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 法媒披露美日韩如何搜集朝鲜情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6:5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美日韩三国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朝鲜可能建有秘密核设施,朝鲜核问题再次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但有一个现象更值得关注,那就是美日韩三国发言人,在提到朝鲜秘密核设施时,都使用了“情报显示”或“最新情报显示”的字眼。美、日、韩是通过什么手段从这个国家获取“最新情报”的呢?
中新网报道,据法国《回声报》披露,自1993年3月起,美国针对朝鲜的情报活动就明显增多,它与日本、韩国联合一起,对朝鲜进行“全天候的立体监视”。三国为此花费不薄,此后一年多,美国就耗资3亿多美元,日本和韩国的支出也超过了2亿美元。据称,韩国为搜集朝鲜军事情报所花的钱,已占其情报总开支的60%。美、日、韩搜集朝鲜情报,主要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一、综合运用卫星图片及传感设备分析朝鲜的核形势。进入1994年,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系统开始朝鲜核发展情况展开系统的研究。美国家安全局翻出了近20年来间谍卫星在朝鲜上空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情局也找出自己保密箱内沉睡有年的各种资料,并根据这些照片、资料及其它来源的情报分析朝鲜的核进展。
若单一地看,卫星图片上不外乎是些山峦、村庄和树木,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若将它们按时间前后连续排列起来观察,就会发现同一座山变灰了,同一片树林枯萎了。专家们边看边争论,最后终于达成一致看法:造成这一结果的唯一原因是核污染。由此认定,长期以来,朝鲜一直在研究和发展核武器。
这次美国宣布发现朝鲜建有第二座秘密核设施,则是通过设在朝鲜边界用来侦察朝鲜军事情报的传感器探测到的。传感器在朝鲜上空发现有氪85---当废弃的核燃料棒经过再处理后,转变成钚时所散发的一种气体。计算机对这种气体分析后,美国情报官员发现这些气体不是来自朝鲜的主要核设施基地宁边,这就暗示这些气体来自朝鲜第二个秘密核设施基地,可能埋藏在山洞中。
二、空中地面同时实施有效的监视。美、日、韩似乎对朝鲜核发展情况了如指掌,那是因为拥有现今的情报搜集工具、手段和技术。美国的两颗间谍卫星和两架隐形高空侦察机不分昼夜地监视朝鲜境内的各个“可疑地区”,严密注视着朝鲜人民军的动向,仅2002年12月份,美国侦察机就100次侵入朝鲜领空进行侦察。
此外,在日本和韩国的倾力配合下,美国在上述两个国家内开设了多个地面情报站。在三国情报人员的共同管理和操纵下,这些地面“监视哨”从陆地直接对朝鲜进行全面监视,包括窃听往来的电讯信号,调查并追踪进出朝鲜的货物,监视朝鲜出国人员等。
日本朝日新闻2003年1月报道说,美国仅在日本青森县内的空军基地就派遣了一支由70人组成的“前沿小组”,以拦截和研究俄罗斯卫星从近地轨道发出的遥控通讯信号,同时“过滤”朝鲜上空的无线电信号。
三、收买、利用意志不坚定的朝鲜人和旅日朝侨搜集情报。尽管美国间谍卫星每天多次飞过朝鲜上空,侦察飞机不断进行侦察飞行,但对朝鲜核设施内部运作情况却无法细致掌握,这些情报必须靠人到实地去搜集。因此,美、日、韩通过多种手段,拉拢和收买朝鲜人、旅日朝侨和与朝鲜有密切关系的韩国人,让他们搜集有关情报,同时监视旅日朝侨和居住在韩国的亲朝鲜人士。
据纽约时报2002年报道,一名变节的朝鲜情报官员说,他相信若干朝鲜人已被美、韩的安全部门收买,被收买者不断地向新主人提供情报。他描述道,朝鲜好像已被美国间谍包围,要想瞒着西方发展核武器或导弹,颇为困难。例如美国对朝鲜宁边核发电厂内部活动了如指掌的事实说明,美、日或韩国的间谍以及被他们收买的朝鲜人已经渗透到朝鲜的核工厂内,否则,就不可能了解到朝鲜私自更换该厂4800枚核燃料棒的细节。核燃料棒即核电厂卸下的核废料,从中得到的有用物质可提炼出制造原子弹必不可少的钚。根据防止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签字国在更换核燃料棒时,必须请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代表监督全过程,而作为签字国的朝鲜却没有这样做。
韩国情报机构——安全企划部想方设法,游说并协助朝鲜人“投奔自由”。结果,多名朝鲜高级官员得到了韩国间谍的帮助,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走上投奔敌方的道路。安企部利用这些叛逃者之口,肆意夸大朝鲜的核能力,令韩国人心恐慌,加深了对朝鲜的敌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欧时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16 18:33 , Processed in 0.038020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