有问题。”这次伦敦时装学院选择了5名华人设计师,让张恩渝也觉得自豪,她与其他几位入选设计师私底下都是朋友,都惊叹“哇!这次那么多华人!希望下一届有更多华人能入选。”
当被问及走秀之后的收获时,张恩渝透露,一家意大利的品牌已经与她接洽,让她设计年轻的男装系列。“我也有其他同学在秀后,有买手直接购买了他们的作品。这个非常棒!”
今后,她希望在大牌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创办自己的品牌。“我还年轻,设计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她强调。
谢诣 (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
谢诣:激光印制色彩冲击力强
5位华裔设计中的谢诣来自北京,但却不像典型的北京女孩,她穿着有些特立独行,有点不善言辞,有点小迷糊,而身体里却住着一颗“老”灵魂。
在伦敦时装周展示的女装设计,其实是谢诣在伦敦艺术大学的毕业作品。经过层层选拔,她的设计脱颖而出,被邀请参加伦敦时装秀。外人看来,谢诣如此年轻就能参与国际顶尖的时装秀,接下来的事业一定光鲜明朗,顺风顺水。可是谢诣却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各大媒体蜂拥而至之后,谢诣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说她其实不是特别喜欢设计,而比较喜欢研究服装史。
虽然如此,她的毕业作品还是耗费了很多心血。
她在伦敦时装周中带来的女装设计,色彩绚丽,纹路细密,激光印制的渐变色彩很有视觉冲击力。
谢诣说她的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摄影师汉斯·贝尔默(Hans Bellmer)的关于球形关节玩偶的摄影作品,加之在制作过程中融合了电脑Cad制板,肌理再造等较新的技术手段,使她的设计充满了未来主义的科幻美感。谈到未来,谢诣非常渴望有机会继续在图书馆或者博物馆里学习服装史的知识。她感觉时尚虽然瞬息万变,可仔细研究会发现时尚也有轮回,复古也是潮流。
今年4月,谢诣将回国寻求发展,她说她并不清楚将来去哪里工作,无论怎样,她只想做好分内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
迪娜:中国印+Hip-Hop大放异彩
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时装学院的迪娜,刚拿到了研究生学位。此次参与伦敦时装周的作品,是她的毕业设计。迪娜最擅长设计男装,她一直有个理念,就是希望在设计中,将中西方元素融合起来。中国唐朝的山文甲,传统工笔画,传统的印花以及Hip-Hop文化,这些看起来并不协调的元素,在迪娜的设计里却大放异彩。
她赋予了经典的男款正装西服,衬衫和偏休闲的棒球外套以俏皮灵动的气质,十分有冲击力。
迪娜是个文静的北京姑娘,“90后”的她少了同龄人的浮躁,多了几分沉着和大气。她对男装情有独钟,喜欢经典、高品质但不失趣味的男装设计,这也让她自己的设计独树一帜。
迪娜坦言自己在英国学习设计,很不容易。她说:“这边的学习,有压力,有挑战。我哭过,笑过,有时候也想放弃,但我最后坚持了下来。”伦敦艺术大学时装学院的老师会帮助学生发掘他们内心的诉求,循序渐进地提点,让迪娜的设计越发大胆。在英国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熏陶下,迪娜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时装周之后,迪娜也受到了媒体与时尚圈的关注,有许多联系她的买手,有些品牌也希望与她合作。不过,迪娜非常明白自己的选择,她希望专注于自己的品牌。
接下来五年,迪娜计划着在欧洲发展,她的“NADI”品牌,将定位于23-35岁时尚而追求生活品质的男性。在自己的男装品牌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她也会考虑回国发展。
现在,迪娜已经开始准备下一季的设计,为参加伦敦6月的男装时装周而四处奔忙。未来,巴黎、米兰的时装周,也许也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
文章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