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标题: 母亲捐儿子全部器官救5人 [打印本页]

作者: franceqw3    时间: 2012-5-17 15:25
标题: 母亲捐儿子全部器官救5人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李绍斌)“我现在感觉很好,非常感谢这位不认识的妈妈!也希望以后移植能够纳入医保就好了。”昨日记者探访术后的张先生,他这样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幸运儿”,他接受了首例儿童供体应用于成人的多器官移植手术,而他身上的肝、胰腺、十二指肠全都来自于一名素不相识的11岁小男孩田干,男孩的母亲忍着巨大悲痛,在孩子去世后第一时间捐献出其全部器官。
  一场车祸夺走父子生命
  2012年5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一位11岁男孩的器官捐赠。记者得知,这是一位来自贵州土家族的孩子,在深圳就读三年级。年初一场车祸意外夺走了父子俩的生命,万分悲痛中,孩子的妈妈从“黄圆圆器官捐献”事件得到启发,毅然将儿子器官全部捐献给社会,以另一种方式让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续。
  今年1月,40岁的袁德珍突遭晴天霹雳,自己的丈夫和11岁的儿子田干遭遇了一场严重的交通意外,两人均昏迷不醒,丈夫于2月份因多器官衰竭离开人世,孩子也因被诊断为脑死亡而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母亲苦苦支撑四个多月,花去五六十万元医疗费,仍盼不到奇迹出现。
  看着悄然逝去的生命,袁德珍不忍儿子最终化为虚无,她毅然选择了将儿子的器官全部捐出。5月9日,袁德珍与深圳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含泪签下了器官捐献志愿书。5月10日中午,中山一院的移植专家组赶到深圳市二医院,对移植事项进行了评估。经过仔细检查,专家认为,田干已经属于脑死亡,而且他的救治过程和捐献也符合医学伦理标准,具备捐献条件。
  据了解,袁德珍还担负着大笔的医疗负债,红十字会给予了她孩子安葬费用以及一定的人道资助。
  首例儿童供体用于成人多器官移植
  5月13日,在红十字会的安排下,中山一院派出人员完成了器官捐献工作,所捐器官通过1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2例肾移植手术以及角膜移植手术成功救治了5位病患,其中的多器官移植是我国首例以器官捐献为供体的多器官移植手术,也是首例儿童供体应用于成人的多器官移植。
  记者采访得知,这名多器官移植的“幸运儿”受体张先生是广州一家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患有乙肝20余年、糖尿病10余年,即使每天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仍然不能将血糖水平完全控制在正常水平,生活非常痛苦。就在10天前,他被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2型糖尿病”。经院内专家评估,属于可接受多器官移植的适应症。
  “手术从上午11时进行到下午6时,包括小田干肝、胰腺、十二指肠等在内的‘器官串’被经过仔细修整,成功植入患者体内。经过在重症监护室的密切观察,患者于次日转入普通病房,现在正一天天顺利恢复。”手术主刀者、中山一院副院长何晓顺教授表示,医护人员都觉得这位普通母亲非常伟大,正因为她饱含爱心,所以孩子的多个器官得以在张先生身体内奇迹般绽放生命光彩。
  在中山一院黄埔院区,得以延续孩子生命的还有两位女患者。“因为患儿体重约25公斤,双肾大小约8×5×3厘米,所以足够供两个成人使用,只是我们会考虑选择较为瘦小的成人,以免孩子肾脏不够用。”专家介绍说。
  据了解,两位女患者,一位38岁,来自深圳,已经行血液透析2年余。因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只能放弃原来的工作;另一位68岁,来自台湾,已经行血液透析3年余,透析用管道需要每2~3个月更换一次,常常发生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非常痛苦。现在两个病人接受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外科并发症。术后次日即恢复饮食,其中1例术后第3天血肌酐已经恢复正常。
  据了解,田干的眼角膜也于第一时间送往中山眼科中心,在那里为有需要的患者送去光明。
  我国每年器官捐献不到百例
  “中国每年的死亡人口估计在900万左右,像脑出血、交通事故、中毒意外等死亡人群,其器官较为适合进行移植使用,而这些类别的死亡者大约占死亡总数四成左右。”何晓顺教授表示,理论而言,每年适合且能兑现器官捐赠的人数是可以达到5万人的,而目前现状是,全国加起来一年成功捐赠者不到百例。
  “其实曾经在大学生人群和其他阶层进行过调查,90%的大学生、超过2/3的其他人群都是认同器官捐赠的。所以从观念上来说,相信还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纳,并在未来付诸行动。”专家表示说。





欢迎光临 法国侨网 (https://france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