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 海外华人归国相亲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6: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定居在美国西雅图、30岁的事业有成的李先生(化名)把“会照顾人”放在寻妻条件的榜首。李先生2004年毕业于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并于同年来到美利坚闯荡。作为第一代的移民,每天工作12个小时对于李先生来说是一个常态。“作为一个老外,我必须加倍努力来实现我的美国梦。”李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现在已经是一个业内著名公司的高级分析师。
如今,万事俱备的李先生现在只差一个太太了。当他一天天逼近三十岁大关,他的家庭开始时时关心他的个人问题,并保持焦躁的状态。“我渴望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像小时候我自己的家一样,”李先生回忆说,“那个时候,爸爸每天下班回来,妈妈就做好饭等着爸爸,然后一家人幸福的在一起吃晚餐。”李先生的理想妻子就是像他妈妈一样的女士。
李先生之所以把“会照顾人”排在首位,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料理家务方面的能力一般。“来美国之前我从来没煮过饭,”李先生不好意思地说。在李先生小时候,分数就是孩子的命根子和在家地位的象征。“我妈妈在我小时候从来没让我碰过厨具,”李说,“他们总让我多学习,并希望我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李先生认为这样的女性在美国不好找,“她们总是希望能与男人做一样的事,甚至有朋友责怪我不会生孩子,”他调侃道。
张玉是一个拥有八十多拥护者的相亲群的群主,也同意“会照顾人”、“善解人意”是在海外的中国男性寻找妻子的重要条件之一。他告诉《中国日报》,在国外男人通常忙于工作,而希望能有一个人帮助照顾家庭。他同时也提到了当地的文化也对移民有很大影响,所以将家务劳动也算作对家庭的贡献。
生活在日本茨城的24岁留学生董桑(化名),对《中国日报》说有将近百分之五十的日本妇女婚后会呆在家里,这种文化广泛地影响了外国留学生的思想。
住在北京的时尚买手刘寒却质疑了女性呆在家里的想法。“那些想法都是些老掉牙的观念了,如今男女早就全方位平等了。”刘寒从来不下厨,并且她的男朋友也享受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请人做这些事情啊,他们会更专业并且做的更好。”
西雅图的李先生自从2004年以来谈过两个女朋友,都以失败告终,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
据美国权威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在2010年的统计,2008年美国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新婚亚裔妇女嫁给了外种族的男性,而只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的新婚亚裔男性与外种族通婚。数据说明了在美国,将近百分之八十的亚裔男性与亚裔女性结成伉俪。而华裔是亚裔中的绝大多数,所以在美国,华裔女性在婚姻市场上是十分紧俏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华裔或者在华的中国男性回到中国用一种原始而简单的方式寻找太太——相亲。
在传统的中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缔结了婚姻。新夫妇在婚前甚至没有见面的机会。但是这种传统有了新的解读方法,李先生利用三周的圣诞假回老家相亲,并且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接一个新娘去西雅图。
当被问到如何与未来相亲认识的女朋友沟通,李先生很高兴近年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并表示可以用skype和qq等聊天方式。李先生通过相亲已经见了七位女性了。这些女性无一例外的都是李先生的家庭和朋友介绍来的。“我不需要她们长相出众,我只希望她们能多关注家庭,而不是无止境地去参加各种派对。”但是李先生也承认通过相亲的方式,出色的外表确实很能吸引人的目光。“因为我不了解她们啊,我能了解到的也只有外表而已。”
现在李先生已经回到美国并且和两位女士保持了联系,“从朋友做起,”他说。
李先生的家庭有很多人脉能为他找到七个相亲对象,但另外一些人就转向专业公司寻求帮助。来自世纪佳缘网站的相亲顾问卢小姐,表示她现在同时有四五位定居国外的华裔顾客。并称将根据寻找妻子的难易程度,收取五万至十万的费用。例如一米七八的男士可能就会比一米六八的男士更容易找到另一半。
大型相亲交友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也为海外人士开了海外专场以满足大量需求。
(欧时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 06:12 , Processed in 0.015050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