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八卦] 读路遥的《人生》 cypihs1l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3: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过路遥作品的人都应该会知道路遥的作品多以农村为题材,常常作家的创作与其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关于《人生》的雏形,路遥在1979年便开始酝酿,但他在1981年才决定写出来,从作家的写作时间看来,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一个改革转折的阶段,而作家正是通过《人生》这部作品,描写处于这个时代的青年人高加林的命运变化来向当时的社会揭示转折时期错综复杂的生活矛盾。   

  关于这部作品的解读,我想先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本身和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出发:   

     

  一、从故事本身来看——   

  “农村青年高加林在高考落榜后,回乡作了一个民办教师,但后来被人挤回家当了农民。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来到了县广播站工作,在此期间,他因抵挡不住中学同学黄亚萍(一个城市女孩)的追求,毅然断绝了与恋人巧珍的关系。当他沉浸在自己可以到更大的城市发展的快乐和喜悦的时候,组织上却查到他是通过非法手段进城上班,他再次清理回乡,一直对他痴心的巧珍遭受心灵打击后已嫁他人……”,作者通过对高加林的人生命运的不同变化的讲述,向我们揭示了在那个转折时期错综复杂的生活矛盾的把握。生活本是一个复杂万端的综合体,在那个时期,改革开放思潮对“城乡交叉带”农民传统道德和人性观念冲击,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有像德顺爷爷那样淳朴的人、有刁钻刻薄的、多闲言碎语的农村妇女、有热爱劳作的辛勤人民,还有像高加林那样有着想走出农村的知识青年,在这一代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民的传统道德观念——他们爱着那片土地,但同时也看到了像高加林这样的青年人对城市的追求,对走出农村的渴望,这是改革开放对一代青年思想观念的冲击。   

  在小说中,还有这样一个片段,高加林被揭露通过非法手段进城上班后被清理还乡时,德顺爷爷用枯瘦的手指把四周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对加林说:“你再也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了,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只要咱们爱劳动,一切都还会好起来。再说,而今党的政策也对头了,现在生活一天天往好变。咱农村往后的前程大着哩,屈不了你的才”,德顺爷爷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而作家正是通过德顺爷爷认为土地孕育一代代人的传统观念和高加林想摆脱农村的观念揭示当时社会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冲突。“而今党的政策也对头了”,在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德顺爷爷对党的信任,以及当时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改革,在小说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加林回乡后,乡里人的变化,他们没有像以前那样冷言热讽,而是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恶意和嘲讽,反而都是真诚的,小说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村里人的态度前后有点些不协调,但是细读作品,我想读者应该会明白其实这是作家在向我们揭示社会改革的成果。路遥并没有直接向我们描写农村怎样的新变化,农民怎样有钱买电视,买高档商品,而正是通过加林回来后,村里人的态度的变化向我们说明农村经济改革政策的改变引起的农村经济生活的变化,它并不是体现在物质层面的,而是这一代农民在精神上、心灵上的变化,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的调整。   

  路遥对当时社会的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并不是仅仅从现象表面去看待的,他是拨开了生活的表面现象,深入到生活的更深的底层和内部,在这样广阔的范围内去考虑整个社会的矛盾。   

     

  二、从人物形象看——   

  1.首先分析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他是路遥在小说中刻画的那个时代的产儿,在高加林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特色——他们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虽然高加林为了他的理想在他的人生路上也走错了一步,失去了自己爱的人,有人说他是落后的知识分子,但我觉得在那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像高加林那样的知识青年渴望的是更广阔的天地,并不能从好与坏这个意义上去评价高加林,因为作为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一个刚刚踏上生活道路的年轻人,他更显得的是一种不成熟,在高加林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多侧面的性格,有他对个人成就的追求、患得患失、以及他遇到不顺心的境遇的灰心丧气,但也有他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他的吃苦耐劳,而高加林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真正引发了人们对复杂的人生的思索。   

  在小说中,整个故事都是围绕高加林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展开的,就像路遥自己说的一样:“人物形象能不能站起来,关键是看这个形象是否真正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把高加林放在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中,如果用世俗的眼光去评价高加林,说他是落后、说他是坏人,我想这样的眼光显得太过于肤浅。作家在小说中赋予高加林一身的复杂性,他既有自信也有自卑;既有勇敢也有懦弱……而我认为造成他思想复杂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从高加林自身来看,由于父辈一直为农民,高加林渴望的是走出农村,去更加广阔的城市发展,家庭的贫穷让他养成了一种虚荣心;再次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那个时代社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年代,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受着现代价值过观的冲击。其实像高加林这样的当代青年存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在路遥的描写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作家的批判,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他对这样的青年的亲睐。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描写——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的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从这里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高加林是充满期盼的,他并没有书写高加林的道路,而是交给了生活去回答。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的,生活本来就是在风雨中继续前行,道路本就不平坦。   

  2.再从刘巧珍和德顺爷爷这两个人物形象出发:   

  在小说中,巧珍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好形象的代表,我们在她身上看到的是她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在巧珍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她对自己美好爱情的执着和义无反顾,以及她敢于背离传统,而作者塑造的巧珍这一女性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新女性,她单纯执着,就像德顺爷爷在最后对高加林说的一样——“巧珍,那是一块金子啊”,的确,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她对文化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面对加林提出的分手,她没有乞求,她保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25 20:11 , Processed in 0.024151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