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 范曾为戴高乐将军造像撰文(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4:4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范曾先生所作戴高乐将军像。
日前,欧洲时报记者报道了旅法著名画家范曾拜谒戴高乐将军故居、陵墓,并为戴高乐将军创作画像的消息,并配发图片。今特别刊出由本报首发的这幅水墨肖像画及范曾先生“记戴高乐将军”的长篇文章,以及相关书信往来,以飨读者。
1940年对法国而言,是一场可怕的梦魇。法西斯希特勒以坦克、装甲车和闪电的战术席卷西欧。波兰首当其冲,抵抗软弱,败绩而亡。在挪威的英法军队败北,首都失陷,而攻打丹麦,只放了几炮,国王投降,说:“我们要安徒生,不要民族英雄。”荷兰、比利时欲苟活于乱世,发出中立的信号,希特勒嗤之以鼻。踌躇满志的希特勒误以为囊括四海、并吞八方的雅利安人的帝国指日可待,乃绕道马其诺防线,驱兵直指巴黎城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风雨飘摇。
战争是离不开火焰的,烈火中可以飞出凤凰,也会烧焦了乌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张皇失措,总理雷诺(Paul Reynaud)在巴黎未被围之前所作的最后一件英明的决定是:让由上校晋升为准将的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十天后以战争部次长之职于六月九日飞赴伦敦。法国投降派以贝当(Philippe Pétain)元帅为首占了上风,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凡尔登战役的英雄,一失足成千古恨。德国人从法国博物馆里,将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签订投降书的一节车厢取出,放在巴黎城外让贝当受辱,签下了城下之盟。在贝当落笔的这一刻,他便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越数日,不愿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雷诺,黯然辞去总理之职。接替他的是诡计多端、寡廉鲜耻的赖伐尔(Pierre Laval)。6月14日上午德国的坦克进入巴黎,法国政府迁往波尔多,后又迁维希(Vichy),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叛国政权,然而这个政权已然失去他的合法性。其时北非和西南非法国领地军政则陷覆巢之势,军心浮动,群龙无首,有的倾向于抵抗,有的则与贝当元帅藕断丝连。曾服役于北非的吉罗(Henri Giraud)将军,爱国抗敌是无疑的,然而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包含着软弱的一面,而戴高乐的傲慢则来自毫无私心的对法国尊严的始终不渝的维护。因此在表现上吉罗的立场有些摇晃,至少对贝当、赖伐尔的政权没有戴高乐式的决绝。而吉罗与美国的关系,更为戴高乐所不取。1943年吉罗赴美滞留,亦不似戴高乐在英国之有所作为。罗斯福(Franck D. Roosevelt)则别有打算,他以为在战后吉罗必有用途,譬如让他加入一个貌似“民主”而软弱可控的政权,这毕竟比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独立不羁的戴高乐便于驾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5 06:02 , Processed in 0.027270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