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从巴黎骚乱看法国人的游行罢工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五    时间: 2018-12-4 06:25
标题: 从巴黎骚乱看法国人的游行罢工文化

当地时间12月1日,巴黎再次发生大规模示威活动。示威者聚集在凯旋门,多辆汽车在示威中被损毁。 (图源:中新网)
当地时间12月1日,法国爆发自1968年以来最严重的骚乱事件。为了抗议越来越高的燃油税,数千名穿着“黄色背心”的示威者在首都巴黎中心游行,有暴徒纵火破坏及抢掠,更在著名地标凯旋门涂鸦,与防暴警察爆发激烈冲突,这已经是示威者连续第三个周末上街抗议。法国政府指出,全国共有7.5万人参与示威,单在巴黎便有5500人。此次冲突造成已有3人丧生,133人受伤,另有412人被捕。
此次游行不同于法国以往的游行示威活动,已发展成超越法律边界的暴力行为。此外,去中心化、缺少明确政治主张是此次骚乱的另一特征。法国总理菲利普很想与这次“黄背心运动”的领导们对话,然而,到现在也没有人站出来与总理对话,即使有人愿意站出来,可能也难以获得民众的认可。
出于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政方面改革的不满,2018年以来,法国多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罢工罢课活动。有人说,游行罢工才是深深刻在法国人灵魂深处的口号。从历史上看,在1789年之后,法国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四次大规模革命,经历了两个帝国、两个王朝和两个共和国。
为何法国人“一言不合”就游行?这与法国人追求自由、平等的价值诉求有关。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点燃了法国一系列激进的民主派革命主张。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中,卢梭指出,人生而自由与平等,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来建立国家,国家就是人民契约的结合体。这种社会契约不取决于财富,不取决于国王的意愿,而取决于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要求彻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绝不向封建残余妥协,是根植于法国政治文化的基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有其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也凸显出资产阶级革命的利己主义本质。部分资产家赤裸裸鼓吹利己主义,即不能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享乐。当人的一切行为原则都是以利己主义为出发点和归宿,便难以解决利己和利他的矛盾。
从此次巴黎骚乱事件中,也不难看出这种矛盾。1981年,作为首位社会党总统的弗朗索瓦·密特朗上台后,颁布了诸多增加社会福利削减工时的政策,比如扩大了带薪假期、缩短了法定工作时间,将社会福利保障推向高潮。随着长期的劳资矛盾斗争难解,法国人也从原来的勤劳多产,变成了如今的高福利少工时。当经济下滑国家财政无法支撑高福利的时候,想从法国人手中将福利拿走就变得艰难。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马克龙总统在推行其内政改革时遭遇多场示威游行反对,民众的巨大阻力令其经济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虽然发生此次骚乱的走向还不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克龙政府正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如果马克龙能够在稳定国内形势的情况下回应“黄背心”的需求,马克龙政府或能平稳度过此次危机。法国的内政改革能否继续推进,还是延续“改革—争议—示威—骚乱—收回”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