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赵淑侠论之(二) [打印本页]

作者: 海芬心语    时间: 2011-5-15 11:19
标题: 赵淑侠论之(二)
〔二〕欧华现任会长俞力工,曾在大学任政治学教授。他1964年因父亲职务关系,离台赴奥地利,在奥地利读过高中,1966年赴美国上三藩市州立大学。奥地利与大陆建交为1971年,1960年代的外交关系对像是台湾。身为大使之子的俞力工倒顾不了那些,他民族思想强烈,当时海外的〔保钓运动〕正风起云涌,年轻的俞力工立即投入,因此他初次发表作品,居然是是在1971年的美国加州湾区保钓刊物《战报》的第一期上:以〔对外联络员〕的身份写了一篇有关钓运发起经过的报导。用的是笔名,文章题名已不记得,能确定的是,他的文学生涯由这篇文章展开。      

借俞力工自己的话说:〔这以后就边写、边学。〕。后来俞力工返回欧洲,先后在维也纳大学、西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政治系、社会学系学习与研究。1990年开始使用本名写作。多年来用德、中语文不断发表文章,作品散见于各报纸杂志。也在网络上写〔专栏〕,成书作品有:《后冷战时期国际纵横谈》,《反恐战争与文明冲突》等。

俞力工的作品文风独特:无以名之的文体,中国,外国,东方,西方,他总在观察,比较,带一点批评,提一些意见。我看他对这个世界可真是关怀。他不写小说〔只偶尔写点微型小说〕,不写抒情散文,可又不是论文,杂文。只看他那些文章的题目:〔为何要把中国商品妖魔化?〕〔同步毁誉是怎么炼成的〕〕〔 浅谈一个千古绝问“西方媒体自由吗?〕〔西方谋士的理想世界与另一世界的阵痛〕〔中国落后的秦汉根源〕〔评瑞士的公民投票〕〔非洲大湖区灾难背后的资源争夺战〕、、、瞧他的关怀面有多广!从秦汉时代的古中国,到今天的非洲大陆,他都有精专的研究和分析,在一篇题为〔文化复兴与告别蒙胧〕的文中他说:〔笔者必须强调无意否定西方社会近400年来的成就。以科技为例,尤其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方世界已经是所向披靡,也正是在此世纪的后50年,其他文明圈相继一败涂地,由是深深让中国的有识之士领悟到中国不止是国防无力,甚至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里就缺少〔力〕的筋骨(梁启超首先提出)、、、如今,中国无论在国防力量、经济综合实力,甚至体育领域里都可跻身强国之林。可当国人自然产生〔文化走出去〕的冲动时,顿然发现随著〔打倒孔家店〕、〔阶级斗争〕、〔不断革命〕,一并糟蹋的是整个传统文化价值,由是面对著〔孔武有力却斯文扫地〕的窘境。于是乎,每个踏出国门的同胞都会懊恼地察觉,全世界不排队、不规矩、有文化而不尊重、自大又自卑的就只有中国人,而这样一个扭曲的民族,文化又怎么走出去?〕,俞力工的忧患意识可以用重如山来形容。可喜的是他不沮丧,不妄自菲薄,总试著琢磨出良方: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社会的长足进步是从一本经书、一个庙堂里走出来的,因此必须借鉴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取长补短、海纳百川;最后,笔者既反对把外国的历史当作自己的历史,也反对把外国的体制照搬到中国。然而不论国家体制如何建树,〔治人手段〕如何部署,最起码的要求是,各级、各部会必须由专业界公认专家领导,彻底告别摸石头过河的蒙胧时代。〕

     这篇文章只是千中取一的范例,但绝对能代表俞力工的所有作品的调子。因此我给他的作品定位为〔阳刚散文〕。此外,对一个少年期就远离故土的人,有这样的认知与思想,是值得尊敬,也让我们感动的。  〔三〕余心乐:本名朱文辉,广东台山人,1948年生于台湾台东。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德文系毕业,于1975年前至瑞士苏黎士大学,博士班研究传播学及社会心理学。他自少年时代就迷恋推理文学,写作近30年,始终未离开侦推文学和犯罪文学的范畴,作品已达数百万字,第一个短篇小说〔两重影子〕以「杜康」笔名发表于台北「纯文学月刊」,后被收入「纯文学好小说」专辑里〔注13〕。翻译作品〔人算不如天算〕〔轰出酒吧〕〔望远镜中的海滩〕〔我的手杖〕〔女人呀女人〕〔所有的动物都到齐〕等多个短篇小说。其中属于侦探和非侦探的各占其半,其他还有些零星作品,开始用笔名〔余心乐〕,发表于〔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和台北各报章杂志,时间都在1975年6月以前。        

余心乐真正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已是1988年,到达瑞士13年之后。他创造了一个聪明机警的中国青年,台湾来的留学生张汉瑞,他有个瑞士籍妻子艾北亚,两人感情情甚笃,生活兴趣也很一致。因此张汉瑞对当地的风土民情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欧洲的移民渐多起来,其中也会有东方人,当西方刑事警察局的探长,在侦案过程中遇到解不开的瓶颈死结时,便找对推理有特殊敏感度的张汉瑞来协助。结果张汉瑞连助破获苏黎世市两宗命案。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