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讨论] 弘一法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2:0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3、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5、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己,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
  6、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1、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2、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5、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6、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7、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8、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9、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1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11、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12、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3、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14、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15、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16、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7、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8、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19、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20、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21、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22、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23、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2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1、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2、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3、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4、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以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7、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8、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9、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10、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1、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2、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3、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4、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15、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6、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17、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18、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19、心不妄动,身不妄动,口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0、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1、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2、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3、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2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25、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6、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己之心责己,则寡过。
  27、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2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29、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30、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31、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3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33、胡文定公曰: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险。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34、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3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36、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37、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1、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2、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4、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福薄。
  5、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6、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7、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8、处事大忌急噪,急噪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9、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0、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1、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以心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2、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鸷,皆由于此。
  3、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4、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5、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6、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7、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8、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9、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10、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11、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12、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3、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14、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15、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6、穷寇不可追也,遁词不可攻也。
  17、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18、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19、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20、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21、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22、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23、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24、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25、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26、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27、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28、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鸷处。
  29、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疾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30、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31、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32、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33、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的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34、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5、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36、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37、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38、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39、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40、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41、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42、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43、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44、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4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46、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47、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48、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化,毋急噪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49、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50、临事需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51、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52、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53、今人见人敬慢,辙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54、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人,故人品因之而别。
  55、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56、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57、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1、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2、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3、《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4、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5、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摘自弘一法师《改过实验谈》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5 收起 理由
海芬心语 + 15 这么有文化的啊!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2:04:59 | 只看该作者
改过实验谈
  (癸酉正月在厦门妙释寺讲)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着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联、着新衣等以为新乎?曰:不然。我等所谓新者,乃是改过自新也。但“改过自新”四字范围太广,若欲演讲,不知从何说起。今且就余五十年来修省改过所实验者,略举数端为诸君言之。
    余于讲说之前,有须预陈者,即是以下所引诸书,虽多出于儒书,而实合于佛法。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以下分为总论、别示二门。
  
    总论者,即是说明改过之次第:
    一、学 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归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此书佛学书局有排印本甚精。
    二、省 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三、改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别示者,即是分别说明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但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华严经》中皆用十之数目,乃是用十以表示无尽之意。今余说改过之事,仅举十条,亦尔,正以示余之过失甚多,实无尽也。此次讲说时间甚短,每条之中仅略明大意,未能详言,若欲知者,且俟他日面谈耳。
    一、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二、慎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三、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唯宽唯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四、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五、寡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六、不说人过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七、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八、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九、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十、不瞋 瞋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因限于时间,以上所言者殊略,但亦可知改过之大意。最后,余尚有数言,愿为诸君陈者:改过之事,言之似易,行之甚难。故有屡改而屡犯,自己未能强作主宰者,实由无始宿业所致也。务请诸君更须常常持诵阿弥陀佛名号,观世音、地藏诸大菩萨名号,至诚至敬,恳切忏悔无始宿业,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感应。承佛菩萨慈力加被,业消智朗,则改过自新之事,庶几可以圆满成就,现生优入圣贤之域,命终往生极乐之邦,此可为诸君预贺者也。
    常人于新年时,彼此晤面,皆云“恭喜”,所以贺其将得名利。余此次于新年时,与诸君晤面,亦云“恭喜”,所以贺诸君将能真实改过,不久将为贤为圣;不久决定往生极乐,速成佛道,分身十方,普能利益一切众生耳。
  
  (1933年2月讲于厦门妙释寺)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9 22:09:16 | 只看该作者
chocolatelit你究竟是何方先圣啊?
怎么这么复杂的,这样长的
你都找得出来?

你都看得懂吗?
反正我认真硬着头皮读了,很多不懂,或者半懂不懂。。。。。。。
地板
发表于 2011-10-19 22:20:0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
5#
发表于 2011-10-19 22:20:30 | 只看该作者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比如这句,我总是因为自卑,所以喜欢炫耀。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2:30:28 | 只看该作者
正好百度上找到了。

读读很有味道,旧旧的文体,虔诚的态度。莲花一样的人生
7#
发表于 2011-10-20 00:46:04 | 只看该作者
墨太濃了。

点评

调一调,调一调~~  发表于 2011-10-20 00:49
8#
发表于 2011-10-20 00:54:0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调一调,调一调~~  提議每10句配一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24 13:33 , Processed in 0.028349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