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奠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建设的首座国家级华侨历史博物馆。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于1960年提出倡议而筹划兴建的。2005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馆舍选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征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设规模12700平方米,馆舍建设计划投资2.2亿元,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侨联主席林军指出,建成后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广泛收集、积极保护、科学利用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加强与业内其他博物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将华侨博物馆建设成为藏品丰富、极具特色、服务多样、水平一流的博物馆。 自该馆将要建设的消息传出后,6年来,海内外侨界反应热烈。截至目前,主动捐款捐物者达到近5000人,无偿捐赠文物已超过万件。当天举行的仪式上,新加坡华人收藏家黄兴再次向馆方捐赠了《陈嘉庚谦益橡胶公司章程、条例》等藏品。黄兴此前曾两度向该馆捐赠华侨华人历史文物,至今他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的文物达1500余件。 今年74岁的黄兴在新加波从事金庄生意,早年毕业自南洋美专,还曾一度在南艺执教。他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自己向该馆捐赠的文物涵盖课本、报章、工艺品等诸多门类;之所以将收藏多年的文物捐出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回馈社会。黄兴希望华侨历史博物馆将它们好好保管和展示,“与其让几个人看,不如让全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的华人看”。 《金山之路》作者、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招思虹因近年来致力于“把祖国散落在海外的历史带回家”而被旧金山侨界誉为“文物挖掘机”。当日,她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了孙中山1924年录制的《勉励国民》和《告诫同志》演讲唱片等珍贵文物。如今,她征集并带回中国的文物史料已超过三千件,“希望让这些文物走出尘封的历史,回到中国这片土地”。 据悉,目前中国内地设立的华侨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已有10余家,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南方传统侨乡居多,各馆的专题和地域特色比较突出。主要包括福建的厦门华侨博物院、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长乐华侨博物馆,广东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梅州华侨博物馆,江苏的南通华侨博物馆,黑龙江的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