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水均益“放话”央视:要伺候好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07:36: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均益“放话”央视:要伺候好我 我可有下家(图)文章来源: 娱乐频道
央视名嘴水均益,中国电视界响当当的名号。近日他走进了SMG艺术人文频道《可凡倾听》的演播室,接受了同行曹可凡的专访。从采访各国政要的主持人,到接受他人采访的嘉宾,水均益恢复了自己的常态,没有再次以“西服领带”亮相。身为央视专访国际政要的“第一品牌”,他自诩央视评论部最帅男人,面对普京的“惊世一抱”,他有何感触?从“睡着了的”基辛格到睿智老人李光耀,他要如何揭秘各国政要众生相?让我们共同聆听“新闻老兵”的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据悉,水均益专访将于8月23日、24日每晚19:30在SMG艺术人文频道《可凡倾听》栏目播出。

荧屏内容判若两人

很少能在荧屏上看到不穿西服戴领带、正襟危坐的水均益,这回上《可凡倾听》,他可谓颠覆了自己的既定形象。“我曾经尝试过在采访中穿得随便点,或稍微休闲点,但是不行,因为镇不住场。采访高端人物、外国元首、各国领导人,嘉宾西服领带坐在你对面,你要是穿得休闲,根本跟人搭不上,会有不尊重嘉宾的感觉。所以慢慢地我形成了这么一个风格。私下里,其实我是一个特别不爱穿西装打领带的人。”

迄今为止,水均益大概已经采访了四百多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每一个人的采访,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次非常艰巨的考验,而且是一次痛苦的过程。因为要做很多准备功夫。早先时候,我们家打印机坏得特别快,因为我不习惯在电脑上看资料,所以每一次都要把所有的内容都打印出来,每一个采访嘉宾都是两三百页A4纸的资料量。我一定要对这个人有充分的了解,然后还得想一想该怎么做,该怎么提问,还得设想这个采访的难度在什么地方。因为有的人配合,有的人不配合,特别是有些政治家,你想问出一些能让节目里面出彩的亮点,或者说成为所谓现在时髦话上头条的东西,很难的。而且官话一大堆,这些你怎么办?是一个身心交瘁的过程。”水均益如是说。

自豪和普京一般高

水均益曾在自己的书中透露过,他采访过普京总统五次,而普京总统在索契冬奥会上给予水均益的“惊世一抱”也让国人印象深刻。因为采访的原因,可以让水均益近距离地观察这位俄罗斯政坛巨鳄。“其实,我一直怀疑普京是不是练柔道的,或者当年在克格勃受训时,一个肩膀受过伤,他走路时一个肩膀不动的。”

大约从2000年开始,水均益首次采访普京总统,而最近一次采访是今年1月。这14年的采访过程,让水均益感慨:“我把他采‘老’了。如果说2000年,普京刚当总统,那次我对他的采访,他还略显青涩的话,那么现在的他越来越成熟,已经完全游刃有余,而且面对记者、面对新闻单位的时候,那种指点江山的感觉,对于问题,特别是敏感问题的那种回应的柔韧度,真的很得心应手。”水均益还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我觉得普京越来越在乎自己的仪表。第一次采访普京总统,他没有化妆,我那次正好带了一个化妆师,还问俄罗斯总统府的人,普京总统要不要化个妆?他们说,‘我们总统不需要。’2004年、2005年时,我再去采访,他们的总统府工作人员会过来问我,是否需要化妆,因为普京总统现在有专业化妆师了。再到最近这两次采访,我就发现普京好像有点微整形了,后来看到前不久西方媒体爆料,说普京做了一下眼袋什么的。所以普京总统,我感觉现在他很注重个人形象。我相信他身边有一个强大的形象设计班子。”

在采访索契运动会的时候,普京主动拥抱了一下水均益。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一抱,水均益笑说,“真的是普京总统主动的,我也完全没有想到。而且,因为以前每次采访,基本上都是坐着,所以没办法看身高,现在站起来,而且又搂了你一下,你胳肢窝和肩膀的比对就出来了。我当时心里还挺美,就觉得他跟我一边高,特自豪。因为原来在我心目里面,普京还是挺高大的,而且从专业采访角度来讲,出效果了!另外这哥们也不比我高多少。”

每次采访都像场外交活动

回忆起采访李光耀的场景,水均益仍然历历在目:“李光耀先生给我的感觉,真的是胸怀世界,胸怀人类。那年在海南博鳌采访他,我们原定采访时间是三十分钟,但老先生滔滔不绝讲了两小时。最后,我的摄像悄悄地对我说,水老师,电池要没电了。我一想,这怎么弄?就赶紧找了一个茬,跟老先生礼貌地打住了。然后准备起身时,他说等一下,还有两句话要说,从我的视角范围内已经能看见摄像机在报警,还好最后的十分钟,电没有断。”

采访基辛格的经历,也让水均益留下很深印象,“基辛格可逗了,我上次采访他时,他已经快九十了。可能有点时差的原因,加上年纪也大了,我们面对面坐着,我问了两个问题之后,当我再开始问新的问题时,再一抬头,发现基辛格睡着了。”曹可凡也回忆起去年他采访基辛格时的趣事,“去年,他正好九十岁,当时采访地点在钓鱼台,我跟摄像在电梯口等他。他一出门,拿了一个拐棍。但当他看到摄影机时,马上把拐棍直接往外头飞出去,怕别人看到老态。”

多年采访政治领袖的经验,也让水均益深知,采访时虽然可以问“八卦问题”,但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好多观众认为西方媒体多自由,人家怎么会审查呢?错了,其实他们审查得很严,所有的问题,恨不得有些问题都会挨个儿过一遍的。每一次采访,在一定程度上,我敢说就是一场外交活动,涉及到双边关系的,一定要认真对待。”

“我比他们都帅”

1993年对于中国电视来说是革命性的一年,这一年央视创立了《东方时空》,它不仅是改变了人们对于电视的看法,电视制作的理念,而在那个浪潮当中,涌现出了像水均益、崔永元、白岩松、敬一丹等一批中国电视中坚力量。面对其他几位男士,水均益笑着表示:“我是最帅的,他们都不行。”

水均益说:“其实《东方时空》是中国电视的一次初级革命,让观众突然觉得能看到这样真实的、纯新闻的电视报道。记者可以站在街头,站在一个大火的现场,站在一个战争的前沿,能够做这样的报道。然后记者可以不是像赵忠祥老师他们那一辈的国字脸,字正腔圆,而是可能带着各地口音。小白东北腔,小崔是天津腔,我是西北腔……真的是南腔北调。而且其貌不扬,我算是一个例外。其实我那时,你看我的资料也其貌不扬,瘦猴,有一颗牙还有点豁。但是为什么能够有这么一批人?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东方时空》的初创者,他们确立了一种基调,我们要走记者型的道路,无论是我们节目的编导、记者,还是我们所谓后来说主持人,这些人一定要从新闻本身开始。那时候就需要什么?需要肚子里有东西。你看这几个人里面,小白、小崔都是电台当编辑的,我在新华社当了快十年的编辑和记者。所以,其实是由于这么一个整个的定位,已经不在乎外形了。而且那时候给人感觉很亲切,就让人觉得记者是可以从你们家电视机下来,来到你的身边,所谓接地气,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是一个心地纯良的人”

水均益评价自己属于小聪明型,“每次考试,我都能考得很好。而且有时候,乃至于到大学的时候,一个学期都不好好学,快考试了,两个礼拜闭门不出,谢绝一切社会活动,抱着书本,死记硬背,一考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我高考也这样,1980年考大学,我从理科班突然跟老师宣布我要考文科,考英文系,我们老师都懵了,地理、历史,你都没学,你怎么弄?我说没事,我自己借书。我记得那时是福建的高考资料,我把伯父从英国带来的一套英文唱片,还有一本材料,都是我姐姐、我哥哥高考的时候留下来的材料,我就天天听,每天恨不得唱片来回听30到50遍。这四个月时间,足不出户,那时候我奶奶还健在,每天上午十点多,奶奶端着一个盘子进来了,一个荷包蛋。我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认为我奶奶做的荷包蛋是我今生今世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好吃的荷包蛋。四个月后考大学,我是全省状元,英语单科成绩第一。”

在水均益看来,他除了有点小聪明,还有点运气,“这一路也逃学、也玩,但到现在,再回顾一下,我觉得我这个人,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幸运,每每在一些关键的时刻,或者在一些可能出现会失足,或者走弯路的时候,总有那么一颗吉祥的星星在我身边闪一下,把我拉上正轨。其实我不觉得我的家庭,和从小成长的环境,对我日后做新闻、当记者、当主持人,有多直接的帮助,但是它对我是一个积淀,成就了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主持人,或者说最好的记者、新闻工作者,但是我敢说我是一个心地纯良的人。”

无法后退,“益”往直前

如今已是功成名就的主持人,也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但是遇上国际上有重大事件时,出现战争危机,曾经作为战地记者的水均益,还是会忍不住有冲动,“我不光是冲动,我会经常看着我们那帮年轻的小记者在那儿,我会设身处地地想,我要在那儿会是什么样?还不如我在那儿。有点手痒痒。不过,现在央视在海外布了好多记者,他们在手续上、距离上更方便。”问及如果有采访需要,为什么还愿意冒险?水均益回答:“怎么说呢?一个心结吧,你说这次让我去,我心里难道不会哆嗦一下?会。但是只是那么很短暂的一下,更多的是一种,怎么说呢?这么多年当记者,一种职业培养出来的召唤。”

在新书《益往直前》中,水均益有一句玩笑话,他对小崔说,“哥们,你先去混,混好了跟我说一下。”对此,面对同岁及同行的曹可凡,他袒露心迹:“跟可凡同志交个底,为什么这么说?谁敢保证明天会怎么样?我虽然很热爱这个职业,我也热爱央视这个平台,我很感恩,我真的很感恩,西北人有点愚忠。我觉得我的一切都是人家这个平台给的,当然我不会说是愚到最后完全出卖自己,不会。但是反过来来讲,我也得说点貌似有骨气的话给我们台长听,未来的台领导听,你得伺候好我,你要不伺候好我,我可有下家。”

年过五十,水均益直言:“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我觉得你刚刚问50岁知天命以后什么感觉,我说一个脸皮厚一点,有点能够放得下了,知道什么东西是舍得的,知道什么东西是能够放得下的,也知道什么东西是该放下的,同时更知道什么东西是需要珍惜的,什么东西是珍贵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但是反过来你也明白了,人的这一生,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我觉得就这一辈子,很短,你能做点事多好,认准了,就向我的书名一样,一往直前吧。一往直前,不是多么勇敢或多么豪气、霸气的一个说法,那是因为你没有本事再退回去,唯有一往直前。”

4.jpg (33.42 KB, 下载次数: 17)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1 07:51 , Processed in 0.028128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