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何时走出息差时代? 创新发展小微业务2012年08月24日16:29复旦商业知识在线
“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在中国!” 近日,英国《银行家》发布年度排名,工建中行包揽全球最赚钱银行的前三甲。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约占全球同业利润的三分之一。 债务危机、就业疲软侵袭全球传统银行巨头的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银行是否真正“一枝独秀”?专家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还不能盲目乐观:高度依赖净息差、缺乏中间业务收入为主的利润结构、贷款客户结构单一……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银行业独占全球三成利润 中国银行业正交出“炫目”的成绩单。《银行家》杂志称,中国工商银行实现税前利润432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的税前利润为348亿美元,中国银行的税前利润为268亿美元,包揽全球“最赚钱银行”前三甲。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扣除物价因素,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5%。而据报道,截至4月,已经披露的12份银行年报显示,银行合计支付的薪酬福利达3798亿元。工商银行2011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823.37亿元,人均薪酬20.14万元;建设银行2011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672.76亿元,人均薪酬20.42万元;中国银行2011年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589.70亿元,人均薪酬20.34万元。 支撑高薪的是银行业在全球市场的强势角色,与花旗、汇丰等百年巨头相比,年轻的中国银行业已“不落下风”。比如,中国工商银行连续五年获“市值第一银行”,位列全球前十大上市公司。 银行业“高利”背后是什么? 十年股改,曾是“丑小鸭”的中国银行业正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银行业为宏观经济增长带来了什么,“高利”背后是否走上市场化道路——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要探求银行业强势增长的动因,首先应分析其利润结构及利润来源。下表列示了2011年底6家银行的利润结构。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王克敏教授认为,从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来看,利息净收入占比显著高于中间业务收入。这说明我们银行业对净息差的依赖度依然很高,与国外银行主要依赖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利润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别。 比如,农业银行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其利息净收入为3071.99亿元,占比81.71%,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为687.5亿元,占比18.29%;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利息净收入占比达90%以上,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均不及营收的10%。 进一步来说,从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区分看,历年来银行贷款中超过80%的资金流向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不超过2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银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民营及中小企业贷款却一直被认为是“老大难”。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找到了新的融资途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王克敏认为,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银行的现在贷款客户结构。“但从报道和一些研究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贷款一直很难。” 但实际情况是,国企、城投公司等“大客户”的贷款占比依然居高。以正酝酿上市的城商行为例,徽商银行自行披露的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其前十大客户贷款比例仍高达约44.58%,而2010年、2009年这一比例分别达58.9%、52.55%。。 可见,在银行业“高利”的背后是严重的利润结构和客户结构单一的问题。 走出息差时代:创新发展小微业务 银行业是连接货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纽带,堪称资本市场乃至金融业的基石。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银行业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贡献,但就其未来发展而言,息差收入不应是这一“金融基石”的唯一追求。 王克敏认为,我国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与国外银行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中国银行业更多的依赖于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贷款,使得贷款的使用效率大大低于外资银行。这也是我国国有银行被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银行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金的运用和流向来起作用,从供给上看,如果银行资金供给充足,必然令资金使用成本降低。但当货币政策趋紧时,银行首先会让信用质量较低的企业面临贷款障碍,比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 上海睿虹企业咨询高级顾问刘佳伟表示,差别化放贷现象依然存在。“据我们的调查,中小企业融资难主因仍是经营状况、担保形式不‘达标’。放贷交易本身还是‘卖方市场’。”“当银行资金不敢投向其他企业时,资金会一窝蜂地投到国有企业从而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大大较低。一些国有企业甚至会在货币政策收紧时受益。但从整体看这将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的颓势。”王克敏教授说。事实上,宏观层面已经在要求商业银行进行部分改革。以眼下持续亏损的钢铁业为例,今年6月,上海钢铁服务业行业协会发出公开信中提到,按15%的融资成本计算,沪上钢贸业年融资成本近250亿元。担保公司和钢贸市场承担100%的融资风险,收益却不足银行的十分之一,并要求商业银行让利担保公司和市场。在这样的被动改革形势下,是否能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成为各大银行寻求继续快速发展的重点。 具体来说,在融资产品数量和灵活度上,银行业仍有可观的发展空间。刘佳伟认为,尽管已不乏部分融资衍生品,但银行业缺乏服务中心企业的动力,放贷政策仍欠灵活。可见,以缓解企业融资难为口号的银行尚需在小微业务上发力。 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7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大连银行等15家银行排队上市,均为“城商行”或“农商行”。未来,银行业势必更透明,业务竞争也更激烈。我们为中国银行业迈入国际前列而鼓舞,同时更应思考:银行业何时真正从息差走向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