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孙中山后人多居美国不懂中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海芬心语    时间: 2016-11-11 23:26
标题: 孙中山后人多居美国不懂中文
孙中山后人多定居美国:不懂中文 过普通人生活(图) 文章来源: 侨报
【本报特约记者董理北京报道】大陆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近30位中山先生海外亲属及后代获邀出席。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孙中山先生的后人及其家属,他们散居世界各地,过着各自的普通生活,或已退休安度晚年,或新婚燕尔、事业刚刚起步。  多人定居美国
  孙中山曾侄孙有五兄弟,分别是孙必胜、孙必兴、孙必达、孙必成、孙必立,孙必胜夫人彭雅丽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家族中人多数居住在美国,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生活习惯都比较西式。只有孙必胜和孙必达在亚洲的工作事务较多,其余人都很少回中国。孙必兴17岁从香港来美国读书,如今生活在三藩市;孙必成住在波士顿,孙必立是泰国华侨,曾在中国工作过,如今退休定居美国。
  这一家族的兄弟五人都接受过优质的美国高等教育,彭雅丽告诉记者,孙必胜曾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习,孙必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孙必达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孙必成曾就读麻省理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孙必立台湾大学毕业后也曾在康奈尔大学就读。
  孙必胜退休之后主要工作都是围绕着《孙眉传》一书开展,三四年间他和夫人彭雅丽跑遍了各地,北京、台湾、香港、美国和越南都有他们的足迹。彭雅丽告诉本报记者,编写《孙眉传》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孙家的历史告诉自家人,让孙家人明白中山精神之所为伟大之处。
  彭雅丽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专心相夫教子,作为孙家的媳妇,她既体会过不易,也获得过成就感。
  “我毕业于台湾大学文学院,一直对文学很感兴趣。”彭雅丽说,但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太太,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相夫教子,年轻的时候是会有一些觉得不甘心,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培养我念了那么多年书,却没有做什么大事,心里有一点愧疚。
  等到年纪大一些,彭雅丽看着子女长大成人,心里开始慢慢有了成就感,她觉得,虽不能说对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却也尽到了做一个太太和母亲的责任。
  孙必胜和彭雅丽的和女儿和儿子也分别毕业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布朗大学,彭雅丽认为,这一家族中人之所以有此成就,并非由于是孙中山先生后人而得到特殊优待,都是通过每个人的自身努力得来,但中山精神让孙家人一直保持着廉洁的家风,在精神上支撑着家族成长。
  



孫必興(右)
  普通的家庭生活
  孙必兴今年77岁,已经退休12年,17岁来美国至今,他已经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60个年头,而未来,他也计划继续在美国安度晚年。孙必兴过去曾在硅谷从事半导体相关的研发工作,退休后头两年曾给公司做过技术顾问,这些年他一直在家安享晚年。
  孙必兴告诉本报记者,他很喜爱音乐,两年前还自学了弹奏钢琴,感觉生活舒适而普通。他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还总共有四个外孙和外孙女,最大的17岁,最小的9岁,一家人有时共享天伦之乐。
  这次回国参加纪念活动,孙必兴在中山市曾与女儿和外孙相聚,过去他很少向孙辈讲述孙家历史以及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他希望借此机会让小外孙去亲身感受。
  纪念大会前夕,在酒店会议厅中,来自世界各地阔别已久的孙家后人们围坐成一圈,相互问候,互道冷暖。孙中山曾孙孙国升和妻子新婚燕尔,他们还特地带来了喜糖,分发给众位亲属。
  孙国升出生在中国台北,今年36岁,此前学习经济专业,现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作,负责开发维护学校软件。他告诉本报记者,之所以转行计算机行业是兴趣使然,选择留在美国工作是因为看到发展空间很大。“我知道现在中国发展得也很快,所以大陆和台湾也是我未来发展的选择之一,但目前重心还是在美国。”
  孙国升并没有感到自己身为孙中山后人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除了听家人讲述的一些故事外,也是从课本当中学到的,“可能和别人了解的也差不多。”偶尔有朋友知道他是伟人后代后会好奇询问一些家史,他才会说起孙中山先生。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第四代后人,孙国升感到最大的不同是自我约束会比较多,在交友、做人以及言行举止上都会有所注意。而现在孙国升正在和妻子为孙家下一代的诞生做着努力。
  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瑛已年过九旬。她的儿子林立山代表她来参加中国大陆举办的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在听闻他这次被安排坐在主席台上,林立山感到了一份荣耀。
  “从小就听家人说起,也在学校学到过。”一直在美国生活,后来从医的林立山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何不同。“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这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对我来说,这次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不仅是学习那段历史,也是了解政治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孙中山.jpg (13.99 KB, 下载次数: 84)

孙中山.jpg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