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兰州8月21日电 题:18岁舟曲男孩:徒手掰断钢筋,救己不忘助人
作者 韩璐
2010年的夏天,对于18岁的舟曲男孩李海龙来说,意义非凡。
整个暑假,李海龙的心情一直处于低谷。他在舟曲县第一中学读书,一分之差,让他无缘本科。高考失利,让他愧疚和自责,不知道怎样面对家人,他独自留在县城,没回舟曲峰迭乡老家。
7日,天下着蒙蒙小雨,已是晚上十点,李海龙依然在小城的街巷里漫步。高考,让18岁的他成熟了不少,连续几日,他一直在思索未来,想给自己一个答案。
蹲在街巷拐角的阴影里,李海龙拿出手机,决定给爸爸打个电话。“爸爸,对不起。”本想不哭,可不争气的泪水却流满了他的脸颊。
10点40,他回到城管第一小学附近的一家小旅馆,睡下了。打过了电话,李海龙感到轻松了很多。“我想回家。我要回家。”李海龙迷迷糊糊的睡着,在梦里对自己说。
“轰隆隆……轰隆隆……”窗外是刮大风了吗?“咚隆隆……咚隆隆……”屋顶上的东西掉了吗?李海龙翻了翻身,不想起来,只在朦胧中猜测着。但是,外面的声音却越来越大,有如同坍塌一般的轰鸣声,有如同爆炸一般的巨响声,有如同海浪一样的流水声,有如同地震一样的裂变声……
李海龙猛然从床上坐起来,裹着被子,本能的往家门口跑。可是,中国军事网,打开房门,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往后退了几大步……
耀眼的闪电在天空中狰狞着面孔,家门前那棵高高的大柳树,那些如繁星般点点的村落,都被粘稠的石流洪浪所吞噬;很多人蹲在屋顶上凄厉得哭叫,有的人前一刻还挥着手,几秒后,便不见了踪影……
可怕的景象把他逼回了房间,躲在桌子下面,李海龙瑟瑟发抖,他感觉到死亡已经攥住了喉咙……
“我要活着……我要回家……”――这样的念头从脑海深处迸射出来。
但是,屋前门后,泥浪翻滚,根本无路可走!而这时,四面的墙壁在颤抖,大块的瓦楞往下砸,如果再不出去,房屋倒塌,他必死无疑!
绝望中,李海龙抬头看到了屋顶的天窗。对!从天窗出去!出去后就是相对较高的屋顶!
李海龙爬上了床,他的手够到了天窗。但是,天窗外有钢筋焊接的防护栏,没有钳子斧子,怎么能出去?
“我一定要回家!”这个简单的信念让他变得异常执着,充满了力量。
李海龙用手疯狂的摇动着天窗上的钢筋,军事新闻,零散的泥沙掉进他的眼睛里嘴巴里,钢筋将他的手磨得生疼,但是他已顾不得这些!一下,qq网名,两下……坚硬的钢筋防护栏纹丝未动,可李海龙依然没有放弃这唯一的希望。
使出浑身的力气,他奋力扭动着像恶魔一样挡住生路的钢筋,求生的渴望让他不顾一切。突然,搞笑电影,一根钢筋竟然被扭断了,李海龙探出了脑袋!顾不得钢筋穿骨的疼痛,李海龙将身体从狭窄的窗户中硬生生得挤了出来!
可是从天窗出来,面对汪洋泥海,李海龙再次感到绝望。
环顾四周,他发现了一条生路――泥石流没有淹没家后那些平房的房顶,泥海中星星点点露出的屋顶,就是逃生的出路!
迈开双腿,鼓足勇气,李海龙小心翼翼的跳着房顶,竟然从泥海逃了出来!
“那时我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力气!第二天,我再次试图用手掰断钢筋,却再也做不到了……”事后,李海龙也对掰断钢筋逃生的经历感到不可思议。“也许那是人爆发出来的潜能……”他说只能这样解释。
8日傍晚,李海龙见到了从老家来找他的爸爸、叔叔,“我们都觉得像是在天堂相见一样!他们以为我死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李海龙这样说到。
大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儿女拖着年迈的父母,逃出来的人为自己失散的亲人痛哭流涕,死难者永远被泥浪封住了鲜活的生命。李海龙说,他的脑中永远也抹不去这一幅惨痛的生命长卷。
“我看到一个已经逃出来的叔叔抱着一个光身子的小孩在痛哭,游戏下载,因为就在不远处,他的大女儿和妻子在家里冲他挥手喊救命……”李海龙说,虽然当时自己很害怕想尽快逃命,但是他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的看一家人生离死别。
“来,叔叔,你去救他们,孩子我帮你抱到二郎山!”李海龙伸出双手从挥泪的父亲手中接过了孩子。
“我背着小孩奔到了二郎山上,那个叔叔则去救他的家人。后来,在山上我把孩子还给了他,所幸,他们一家都活了下来。”说起逃生路遇相助的那一家人,李海龙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经历了生死,李海龙特别想回家。但是,一想到自己遇难的同学,一想到那些泥石流下掩埋的生命,他却决定要留在县城。
“我和几个幸存的同学当志愿者,我们都憋着一股气,拿铁锹没命的挖……”李海龙流着眼泪说,“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今年刚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庆祝,一家人就都死了……”
“想起他们,我觉得好难过,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运。”劫后余生的李海龙,对生命的价值有了全新的体会。
19日,李海龙终于回家了。这次回家的路,他走得太惊险,太漫长……
“我不再为高考失利而沮丧悲观,我能救下自己的命,我也一定能够生活好!”经历了一场浩劫,18岁的李海龙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经历了灾难洗礼,年轻的他,他们,生命中都增添了一份柔韧的坚强。完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