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范曾为戴高乐将军造像撰文(三)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五 时间: 2011-11-15 04:47
标题: 范曾为戴高乐将军造像撰文(三)
戴高乐当时向全法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
“最后的战斗开始了,当然这是法国的战争,也只是法国的战争!……凡是法兰西的儿女,不论他们在哪里,也不论他们是谁,他们唯一神圣的义务是尽一切力量打击敌人……在我们血和泪所凝成的乌云后面,现在正在重新出现象征着我们伟大的太阳。”
巨人已看到法兰西经历了法西斯蹂躏之后,迎来的是辉煌的胜利和民族的光荣。
场景之三:盟国大军兵临巴黎城下,戴高乐对艾森豪威尔提出不容商量的建议:巴黎必须由法国的军队首先进城,即勒克莱尔(Philippe Leclerc)的第二装甲师担负解放巴黎的任务。艾森豪威尔作为军人,有他的正义感,作准备同意戴高乐建议的姿态。然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则心存戒备。罗斯福不愿意法国成为一个自己解放自己的大国,而希望美、英成为法国的解放者,这无疑令戴高乐将军怒不可遏。罗斯福为了实现他的目的,甚至梦想让投降派重新召集议会的计划成功,据说是他唯恐戴高乐成为“独裁者”。罗斯福以“民主”政体的旗号,掩盖着号令天下的霸权主义。戴高乐却深知党派各怀鬼胎,营利为私的议会斗争当此国家存亡的关头,非徒无益而有害。当务之急是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兰西的伟大和尊严。
希特勒已经下了彻底毁灭巴黎这座举世无双的名城的命令,巴黎城命悬一丝,目下最重要的是对法西斯展开猝不及防的攻势,以挽救巴黎,艾森豪威尔不再犹豫,急令勒克莱尔第二装甲师开进巴黎,戴高乐亲率车队与之会师后,巴黎终于解放。受命毁灭巴黎城的法西斯分子肖尔蒂茨(Dietrich von Choltitz)不愿成为千古罪人,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向法军投降,并拆除所有绑在宫殿、桥梁、铁塔、博物馆的数十万吨炸药。这一方面是保命,也不排除这个法西斯分子良知未眠。但据说他后来因此而功罪两抵,减免其刑罚,他却得意过头,自诩为反希特勒的英雄,不亦过乎?戴高乐对此目笑存之,不以为意,宽容永远是将军的美德,因为他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法国民众的怒火,指向了为虎作伥的叛国者,每天法院上报的法奸死刑者,有三分之二被戴高乐赦免死刑,改为终身监禁。被剃光头的女性大体是巴黎沦陷时的媚德者,决不是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游街时群众怒目视之,而嬉笑诟骂、前后跳腾者大体是登徒子而非抗德英雄。最难办的是对贝当元帅和赖伐尔的审判,贝当正襟危坐,沉默寡言,陪审团以14票对13票判其死刑。戴高乐念其年事已高,且怀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功勋,免其一死,改为终身监禁。而赖伐尔则巧言令色,百般辩说,证明维希政权不只无过,亦且有功。然而在叛国的铁证前他难逃一死。颇有幽默感的是他在被枪决时高呼“法兰西万岁!”怀有圣人之心的戴高乐将军对这些战时在泥淖中爬行的败类,也有恕词,以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忘情于法兰西。当然,宗教的慈悲和法律的尊严并不矛盾,在米开朗琪罗的名作《最后的审判》中也有地狱。
场景之四:坚守法兰西尊严的立场,则是决定将军一切行动的不二原则。1944年12月法军攻克斯特拉斯堡,这是被德军划入自己版图的阿尔萨斯的首府,将军认为这次胜利无疑是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然则德军以前后包抄之势围困斯特拉斯堡,艾森豪威尔以保存法军实力为由,嘱将军撤守,盟军指挥权在艾森豪威尔,然而戴高乐为法兰西的光荣计,军令有所不受,尽管总司令从军事战术出发,他的撤军之令不无道理,但在民族的尊严和耻辱之间唯一的选择是焦土坚守并击溃德军,在将军的号召下,将士无不沫血饮泣,法兰西的勇士们彻底打垮了德军的攻势,使之溃不成军。接着戴高乐挥师向德国本土进发,无论如何,法国必须占领德国法西斯的领土,这是此后法、英、美、苏共管德国的前提。将军的卓识远见于此令人拊掌!今天协和广场上阿尔萨斯碑的一块遮羞布永远被掀掉,使人们回忆起将军当机立断的勇气和英明,油然产生无限的崇仰之情。
场景之五:1944年8月25日晚在巴黎的市政大厅戴高乐将军发表了他激动人心的解放宣言:
“巴黎!被敌人蹂躏过的巴黎!横遭破坏的巴黎!受尽千辛万苦的巴黎!巴黎,到底是解放了!巴黎是自己解放了自己,巴黎是他自己的人民在法兰西军队的协助下,在全法国、战斗的法国、唯一的法国、真正的法国、永远的法国的援助和支持下解放的。”戴高乐重新点燃了凯旋门上的圣火。将军从香榭丽舍到协和广场到巴黎圣母院一路过来,倾城倾国,几百万的人群簇拥着自己的领袖,这欢呼声今天在戴高乐纪念馆里依旧震响——这是永远难忘的法兰西的记忆。
次年11月11日戴高乐在一次烈士追悼会上,再一次呼吁:“为了医治遍体鳞伤的法兰西,我们应该团结如手足,如手足!”这时他深知当此百废待兴之际,法国唯一能维系统一意志的是:“我以整个法国的名义来履行我的使命”的政府,在将军无私的、凛不可犯的言辞前,所有想乘光复之机而分一杯羹的政客们都应自惭形秽。
戴高乐对第四共和的失望和建立第五共和的伟绩,都是战后复杂的政治斗争史。这其间戴高乐经受了一切凶险的人生波涛,譬如叛变、骚乱、暗杀和政治掮客们的诽谤。在第五共和期间有几位法国的伟人德布雷(Michel Debré)、马尔罗(André Malraux)、埃德蒙·米什莱(Edmond Michelet),是戴高乐将军忠贞不渝的战友,他们的名字,将与第五共和流芳千古。
澹泊寡欲、不务浮名,是将军的性格。在他退休之年,法国国家和人民都希望授予他无限崇高的荣誉,甚至法兰西元帅。但他坚持准将是他的最爱,这准将的肩章上曾烙印着法兰西的痛苦和灾难、斗争和崛起、光荣和尊严。他表示只接受准将微薄的薪金。廉洁无瑕的一生,非圣人而何?归去来,归去来,回到科隆贝教堂村,他陪伴着深爱的妻子伊冯娜 (Yvonne de Gaulle),走在法兰西的土地、旧居的芳草上,他归根结底是法国人民的儿子,而绝非凌驾于他们之上的独裁者。
也许将军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他安排1970年底的中国之行,戴高乐所领导的法兰西正是第一个与中国在1964年建交的西方大国。他希望与毛泽东会见,他也希望看看长城、西安和北京。他对这“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深怀好感。周恩来总理对法国驻华大使艾蒂安·马纳克(Etienne Manac'h)说:“我们对戴高乐将军怀有最大的敬意。”然而天不假年,1970年11月9日在他写回忆录的时候,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这是世界历史的遗憾,倘若东、西方这两位巨人果真相会,那么也许会改变世界的格局。
此时打开将军故去十八年前,戴高乐曾经交给蓬比杜(Georges Pompidou)一封只许在他死后启封的信。将军只想静静地死去,而拒绝一切厚葬。他的坟茔则尽可能简单,墓石上只写“夏尔·戴高乐(1890 ——)”。墓地必须在他的女儿安娜安葬地之侧。世界上没有一位伟人的坟墓和最普通的村民在一起,有一个亭子在墓边,亭中24小时有宪兵站岗,这是四十多年来,法国人民对戴高乐将军的永恒的怀恋和无限的敬意。
我们记得戴高乐将军和他的爱子菲利普·戴高乐在诺曼底登录前的告别,也许壮士一去不复返。今天九十高龄的菲利普·戴高乐(Philippe de Gaulle)海军上将可谓不负家翁的厚望,用中国的赞词为:将门虎子。
我拜托将军的忠实追随者,前巴黎大区省长、九十三岁的沃塞尔(Lucien Vochel)先生将一幅我水墨画的戴高乐将军肖像赠送给菲利普·戴高乐,因此有了以下两封往返的信件,它们将永存人间。
(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