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90天精子速成记 抓住受孕时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7:3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子的一生,从产生、发育,到蝌蚪状,最后在附睾的过程中发育成熟,需要90天左右的时间。很多人对此数据觉得不可思议,精子在这90天里是怎么发育的呢?未准爸妈应该如何选择时机孕育一个最佳宝宝呢?
  一、精子成熟需要90个工作日
  与体内的各种细胞不同,精子由睾丸里的精原细胞变化而来,1个精原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发育为256个精子,从排出到成熟需要三个月时间。是不是感觉时间太长了呢?很多人对于精子的印象,应该就是指精子从生出到射精这段时间。医生解释说,其实成年的男性每天都在产生精子,每克睾丸组织在每秒钟内可产生300-600个精子,也就是说每天双侧睾丸可产生上亿个精子。
  而这些精子并非直接产生就直接射精,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发育的阶段,用74-76天的时间发育成为蝌蚪状,这个时候从睾丸排出的精子,虽然看起来已经成形,但其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还必须在通过附睾的过程中发育成熟,而这个过程还需要14-16天。因此,想要孕育健康宝宝,提前三个月开始“封山育林”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总得来说,在男性的附睾里的精子数量总体上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每天都有成熟的精子产生,也有不断被吞噬的衰老精子。如果未准爸爸联系6天进行同房,那么第七天排除的精子将是未成熟的精子。
  二、影响精子成熟的药物top3
  虽然精子的数量很多,但未必所有的精子都是成熟的精子、健康的精子。因此,准爸爸更需仔细呵护。目前,市场上很多在售的药物在解决男性的某些问题的同时也影响到了男性的生殖功能,甚至有可能引起男性不育。
  1、抑制生精类药物。
  如男性服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雄激素、抗雄激素药物、雌激素、孕激素及丙酸睾丸酮的药物,会抑制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从而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通常在药物停止之后会恢复正常。常见的药物如二氯二酰二胺类、二硝基吡咯类、硝基呋喃类、抗癌用的烷化剂、从棉籽中提取的棉酚等。
  2、影响精子成熟类药物。
  这一类的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精子不能够成熟而失去受精能力,如抗雄激素化合物甲基氯地孕酮醋酸脂,以及氯代甘油类药物的应用。而利尿药安体舒通在一些组织中有抗雄激素作用;抗生素呋喃妥英的药理毒性也直接影响精子质量。
  3、减少射精甚至不射精类药物。
  呱乙啶和甲硫达嗪是治理高血压的药物,但同时也会减少射精量甚至导致不射精;安宁和氯丙咪能抑制射精反射,使之延迟射精,都对男性有极其不利的影响。
  因此,准爸爸如果在准备怀孕期间曾使用过以上药物,则应在停药3个月后再考虑备孕。
  三、精子什么时候质量最好?
  既然精子的生命周期那么长,什么时候的精子质量是最好的呢?精子在睾丸里的时间约为70天,在附睾里大概2-3周。当成熟的精子储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射精的欲望,然后经后尿道高压达成射精。 有生殖专家指出,男性中睾丸活力的时期是在精子成熟后的2-7天内,这几天可以说是精子的“壮年期”,随之而来的则是老年期和死亡期。对于准备生宝宝的准爸爸来说,其实7天左右排一次精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保证精子的活力。
  从男人发育的时间来看,虽然男性在25岁已经基本定型,但这一年纪的男性精子却仍处于初级阶段,精子内所含的DNA信息不够完善。当男人来到30岁,此时的精子质量将会达到巅峰,包含的遗传信息质量最为优越,活动力最强。因此,医生建议,虽然说男人到90岁仍有当爸的能力,但从优生角度看,还是不宜超过35岁,35岁以后的精子质量也将呈现下降趋势。
沙发
发表于 2015-1-20 04:25:4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将于3分钟内完全忘记该文内容                                       
板凳
发表于 2015-1-20 22:26:13 | 只看该作者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道。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 06:02:52 | 只看该作者
不顶白不顶,顶了也白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3 02:45 , Processed in 0.024891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