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风摄影Club] 捕捉海底迷人瞬间 水底拍摄技巧大揭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5: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底缤纷世界总让人向往不已,但若要将美景囊括入镜,还是需要充分的准备。除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拍摄技巧与合适器材外,还得对于水下生态有所了解,才能顺利捕捉到理想的画面,否则容易扑空收场或是拍得模糊不清,相当扫兴。透过拍摄时间的掌握,能有效捕捉难得一见的海底风光,特别是利用顺光,能让拍摄更为顺利,重要是贴近拍摄主题,才能清楚的表现海底生态,还有什么该注意的事项呢?

? 镜头

    水下为360度宽广空间且较为昏暗,使用广角大光圈镜头较符合拍摄需求。

? 曝光

    水底光线较弱,使用自动曝光容易使快门速度过慢,建议以手动曝光模式为佳。
  
? 采光

    水底透光率差,拍摄时常须仰赖闪灯补光。若想完全采用自然光,则建议于中午或夏季时段拍摄。

? 构图

    水中生物或景观造型较为奇特,其线条与色泽为表现重点;若条件允许亦可尽量贴近,以求得较佳影像。

? 其它

    浮潜时须衡量自己憋气时间,寻找最可行的拍摄地点,以免按下快门同时却已无氧可用。

拍摄时段的掌握



利用光线较强的时间才能利用自然光拍照

    大面积的水体会吸收、反射光线,因此水底光线较为昏暗,即使只是浮潜至水下1~5公尺,也很容易因光线不足而拍出晃动模糊的照片,故建议最好趁着早上11点~下午2点之间阳光强烈的时分下水拍摄。此时光源较强再加上顶光的直射,虽然不适合陆地上拍摄,但在水中却因为较少反射光损耗,能使水面下的亮度增加而提升拍摄成功机率。

  如果是盛夏季节,甚至从早上9点至下午4点都是适合浮潜的时段。若因参加浮潜团而无法指定潜水时间,建议拍摄时使用高ISO提高快门速度,并将光圈调整为最大光圈,将有助于快门速度的提升。另外,亦可采用广角端拍摄,一来此端光圈值较大,再者安全快门需求亦较低,适合水底环境的拍摄需求。
顺光拍最容易

  浮潜时,由于下潜深度较浅,光线较易透入水中,因此只要拉高ISO就能拍出相当明亮的照片,这时若能使用顺光源寻找拍摄题材,即使不开启闪光灯,也能拍摄到鱼群与珊瑚礁的鲜艳色彩。

至于逆光的话,除非是专业级玩家,否则并不建议朝着逆光源进行拍摄,因为一般数字相机的闪灯出力普遍不足,这时若是强行补光的话,只会增加电池电力的耗损而已,而且即使补光成功,过强的正面光源也会让被摄主体显得呆板。

诱食也是拍摄手段

  想要拍摄水下生物,首重的便是了解其栖息地域、生活习性以及活跃季节,唯有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拍到最美的镜头,而非乱枪打鱼,全凭运气。另外,如果想吸引鱼群到自己身边以利于拍摄的话,不妨请教练人员或自行携带一些生秋刀鱼或是小虾等饵食,吸引鱼群前来食用。须注意的是不要过度喂食,不仅容易影响生物本来的生存习惯,亦可能因此使水质变得污浊,进而影响拍摄的清晰度,反而会得到反效果,无法发挥实质的加分作用。

闪灯补光角度的建议

  透过海水,所有物体都罩上一层蓝蓝的色彩,海水越深颜色就越蓝;为了还原海底生物原本的色彩,就必须仰赖闪光灯。消费型数字相机通常有内建闪灯,而防水壳亦多会在闪灯位置加上白色扩散片,好让光线柔和些。但是闪灯直打的后果,除了造成画面缺乏立体感,再者就是正面光极易因水中悬浮粒子的反射,在画面上形成一点一点的白点,克服这情形最好的方法就是外接闪灯,并且加大闪灯的距离和角度,这时候一组方便调整的灯臂是不可缺少的,以应付各种不同的拍摄情况。

有些灯臂甚至有快拆的构造可以更方便拍摄者更灵活的去改变灯光角度,做出更好的画面效果。而至于单灯或是双灯的拍摄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考虑水下的操作难易,其实大多数还是以单灯为主,多灯时如果没有调整好闪灯的输出和角度,反倒形成比较平面的影像,或是左右互相交错的影子而造成反效果。

水中拍摄的注意事项

  维持自身的中性浮力是在水下拍摄时必具备的首要条件。水面下是三度空间,加上有水流,拍摄时不像陆地上可以两脚站稳甚至是使用三脚架,所以浮力的控制是很重要的训练。维持均匀的呼吸和柔和的肢体动作,有助于靠近然后拍摄海底生物;过大和不恰当的动作往往会惊吓鱼群和小生物,一不小心蛙鞋还会把水底泥沙扬起,影响水中拍摄的质量。

不过水中虽然难以固定位置,但也少了地心引力的限制,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让水中摄影的角度更大。此外,除了水中生物与景观,潜水同伴也是极为重要的拍摄元素,水中摄影时别忘记拍下潜水客在水中与鱼共游的画面唷!
沙发
发表于 2012-5-20 15:50: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真的很好
板凳
发表于 2012-5-20 16:11: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好好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4 20:50 , Processed in 0.028276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