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市场显示出的巨大商机和归侨内心深处的使命感的双重驱使下,归侨纷纷扛起创业大旗,创建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使很多有心创业的归侨望而却步,使很多正在创业的归侨独木难支。归侨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手续繁多,疲于应对 《人民日报》海外版24日报道,国家尽心尽力地促进归侨创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而且各地政府也纷纷制定优惠政策,为他们自主创业、为国服务搭建展示自我、寻找机会的平台。 但是归侨在公司注册、审批等方面缺乏指导与协助,对纷繁复杂的手续与相关政策和国内办事规则缺乏了解,使他们在创业之初疲于应对种类繁多的经营许可证,忙得晕头转向,甚至心生悔意。 行业选择,进退两难 专家指出,一个好的创业项目需要在仔细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发现机会,与市场的大环境符合,还要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然而,归侨在行业选择上处于相对弱势境地,在金融、电力、电信等领域难以跨过投资门槛,在另一些领域又不具备绝对优势,这种尴尬情况给不少雄心勃勃的归侨浇了一盆冷水。有归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国务院早就颁布了新‘36条’,但是并没有详尽细致的配套措施,留下的创业行业多是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而且企业在后期融资和招聘人才上经常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不同的文化层次与不同的创业选择相结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盲目创业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专家指出,文化程度较高的归侨可以选择网络科技、生物技术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归侨则适合技术含量低、周期短、见效快的小型创业模式,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求得成功。比如,旅美博士后戴立忠回国后,结合自身所学成功创建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但是有很多归侨因没能与自身文化优势相结合,盲目创业而导致失败。 家庭因素,后顾之忧 归侨子女的教育和家眷的生活也是制约他们创业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多数地方政府在归侨子女入学问题上采取市民待遇,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入学优惠加分政策,一方面,教育资源供需不匹配,许多归侨子女有国外成长经历,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国内的应试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尽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但是不少归侨不甚了解,难以利用。 而且,其他家属是否得到妥善安置,也是那些有心创业的归侨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总之,创业路漫漫,辛酸常相伴。不管是一路坦途,还是崎岖不平,心怀中国梦的归侨们都该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