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个自办学校的是德国的黄雨欣,学生30人,以一对一的方式因材施教,她的学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学生华文作文竞赛中屡拔头筹,令她非常骄傲。英国的林奇梅又做校长又教书。郭凤西是比利时中山学校的校长,学校已有四十五年历史,有中国人,也有纯洋人。从最初的十来个学生,发展到今天的240人,足以说明其成就。 在大学里27年,专教中国语言及文学的车慧文,可谓桃李满天下。柏林自由大虽属德国,却是非常的国际化,因此学生来自世界各处。车慧文的学生中,出了多位出类拔萃的博士,教授等〔汉学〕专门人才。一位 Dr. Waltraud Paul 是巴黎国家研究院语言所院士,第三大学教授,并主编研究院的语言学报。我识认的一位冯铁〔Raoul David FINDEISEN〕教授,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现在已是知名的汉学家。柏松〔 Bossung〕教授,是海德堡大学的系主任,汉堡民俗博物馆的亚洲部主任,苏珊Susanne Knödel也是她的高足。车慧文教出的杰出汉学家远不只这些,无法一一例举。 这些西方的汉学家们,正在向他们的学生传授华文,将来他的学生也会继续传下去。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对欧洲华文文学的未来发展,不抱乐观态度。 当然,我们绝对知道,〔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不能代表今天的整个华文文坛,有些作家不喜欢加入任何组织,刻意要保持人身和创作的绝对个体性。但二十年前协会成立时,欧洲的绝大多数作家都在其内,而且我们以〔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的名字,向会址所在地的法国政府文化部,正式注册登记。另亦向台北的侨务委员会正式注册立案。我们这样做,因我们志在整个华文文学,和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