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商界大佬们的高考往事
[打印本页]
作者:
faneuro1
时间:
2014-6-7 10:34
标题:
商界大佬们的高考往事
0.jpg
(50.62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6-7 10:22 上传
6
月高考,举国瞩目。这场中国式大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当然,其中也包括中国企业家。
高考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曾经走进考场的企业家也走过了各自的人生交叉口。他们经历的高考故事里,既有致青春的小往昔,也有浪淘沙的大时代。他们的高考往事中,既有启蒙阶段的中国梦,也有最初时期的奋斗志。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之际,富贵门来说说商界大佬们的高考往事。
马云:3次高考,第1次数学只得
1分
马云的求学之路充满戏剧性。在关于马云早期往事的记录中,他被描述成一个“傻孩子”:讲义气,爱打架,挨过学校处分;从小功课就不好,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但他却有一项专长,就是英语特别好。马云日后自嘲:“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
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
1
分,可谓惨败。更让马云成为笑话的是,他当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的竟然是北京大学。他垂头丧气,邀上又高又帅的表弟陪着去宾馆应聘临时工。宾馆录用了表弟,回绝了马云。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得到一份蹬三轮车给杂志社送书的差事。
马云第二次高考依然以失意告终,数学
19
分,总分离录取线差
140
分。这样的成绩使原本对马云上大学怀有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是学习的料”。
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位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姓老师当着全班说:“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及格,我的‘余’倒着写。”马云气愤难抑。考数学那天早上,他一直背
10
个基本数学公式,考试时就用公式一个一个套。结果,他考了
79
分,这一成绩已足以帮助他考上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语专科。因为当年该专业本科没招满人,他又幸运地挤进本科。
大学里的马云,不安分的性格展露无遗。因为英语成绩实在太好,不用怎么学习就能稳坐前五名,闲得没事可做,马云就做校学生会主席,后来又奇迹般地当上了杭州市大学生联合会主席。
郭广昌:理科生报了哲学系
1985
年秋天,
18
岁的乡村少年郭广昌背着行囊第一次坐上火车,他的目的地是上海著名的复旦大学。他后来说,当时到上海的感觉,不亚于中国人初到美国。
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初中毕业时,父母希望他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将来当一名乡村教师。但当拿到金华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他违背了父母之命,第一次自己做了人生选择,悄悄卷了床竹席,背着十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去了当地最好的东阳中学。
高中时的郭广昌成绩起初很普通,入学时排名只居班级中游。这位农家子弟却有着一股韧劲,读书非常刻苦,所以每次考试排名总在进步。在班主任吴加清的印象里,“基本上没有违规的地方,我都没机会找他谈话。不过,你说这个学生很听话吧,他倒也不是那种你讲到哪他就做到哪的学生,很有主见,不盲从。”
不过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学理科的他高考时选择的专业竟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哲学。这也是日后他被追问最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读复旦哲学系?”
郭广昌的解释是:“
1985
年前后,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新的思想观念已影响到东阳。我也以中学生特有的幼稚和热情开始自己的思考。那时读的较多的文章都是鲁迅先生的,鲁迅说:光有良好的体魄,没有健全的头脑,这也是民族的悲哀。我深深地被那种要启发国民思想的热情所激励,我认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问题,也是如何解放国民思想的问题,所以填报大学志愿时,我把复旦哲学系做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复旦大学哲学系建于
1956
年,是新中国建立后国内大学最早成立的
5
大哲学系之一。科班的哲学训练,建构了郭广昌缜密的逻辑思维体系,所以在后来的商海浮沉中,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魄力但绝不莽撞,外圆内方,似乎总能在理性与激情之间寻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大学期间,郭广昌仍然会做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比如,在哲学之外,他还读了很多力学、数学、经济学的书,甚至包括《冶金原理》这样的生涩专业著作。在给高中班主任吴加清的信中,他说自己不仅想读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生,还想攻读物理学的博士学位。
丁磊:学业平平,分数只比重点线高1分
1986
年
9
月,丁磊考入宁波奉化中学,成为当时高一(
2
)班
56
位同学中的一份子。
在他的同班同学记忆里,高中时期的丁磊学业平平,入学时在班内的排名只有四、五十位,跟当下他后来获得过的“首富”名号很不对称。“可喜的是,每次考试,他的排名总有进步。不过最好也只在第十至二十位之间,从来没有杀进班级前十名,更别提在年级内的排名了。”
3
年后的高考,丁磊交出的成绩同样貌不惊人:他以高出重点分数线
1
分的成绩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只不过,这是丁磊喜欢的大学,他很早就被西部这所藏着大量电子类书籍的高等学府迷住了。
教育界曾探讨“第十名现象”,说的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十位上下的那几个,有望成为日后最出人头地的一个。丁磊显然是“第十名现象”的典型。
当然,学业平平的丁磊也有锋芒显露之处,他在中学时代的行为癖好就强烈地表现出技术“偏执狂”的特征。
丁磊从小就喜欢无线电。初一时,他第一次成功组装了一台六管收音机,那在当时是一种最复杂的收音机,能接收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此时的丁磊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就是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
奉化中学是浙江省内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有一定实力让学生接触到先进技术。那时候,奉中有几台苹果机,学校借此成立了一个电脑兴趣小组,丁磊想都没想就跑去参加了。这可能是他第一次接触计算机。
江南春:文采出众,保送大学
江南春最早的梦想是,“当一个文学编辑,坐在办公室里,约约文章,编编稿子。”他曾经是一名校园诗人。
江南春从小文采出众,
1991
年,他因此被保送进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一年级当上华师大“夏雨诗社”社长,后来还出版了一本名叫《抒情时代》的个人诗集。
将江南春从浪漫主义的云端捋进人间烟火的,是一笔
160
元的外债。二年级时,为竞选校学生会主席,江南春精心运作,四处请人上小饭馆吃饭喝酒。结果坐上了学生会主席的位置,却欠下一屁股债。
“这在当时可是大数目,”江南春回忆,他用了整整一个礼拜苦思还债良方:“花很长时间写一首诗歌,报酬可能只有
30
元;编撰一个广告,区区
5
个字,回报却可能达到
1000
元。”计算的结果是,诗歌不能再写了,创作广告才是“王道”。
诗人就此变身广告人。江南春很快在不羁的抒情文字之外,显露了自己超常的专业能力。精力旺盛的他兼任多家广告公司的推销员,平时只睡
4
个小时,每天穿梭在上海的各个写字楼里寻找客户,不到半年就有了
5
万元存款,腰间别着当时时髦得不行、价格高达
4
万多元的“大哥大”。
江南春本想等外债还完后,继续当他的诗社社长、学生会主席,但招摇的校园“大款”身份实在太具蛊惑力,他再也回不去了。大学三年级时,江南春索性跟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堪称大学生创业的“鼻祖”,一出手就在户外广告上淘到了第一桶金——
50
万元。
1995
年,江南春大学毕业,被一家名叫永怡的传播公司聘为总经理。
俞敏洪:英语从33分到95分
与马云同样经历三次高考的俞敏洪,也有一段高考“辛酸史”。马云是“数学三部曲”,俞敏洪则是“英语三部曲”。
1977
年,因为一些不可抗原因,家在农村的俞敏洪高一下半学期才进入高中。上高中以后,俞敏洪功课明显跟不上,但高考就要来临了。复习了
10
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
1978
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
38
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
33
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
1979
年俞敏洪再度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
55
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
60
分,结果再度落榜。
一天,俞敏洪高中的一个英语老师告诉俞敏洪,江阴县教育局准备办个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俞敏洪的母亲到城里找到几个亲戚打听,证实了这个消息,就让俞敏洪去报名。
俞敏洪和
20
多个男孩一起住在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大房间里。老师指定俞敏洪当副班长,这对俞敏洪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既然是副班长,学习就要认真,俞敏洪带领大家一起拼命,早上带头起来晨读,和大家一起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晚上
10
点半熄灯以后,大家全部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
1980
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
40
分钟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被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
但是,俞敏洪确实只需要
40
分钟。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
95
分,总分
387
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
380
分。
李彦宏:从戏曲少年到高考状元
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并不觉得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大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过是在“随大流”罢了。李彦宏的父母在晋东化工厂工作,家境很普通,李彦宏有
3
个姐姐
1
个妹妹,他的腼腆温和或许与姐姐们的宠爱有关。
父亲常常带李彦宏去看戏曲电影,为此他还一度迷上了戏曲。他的舞台很小,只是家里的那张床。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一个人不断亮相。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时,他去了,剧院老师从一招一式中看到了一种灵气,决定录取他。
但李彦宏对戏曲的兴趣很快就淡了。李彦宏的大姐在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年就考上了大学,引得四邻艳羡。相比于学戏,上学因为正统而更具有吸引力。对于李彦宏学戏曲,还可以做一种解读,他其实真正喜欢的不是戏曲,而是那个舞台。只有在舞台上,才能一招一式展示自己的才华,感染更多的人。这与现在百度坚持的“用技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一脉相承。
19
岁的李彦宏考取了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高中时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的他,毫无疑问地喜爱计算机,但是第一志愿却不是北大计算机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为他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
读北大,学会独立思考。面临毕业,正是沉闷的
1991
年,决定“走出去看世界”的李彦宏如期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
留学读研期间。偶然间,导师一句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这时候,
1992
年,互联网在美国还没开始普及,但李彦宏已经开始行动——从专攻计算机转回来,开始钻研信息检索技术,并从此认准了搜索。
史玉柱:数学差1分满分
1962
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
1977
年恢复高考,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
1980
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
119
(差
1
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难。”和周围同学比聪明,也让史玉柱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就这样,史玉柱的数学理想破灭了。在那段“理想破灭”的日子里,史玉柱用长跑来磨炼意志。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
18
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
4
年。这种执拗坚持的精神,在他后来著名的创业故事中表现更甚。
马化腾:放弃天文梦选择计算机
马化腾在家人的翼护下读完了初中和高中,高考之后,他仍然没有离开深圳,就近上了深圳大学。进入大学后,马化腾的天文理想并未实现,在得知学习天文的出路大多是做地理老师后,他在大学的申请表上改填了计算机专业,并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快乐。
马化腾后来回忆:我原来是准备走天文方面的路。经常想很多自然科学的东西,研究什么特异功能。
1986
年的时候观测哈雷彗星回归,我用学校的器材拍一些彗星的照片,我是当时深圳中学第一个找到
(
哈雷彗星
)
,还去写观测报告,得了一些奖,获得几十块钱的奖励。还得到了参加观测比赛的机会。后来因为当时要考高中了,到海南的观测我没有去成。
考大学的时候,我问老师天文系毕业后的职业,当时只有南京大学有天文系,我了解到基本上那时候去天文台的少,很多都是去当地理老师。当时就觉得,别搞不好变成去当地理老师,后来又刚好开始接触到计算机,就觉得这个也挺有兴趣,那时候就考到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竟天文太遥远了”他说。
深圳大学在国内只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但是身处深圳特区,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深圳大学受到改革开放思想影响,学校里实用主义思潮也是比较浓厚的。可以看出,受深圳大学学校风气的影响,马化腾的实用主义理念在毕业之前已有了苗头。
马化腾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成绩总是在前五名,他也渐渐地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体会到了乐趣。马化腾表示自己学习编程的方法其实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领悟”——用抄代码来培养感觉。
在大学里面,马化腾也并不是核心,技术也不是最强的一个,但他已学会找到比较互补的一些伙伴做成一些事情。此种风格被看做是后来成功带领创业团队的初次演习。
潘石屹:偷偷换名“石屹”参加高考
1979
年高考前
8
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知道自己没考好,他立即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
1981
年从培黎学校毕业后,潘石屹又以整个石油部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石油管道学院。
1984
年,潘石屹毕业被分配到设在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捧上了铁饭碗。在那里,潘石屹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他的窍门,那就是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处长向局长汇报工作,局长向部长汇报工作,都需要用数字说话,而他们都记不清楚数字,他们需要带一个人汇报数字。
每天下班之后,潘石屹就将各种计划样本拿出来背,最后,这些数字小数点之后的好几位,潘石屹都能记得住。科长开始欣赏他,处长开始欣赏他,主任也开始欣赏他。他被确定为“第三梯队”。并成为领导身边必带的“红人”,仕途看上去很美。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办公室新分配来一位女大学生,对分配给自己的桌椅十分挑剔。当潘石屹劝她凑合着用时,对方非常认真地说:
"
小潘你知道吗,这套桌椅可能要陪我一辈子的。
"
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潘石屹:难道一生将与一套桌椅共同度过
?
1987
年,潘石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毅然辞职,揣着
80
元钱来到广东,在那里度过了他感到压抑的一段时光。一直到两年之后,新的机会终于出现了——
1988
年到
1989
年的海南岛,就像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