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趣味图片] 高等学校文化管理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7: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文化是高校管理的灵魂。贯彻和实施文化管理,是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越然选择。高校文化管理包含育人理念、主流价值观、学术发展空间、办学特色和定位等软要素。高等学校实施文化管理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人为本,完善文化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

文化管理是美国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以组织文化理论为基础.以“观念人”为人性假设,是将人视为管理的出发点、把人的价值实现作为最终管理目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对高等院校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模式难以解决当前高校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着力推进高校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管理实践中,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文化因素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逐渐形成共识。文化管理成为大学管理创新主要的战略选择。
一、文化管理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高等学校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改善治理结构。转变管理方式,着力推进内涵建设,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文化管理促进高等学校主流价值认同,在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互信和共同愿景。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内生力量。
1.文化管理有刺于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发展
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能有效促进学校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保持价值观之间的和而不同,维护公平公正的组织道德环境.有利于学校师生在更高层次上促进自我和谐,提升精神境界.为构建和谐高校提供精神支撑和措施保障。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创造来实现,实施文化管理,强调和注重发挥大学理念。主流价值观念等文化要素引导师生改进教与学.激发师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和培育优良的教风和学风。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浓郁丰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严谨而富有活力的教学活动。进一步解放高等教育所蕴含的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学校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完成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高等院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2.文化管理有刺于形成合力推进高校内涵建设深化
高等学校管理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特点。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去行政化的转型。转型的顺利完成需要探索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科学管理曾经为规范高校管理作出过很大贡献,但是,管理转型带来的利益结构调整。仅凭制度化的硬性规定很难使全体成员达成共识。文化管理是柔性的管理.追求发展。崇尚尊重.达成和谐。创造被尊重的价值环境、积极沟通的交流环境以及融洽关爱的心灵空间。增强组织成员的归属感,有益于帮助他们走出简单的物质欲求,进入个体的主体状态,实现文化自觉.有助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保持协调一致。精神的内在引力将高校各层面人员的力量整合起来.保持与鼓励个性的活跃也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秉承育人为本的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追求卓越。将学校的内涵建设引向深入。
3.文化管理有刺于提升高校。文化力。
大学文化是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的深厚积淀。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高校最为重要的精
神财富和无形资产。也是构成高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炼、培育和弘扬特色鲜明的高校文化.使之在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高过程中更好地凝聚人心、导引行动,树立高校的文化品牌,提升高校“文化力”。高校管理的对象是全体师生,他们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比较注重独立人格的构建,要求按照一定的文化方式规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高校师生具备较为鲜明的专业化特点,从现有人员构成来看,师生年龄结构横跨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文化背景代际差异非常明显。文化管理用文化的力量、手段形成价值导向。使教职员工形成自觉的主动工作状态.坚定教师的职业
信念,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才,提高现代文明教养,共同构建高品位学校文化,为高校科学发展创造和谐向上的文化软环境。=、高校文化管理的软要素在管理的诸要素当中,硬件要素由于具有直观显见
的特点.易于指标量化,比较容易成为工作重点。而软件要素则是潜在的。相对不易把握和作,见效周期相对较长。以往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管理强调软要素的核心地位,软硬结合,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促成价值认同,从而实现各项管理职能,提高运行绩效。
1.科学的育人理念
高等学校以育人为本.各项工作均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科学的育人理念因此成为学校管理行为的起点。大学的育人理念是对学校文化的提炼和反映.是在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总结高等教育办学历史经验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既有历史传承又适当超前.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体现和落实在教学以及其它各项工作实际当中。而不是虚化空洞的口号。高校要进一步确立学生是主体的理念。高校文化管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激发学校及全体成员理想主义的崇高情感和追求卓越的进取心,以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不能将大学看成是批量生产模式化专业人才的工场.而要在满足学生职业需要帮助他们获取必要的职业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的人格素质完善,促成他们的社会化。
2.主流的价值认同
高校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组织,尤其是现代传媒的发展打破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传统物理疆界。高校已
不再是单纯的象牙塔。社会文化的多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价值观念。高校师生的价值观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高校文化管理必须立足于现实,正确认识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理性组织,引导师生员工围绕学校发展目标,齐心协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承担起大学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逐渐固化,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与学校发展共同成长。影响价值取向的因素很多,功利主义、官本位导致了一些庸俗化现象。严重损害了高校形象,偏离了大学的办学宗旨。解决这些问题固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从高校内部的自我反省做起,发挥文化整合的力量,通过自律与约束相结合构筑牢不可破的精神屏障。
3.学术发展的自由空间
文化管理倡导求和而存不同.以兼容并蓄之力量汇纳百川,鼓励学术自由,体现管理的弹性和文化的张力。
高等学校多学科并存。专业众多,彼此间存在较大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更需要在相互尊重、包容的原则基础上协商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诸如学术资源配备、同行相轻等.更多地用文化的手段解决文化的问题,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情感沟通联系.达成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在公平、平等的规则之下形成相互竞争、合作与学习。学术发展的自由为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和足够的空间,为人才成长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这与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并不冲突。学术管理制度是为学术发展提供保障,既是约束也是鼓励,推动学术资源合理配置、学术评价和运行机制的完善。促成学术自律,实现真正的学术繁荣。
4.准确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基调.办学特色则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象征。实施高校文化管理应当
理性地结合自身条件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学校在社会大系统和教育子系统中的位置.明确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相应调整发展策略,集中优质资源发挥办学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打造和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能力。随着市场机制向高等教育领域渗透的逐步深入.争取办学所需的社会资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是高校办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战略问题,恪守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学校与教育、与社会双向互动,在文化积淀、自主发展的办学实践中明确定位、彰显特色.文化管理推动的内涵发展就有了明晰的方向.有了可靠的支撑点和生长点.高校的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切不能盲目贪大求全。在趋同中丧失个性也丧失了对教育真谛的探寻和坚守。
三、高校文化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策略
高等学校文化管理.要将各种文化要素综合运用到学校管理全过程,系统推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整体规划与逐步推进相配合.以人为本,尊重和谐,追求发展,努力建设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发展。1.掇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等学校文化育人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社会风尚为一体。是高校文化管理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大学文化建设与管理应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把正确的政治导向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和引领,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面对经济转轨、文化转型的外部环境。高校必须旗帜鲜明地弘扬先进文化。用以充实广大师生内在的人文力量.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社会文化价值冲突和矛盾.自觉抵御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带来的干扰。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始终保
持高品位的追求。对文化导向的坚持~刻也不能放松。从理念到实践,崇真、向善、求实.树立和培育坚定的科学信仰、高雅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对国家负责,为社会担当.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人本关怀为原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高等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原则和目标。高等学校文化管理必须
将人置于管理的核心地位。在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融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完善人的品格,磨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智力.使人获得超越生存基本需求的更全面的发展。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对他们的理解、尊重和关心.用文化的功能引导人、陶冶人、激励人。关注人成长过程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为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提供机会和条件。要加强管理者与师生的情感交流沟通,保持信息的公开和对称,彼此信任。用温和的手段使管理柔性化,达到心理共识、情感交融、关系和谐.形成精神振奋、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团队精神的强化,以奋发进取的凝聚力,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产
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以规范竞争,保持高校发展的活力,以文化和谐维护高校发展的稳定有序。
3.文化系统构建为途径 代发EI期刊
大学文化系统构建以精神文化为导向、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外在,四个方面相互依托相互支撑。文化建设与管理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教职员工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工作重心。建设充满生机活力、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高校文化。为此,应制定高校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思路清晰、措施到位.从人才、政策、经费以及工作机制各方面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管理者要切实提高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高度关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以及教师需求的特殊性.进一步认识高校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最大限度地集中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增强他们对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形成高效务实的文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4.文化活动为栽体
文化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也是学校文化在大学人文索养、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内涵丰
富、精心设计的文化活动教育效果往往是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大学人是总体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文化活动的品味应高于社会文化。要求寓教于知识、寓教于娱乐,为体现青年人的特点。还应寓教于竞赛,围绕态度、知识、技能提升为重点,借鉴应用先进文化理论和实践成果。引导师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适应工作、提高能力。在学校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对人才培养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和推动文化活动系列化、常规化、特色化,不断提高文化管理、运作的能力和水平,吸引全体师生更广泛地参与.在文化活动中,履行程序、遵守规则,目标一致团结协作.逐步形成文化自觉,激发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5.文化传播为阵地    发表EI论文

文化是在传播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要以高雅文化占领文化传播的高地.利用各种文化传播渠道,提倡大学文化精神,通过集体舆论和言行评价的强化。宣传和展现存在于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通过发生在师生身边的真实事件,教育感化学校全体成员.润物细无声地净化心灵,陶冶师生情,塑造大学人的品格。网络、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大学中最为重要的四大媒体。也是学校文化传播强有力的媒介,它们优势互补、共生互惠,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对师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影响越来越大,高校文化建设应全面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掌握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
手段,利用网络空间大、交互性强、开放等特征,创设民主、平等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交往能力以及自律意识。发表EI期刊
高等学校文化管理是尊重人性的管理。是体现人性的情感管理。高校要顺应改革发展需要.转变管理方式和行为,价值观念引领与制度约束、激励相结合,凝聚发展共识,增强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量。 发表EI期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6 17:11 , Processed in 0.023588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