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讨论] 欧华作协做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1:2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华作协做了些什么

中国的人文精神基础是儒家思想,西方人秉持的是基督教文明。我们这群身负中华文化〔包袱〕,又多少受到一些住在国文化特色的薰陶,既不同于母国的本土作家,也不同于侨居国的作家,彷彿已习惯了以这两种特质的混合观点来看人生,看世界的热爱文学的〔边缘人〕想做什么?创会当时就有人开玩笑说:〔我们该不是要用笔杆子起义吧!〕

       我们当然不是要起义,而是要做事,想叫显得有点冷清的欧华文坛兴盛起来,想让主流社会知道,在他们的国土上有用方块字写诗,写散文,写小说的东方移民。世界很大,华人的移民潮方兴未艾,我们想与别洲的华文作家接轨,希望有华人处就有华文文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要营造一片园地,有效的提携后进﹐培植新秀,避免重蹈〔天狗社〕当时兴旺一阵而后继无人的覆辙。我们打下这点根基多么不易,定要延续下去。      

二十年的山山水水,欧华作协走过的路算得漫长,我们到底做了点什么吗?虽然我们有心,周围的环境是否能任我们挥洒自如!正如我们会中年纪最轻,受过最专业的文学训练的会员黄世宜写给我的信上所言:〔欧洲不像东南亚, 不是美加澳, 是西方文明艺术的发源地, 移民政策也抓得更紧, 这里的华人有更深切的惆怅孤寂感,〕。在这片处处是文采的大地上,我们这群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文化做些什么,需要加倍又加倍的努力。〕      

当我认真的回顾来时路时,发现我们这群除了胸中有份热心,手中有只笔,并无其他别的实力的文学忠实信徒,还是做了一些事:〔欧华〕培植出自己的作家,余心乐,俞力工,郭凤西,黄三,麦胜梅,王双秀,杨玲,谭绿屏,林奇梅,颜敏如,黄雨欣等在加入欧华作协之前都没有出版品,如今不但都出了书,还致力于于网路文学创作。练得能编能写,成了文坛的活跃份子。      

我们想与别洲的华文作家接轨,也完成了一些心愿:欧华作协每两年举办一次双年会,并尽力争取与当地的著名学术机构合作,以求在自己选择的新乡里,广交天下志同道合的文友,找寻文化的对流与融合。1993年在瑞士伯恩的年会是与苏黎世大学合作、1996年在德国汉堡开会,与汉堡大学同具名、1999年与维也纳汉学界合作、2005年与匈牙利汉学界以,2007年与捷克汉学界等合办文学研讨会。2009年在维也纳召开第七届的年会,是和中国内地专程组团前来的文坛朋友们、进行交流与合作。

欧华作协成立之后,遵守〔增强旅欧各国华文文友之联系﹐以笔会友﹐相互切磋﹐发扬中华文化﹐进而协助旅欧华文作家融入世界华文写作社会〕会章宗旨,多次组团参加世界性华文文学会议。而且从一开始就没忘记作家最重要的任务是文学创作。邵玉铭教授担任台湾的新闻局长时,曾资助支持我,邀请两位瑞士作家到台湾做文化交流访问。 欧华作协自协会成立以来,已经出版了三本会员文集。第一本〔欧罗巴的编钟协奏〕于1998年出版。2004年的〔欧洲华人作家文选〕为第二本。2008年,第三本会员文集,〔在欧洲的天空下〕也出来了。今年──为了纪念即将来到的创会二十年,居然大手笔的建立了〔欧华作协文库〕。     

欧华作协无固定经费支援,能保持正常运作良性发展,会员们不断创作新篇,按时召开年会,举办或参与文学活动已属不易。坦白的说,像创建文库这样的大动作,是我在发起组织这个会的初期,从未明朗的出现在蓝图之内的。如今〔欧华作协文库〕已然诞生,顾名思义便知:〔文库〕的目标不是只出眼前几本文集,而是要源源不断的推出新作,不论会员们个人创作,还是集体合出专书,也不论是那种文类,只要是欧华作协会员的作品,都可收入文库之内。第一批四本,类别多样化,:〔对窗,六百八十格-欧洲华文作家微型小说选〔微型小说集〕。东张西望── 看欧洲的家庭教育〔教育文集〕。欧洲不再是传说〔旅游文集〕。和一本欧华作协二十华诞纪念文集〔迤逦文林二十年〕。 欧华会员的人数不多,最高记录不过七八十人,和一些拥有数百会员的文学组织相比,自是小了许多,加之会员的流动性很大,当初的创会会员如祖慰,眭澔平,郑宝娟,范曾,柯国淳等,因生活情况变动而离去,当然多少会影响会务作业气氛,也让会友同仁们不舍,但年轻新血踊跃加入,带来活力和希望。

欧华作协的气魄和成就,在一个规模并非很大,亦无经费支持的作家协会来说,是很罕见的,可欧华作协有这信心和勇气。很实在的说,欧华作协能做成的事,很多其他的会社做不到,一般团体中易犯的毛病:如争名夺位,忌妒,互相毁谤,一心为己等人性中的弱点,欧华的同仁们不会犯。我常说欧华作协成员最宝贵的资源,除了与生俱来的写作才华外,是他们都有最佳的团队精神,和一颗坦然大度的心。大家兄弟姐妹相称,彼此谦让,推崇,一人得了荣誉全体为之欢呼。他们爱文学,爱自己所属的这个团体,真心诚意的相处,只希望这个会更好的发展,并不分谁从那里来。这样的一个文学团体是可以做些事的。 欧华作协自一开始,就欢迎大陆出来的作家,如熊秉明,祖慰,子修,范曾,柯国淳等等,这对海峡两岸的交流尚不像今天这样畅通,台湾旅欧华人占多数的当时,算是创新而大胆的措施,反对的声浪自不可免。但我坚持〔欧洲华文文学属于全体华人〕,使得具有欧洲特色的华文文学在健康而自然的空间里成长。攀山涉水二十年,请看他们今天的组成团队:

会长:俞力工〔奥地利,来自台湾〕
副会长:朱文辉〔瑞士,来自台湾〕
李永华〔捷克,来自大陆〕
谢盛友〔德国,来自大陆〕
秘书长:郭凤西〔比利时,来自台湾〕
副秘书长:麦胜梅〔德国,越南华侨〕   

再看他们〔文库〕今年四本新书的编者: 微型小说:对窗,六百八十格〔欧洲华文作家微型小说选〕 总策划:朱文辉(瑞士,来自台湾) 主  编:黄雨欣(德国,来自大陆) 副主编:黄世宜(瑞士,来自台湾)
教育文集:东张西望 --- 看欧洲的家庭教育
主编:谢盛友(德国,来自大陆)
副主编:穆紫荆(德国,来自大陆),副主编:黄世宜 (瑞士,来自台湾)  

旅游文集:欧洲不再是传说  主编:麦胜梅〔德国,越南华侨〕,副主编:王双秀〔德国,来自台湾〕。  

再看他们为庆祝欧华二十年生日,内容温馨感性的专书:〔迤逦文林二十年〕  总编辑:赵淑侠〔承会中兄弟姐妹的好意,坚要给我挂虚名〕 各类文体的负责人:麦胜梅,王双秀,朱文辉,谢盛友,黄雨欣, 黄世宜,穆紫荆,李永华,邱秀玉, 颜敏如,文俊雅,郭凤西,高丽娟。执行编辑白嗣宏。

只瞧书名就够新潮的,彷彿有点洋化。记得黄万华教授曾在他的大作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欧华作家们对西方文化仰视而不低首,对华族传统眷恋而不乏清醒省视〕〔注16〕。

这话说得高明,对欧华文学也够了解。欧洲和中国一样,都有古老而丰富的文化。有文化的民族最懂得尊重不同文化,所以在欧洲,欧华双方文化对流之际,总在寻找异中求同的平衡点。欧华的作家们都有完整的中华文化背景,但也都有雅量去发现欧洲文化的精邃之处,求自身文化的精益求精。〔欧华作协文库〕首轮出版的四本书,全是持著这个理念。欧华作家并无文化悲情,他们怀著欣愉的心绪,在自己选择的新乡里,找寻文化的对流与融合。  从以上的团队名单组合中即可看出,欧华作协的会员精诚团结,不管来自何方,都是会中兄弟姐妹,在会中的份量都同样重要,对会务也都有热情承担。他们都爱文学,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里用功书写,在个人耕耘的同时,欧洲华文文坛自然就更形丰茂,扎根亦愈深。欧华文学未来将不断的增加新血,一代接著一代,会把这块在沙漠中灌溉出的绿洲,漫延得更坚实广大,永传于海外华文文学史。(谢盛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8 23:34 , Processed in 0.098903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