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范曾在塞纳河畔掀开“泼墨的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3:52: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国侨网7月5日电 (记者 慧馨 周茜)7月5日,著名中国画家范曾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泼墨的世界”专题讲座,讲述艺术的功用、中国文人画起源和发展、精髓以及东西方文化异同。

      范曾对记者说,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艺术却应该保有自己的特色。什么东西,都不要先给自己设一个框架,在吸收西方艺术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特色,一定会有顿悟的时刻来临。另外,他表示,一定要珍惜艺术本身和对艺术的感觉,这样的创作才是最快乐的。
       据了解,此次“花都潋滟・范曾2012巴黎画展”是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江苏省文化厅、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展览将举办至7月12日,展出范曾书画近作35幅。
小资料
      范曾——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1938年7月5日生于南通诗书世家,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生教授,2010年9月10日授勋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1年12月19日获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根据7月5日范曾先生在巴黎的讲座内容加以整理如下:

    亘古以还,艺术之为用可大分为三:信仰的、功利的、心灵的。信仰的则多见于一切向善的群体事业,以无缘大悲与无穷智慧向人间散布真、善与美;功利的则倾心于社会与个人利害攸关之事业,以社会契约为本,籍艺术以限定与引导人们之行为规范,以公正、宽容、中和为其艺术的终极追求;而心灵的则是生命个体情态之表现,为美学中最丰富、多元亦且生动之部分。信仰的如宗教壁画、陵寝雕刻、石窟艺术等等。功利的则如历史纪实画、时政宣传画、商品广告艺术等等。心灵的则如山水诗、田园诗、山歌村笛、苏格兰之长笛。而中国的文人画则是其中特色最著之艺术。
    由于中国五千年来,是全世界特重“文士”之国家,而其文字之一脉相承,延绵未曾中断亦为世界所仅见。故而“士”这一阶层成为历代文化传承之无与伦比的庞大群体。文字因有其表述信仰、功利之载体作用,更有其表述心灵、彰显个性之使命。各国文字于此并无龃龉,其宗一也。而中国文字为世界唯一表意之文字,一字一音、一字数音、一字多义,而其排列组合为句,地位往往同一字可主、可宾、可谓;词性同一字可为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故中国文字于丰富性而外有模糊性。文字本为人群交流之工具,而工具则反作用于人类群体之思维方法。除中文以外的世界族群至今尚有6000~8000种语言,操一种语言的最小族群已只近千人,其濒临危殆,固其自然。所有的非中文语言,皆为表音之语言,于历史长河中,音与音之间复杂之变化,日甚一日,而其意或已非昔年所可涵盖,设今有一人矣,以莎翁之古英语论事,则或不知所云。表音语言因无表意文字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诸功能,唯于“音”之一项,求其至美尽善,故必凿凿其言,走向精确而不容模糊,则是其最大的优越性,如法语的形成过程即绵密周详,严丝合缝,宜为世界公约与法律所用。而中国文字已然使形、貌、意、音结不解之缘,试举例证之:
象形:山
指事:上 下
形声:江 河
会意:忐 忑、 或 國
假借:縣 令、 縣 長
转注:老 考
   
   
     陷阱之“阱”,中国古文为,中间一点或徵犀狮虎豹,或状豺狼狐兔,象形简约至此,可谓极矣。
吾之所以于谈文人画之前略谈文字,乃为陈明中国之文字与绘画有天然之血缘关系,其表意简约,更与中国文人画之疏旷放逸一脉相通。中国文字其于思维与造型影响之大,正不可计量者焉。简约敏妙、直抵灵府,大而化之,亦诗亦哲,则中国士人语言之最妙者也,文人画于此则最称擅场。
    (展示:八大山人之画、伦勃朗之画、莎士比亚、荷马头像与陈老莲所画屈原、范曾所画陶潜《云无心以出岫》)
    二千三百年前中国大哲孟子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此可总揽普天下所有大艺术之惊世通言也,中、西莫不皆然。八大(展示:范曾所画八大山人)、伦勃朗、莎士比亚、陶潜,于美、大、圣、神皆有之矣,然其趋舍异途,绝无可融合处。比较艺术的目的,所望于后来者,为加大其距离,非缩小而趋同也。
    中国文人画是一泼墨世界,所以言者,有其东方哲学的、中国诗性的和中国书法的三大因素所致。
    佛家以为万象假合,曾不能以一瞬,一念之中有九十九刹那。非止如此也,佛家以为无实相,一切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是一种绝对的恒变无常之高论。而宇宙万有之运动亦稍瞬即逝。道家则以为无中生有、有无相生(老子)、唯身处环中(宇宙之中心),天与人庶可达致齐一、混沌之境(庄子)、老子之知白守黑与易经之阴阳二仪之说,佛家“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宏词大论,均构成中国文人画之出发点与归宿。而佛家求摆脱“法执”(所知障)、“我执”(烦恼障)则更为中国文人画家之不渝信条。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所必须摆脱的乃是执象以求的耐久力,而力主作画之忘我、兴奋状态。“中国画是兴奋的”,为近代国画大匠傅抱石名言。抱石先生著述颇丰,唯此一言,道尽孟子“美、大、圣、神”四境之所从来,可谓妙悟者不在多言。在兴奋中求此四境,必与速度有关,非渐修也,是顿悟也。然“渐修”与“顿悟”并非水火,艺人于其始必以渐进,顿悟之境的到来或早或晚,而顿悟之状态则必是“兴奋的”,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高论。
     每一民族于某一艺术,若戏剧、绘画、雕刻、文学,必有其顶尖之代表,若中国之绘画,必以中国画为代表,而文人画则又为中国画至崇至高之代表。所以然者,中国画发展之历史若自仰韶之彩陶计,有五千年历史,而中国之文人画,至今一千年之历史,这期间之流派繁衍,画种消长不可胜数其繁缛,而最后以文人画一枝独秀,俯视群伦者,非无由也。中国文人,即上述士之阶层,于中国文化史之发展固有其不可磨灭之贡献。历代之大文人之光照所及,此门类必呈月满中天、花开满树之胜景,文人画仅其一端也。它如佛教之来中土,文人之介入乃有中国禅宗之尊;道学之发展为道教,文人亦功莫大焉,六朝之陶弘景(梁)、元代之丘处机,皆是文人而道家之代表人物。
     今略述中国文人画之简史。
     自五代石恪、南宋梁楷以降,始以草书之法入画,用笔跌宕纵横,蔚为奇观,实为惊天动地之创制。兹后至北宋重文而偃武,虽国力微薄,而文风之盛,为中国所有大一统王朝,若汉、唐、明、清,皆瞠乎其后。而文人中又大师叠出,唐宋文章八大家,宋占其六。而书画界群星璀璨,苏东坡、文与可、祝枝山、米芾皆其佼佼者,天文学中之开普勒为天上法律之制定人,苏东坡则为文人画极则之建树者。
     优秀文人,腹笥既扩大而眼力又敏锐,其心头徘徊者则儒、佛、道三家之精粹,又不为三家说教所羁缚,有放下之心,无罣碍之意,无所谓先行既定之理念,信夫皭然不滓之孤抱,必有自然之流露。是个人寄托而无社会使命,正王羲之所谓“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东晋距北宋六百年中,中国文人思维销镕鐻鋳,遂成大观。无如此深厚之文化积淀,则绝无文人画之辉煌。
     一位杰出的文人画家,作画了无定则,挥毫之前或有一种情绪:如忧伤,如愉悦,如恚愤,如远怀,如爱慕……浮动胸次,继之磨墨,中心亦酝酿,把笔时,不过追出胸中之境,略无碍滞,所谓眼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者,正自然、心灵、笔墨浑然一体时也。正如吴道子作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东坡语)。南朝谢赫于《古画品录·论画六法》之“气韵,生动也”,虽为一千五百年前文论,而中国之文论,因皆出诸大儒睿识之手,故能笼罩古今,历久不衰。
     
     文人画家之重即兴神驰,即在其目的与手段之浑一。未画之先,了无定式;作画之时,亦非必然,以此“偶得”为文人画最重视之境界。“偶得”者,不可依样描画,不可重复,即使画家作同一题材,亦绝不可能依样葫芦。“偶得”之作,亦未必佳,孟子所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则神圣之作,虽大手笔百无一焉,千无一焉。此类作品不可以耐心得,不可以时日计,唯不知何日、何时,天时、地利、人和种种不可期予之条件汇而萃之,当此之时,则天人合一之极境不期而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俯仰之间不亦越乎万里之外。天成之文章,只属妙手偶得,愚钝者虽欲得而不可梦见。气韵者,宇宙恒变不居之势态流转也,无此势态而欲生动,则若痴人之说梦矣。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文人泼墨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作画时间绝不会旷日持久,诸君所见本人三十幅泼墨人物画,每幅之成,皆廿分钟以至半小时之间,作画之时正如怀素写草书“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惟其如兔起鹘落,如饥鹰渴骥,故必尽其身心而一往无反顾,一画既毕,掷笔而起,已汗渖淋漓矣。此画之气、势尚待心境渐趋平复时细味之,赏画之范曾已非作画之范曾,时亦有惊异之叹,文人之自我欣赏,乐在其中,正孔子所谓“为己之学”也。至于他人之观感,当不在思考之中。或问,赏者之地位又何在哉?文人画家即兴之时,本不为信仰,亦不为功利,故有二三卓见者相与论说可矣。昔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此极端之表现也。然故事为千古所激赏者,正缘言尽中国文人艺术之本旨也。然,文人画既能和天地精神相往返,则必符合天地所赋予生命个体之审美本能,故而,文人画或不争于当朝,而有传于千古,且赏者历久弥众。当艺术失去欣赏者的时候,孤芳自赏,不足以挽救其生命,只有不尽来者的激赏,才使艺术之树长青而不败。
   
    夫应物必在象形,象形需全其骨气,骨气象形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文人画如前所述非理性之必也,乃感情之发也,所归乎之用笔极富偶然性,故而郑板桥(十七世纪)有“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而笔下之竹又非胸中之竹”之峻论,这其中包含着大泼墨的根本意义。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等等哲学上相反相成之理,文人于作画时,必固用之,然尚属余事。
    至此,我们不妨想象文人作画,实在是一种至美的心灵显现,而其挥写也是足可审美的过程。音乐、舞蹈以其时间的一度性,给人的是回忆之美,而文人之画则留下跨越千秋的凝固之美。我们今天欣赏八大山人之画,犹为之兴奋,使我们体会到瞬间和永恒。古往今来中国之绘画,惟余所激赏者,八大山人是其人焉。
沙发
发表于 2012-7-6 15:26:37 | 只看该作者
予會者問了什麼問題呢?
板凳
发表于 2012-7-6 19:15:02 | 只看该作者
鉴定完毕!












地板
发表于 2012-7-8 22:38:5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书画家范曾画展亮相巴黎
发布时间: 12-07-06 09:52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花都潋滟·范曾2012巴黎画展”4日在位于塞纳河边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中国书画大师范曾近年所作的部分书画作品与法国观众见面。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驻法大使孔泉、国侨办副主任何亚非,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燕保罗、法国前文化部部长雅克·朗等中法两国政要和文学艺术界名流数百人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范曾的35幅作品,其中包括8幅书法作品,作品大多数取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先贤大儒,既有笔墨洗练、酣畅淋漓的大写意,如《李白像》、《杜甫像》、《吾亦能高咏》等画作,也有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观沧海》、《罗汉说法图》等,还有许多画家深爱的题材如《老子出关》、《松下问童子》、《伯乐》等。

  范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作为联合国多元文化特别顾问,主张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民族的文化要保持自己特色,而各民族文化来源于对自然的认识,所以要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这次展出的书画作品就是要展现自己所坚持的艺术原则。

  本次展览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范曾所画的《戴高乐像》和雨果画像《庚申狮吼》。范曾向记者介绍说,这两位人物是法兰西民族精神的代表。戴高乐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带领法国人民奋起抵抗并最终取得胜利,而且一生淡泊寡欲、不务虚名。雨果则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给英国女王和拿破仑三世写了措辞激烈的信,指出西方这两个强盗把世界上可以与巴特农神庙媲美的万园之园烧成灰烬,对英法两国强盗行径极为愤慨。雨果代表了法兰西的正义和良知。

  范曾5日还将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泼墨的世界》专题讲座,讲述中国文人画的起源、发展和精髓以及东西方文化异同。

  据介绍,“花都潋滟·范曾2012巴黎画展”是“茉莉飘香·2012巴黎江苏文化年南通文化节”的首场活动,文化节将持续8个月,至2013年2月结束。期间将举办“印象·南通”摄影展、南通艺术剧院创作和演出的话剧《风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范曾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16 21:44 , Processed in 0.031696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