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网络刮起最炫文言文风,网络流行语变身高大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8:11: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古诗版阿黛尔金曲”在网上走红,网友将英文歌词译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点赞,一股“网络流行语翻译文言文”热潮随之掀起,人们对翻译结果则褒贬不一。在热议这股“文言文神翻译”潮流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
网络流行语现文言文版”神翻译”
近日,“网络流行语神翻译”和“古诗版阿黛尔金曲”在网上走红,让文言文翻译彻底“火”了。网友们纷纷发挥“创造力”,不仅翻译现代白话文,亦涉及英文歌曲。
比如“富贾,可为吾友乎”“寡人倍感爱之所失”……初见这几句文言文,可能多数人不知所云,但如果对照网络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缺爱”……这些话的意思便一目了然。
登上文言文“大雅之堂”的流行语并非仅此几句。还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译为“寡人与众爱卿皆瞠目结舌”、“何弃疗”被译为“汝何如停疗”,读来令人捧腹。
而英国女歌手阿黛尔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也出现了文言文版的“神翻译”,曲名被译为“另寻沧海”,歌词“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则是“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Who would have known how bittersweet this would taste.”是“此种酸甜苦咸,世上谁人堪相言?”
除此之外,“Never mind,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更是被升华为“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这些优雅的的文言词句很快引起公众注意,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给母语点赞”。
部分翻译结果引争议
网络流行语及外国歌曲的“神翻译”带起了一股文言文热,更有媒体盛赞之为“最炫文言风”,但人们却对部分翻译成果褒贬不一。
有些网友对此持肯定态度。不少人在看过这些文言文翻译后表示,“恐怕要中文八级以上才有这样的功力”,自称“突然有种想学好文言文的冲动”,并在网上引得一片赞同之声。
与此相对,也有网友表示反对意见,并为之“唏嘘不已”,直言这不过是白话文强作文言辞藻,连文言句式都算不上,水平可称“连《古文观止》都没读过”。
南方都市报载文对反对观点表示赞同。该评论称,对照歌曲《Someone like you》全文译本,最好句子如“光阴常无踪,词穷不敢道荏苒;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不过是方文山之流的水准。歌名译为“另寻沧海”,还不如此前流行的“似曾相识燕归来”。
该文章还指出,无论从写作还是生活的角度而言,学好文言文都极其重要。但将这股文言文热称为“最炫文言风”则有些过度赞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朱杰人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宽容对待此现象,这至少说明现在还有部分人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了解民族语言文字曾经有过的美,它的流传可让更多的人乐于运用文言文。
专家:该热潮证明文言文在当今社会仍具生命力
近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增强,网上流行的这股“文言文”热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年轻人对文言文的热爱。朱杰人告诉记者,这股热潮说明好多人认为已经死掉的文言文在当今社会仍有生命力,我们应该引导而非指责,以便更好传承传统文化。
提及具体做法,朱杰人称,主流媒体可适当予以宣传,或开辟文言文作品赏析园地,择取部分既优雅又较通俗易懂的文章供大众赏析,提供学习样板。
“以文言文译出的好文章,行文要比白话文优美。问题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发掘利用,这是一种悲哀。”朱杰人建议,目前中国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属于“点缀”,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文言文教学量,同时老师、学者有意识的引导文言文写作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古人的文言文写作也并非由教习得,关键在语境。我们在以后的文化发展中应注重传统文化与儒学的弘扬。白话文是在文言文基础上发展来,若能在课堂多教学生基础的东西,白话文可以写的更顺畅。”朱杰人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7 03:14 , Processed in 0.032836 second(s), 23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