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龙年的花絮(1、2、3、4)
董家岐
从2011年12月23日圣诞夜到2012年1月23日龙年春节初一,今次两个大节日靠得很近,相隔仅一个月,期间还有新年元旦夜,春节后直至2月6日元宵节,前后共一个半月,自然有许多愉快的活动,相关片段就成了迎接龙年的花絮。
一、从贺年卡说起……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每年从圣诞节到春节期间,通常会收到70/80张贺年卡,最多的一年收到过近100张贺年卡,挂满了客厅的四壁,煞是增添了过节过年的气氛,一直挂到元宵节才收起来。当然,我也寄发相应数量的贺年卡,增进了海内外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然而,从本世纪开始,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收到贺年卡的数量逐年减少,直到今次2011/2012年仅有20余张。不过,与此同时网上互发邮件直线上升,约有80余封、互通电话更多,超过100次,也就是说祝贺新年的绝对数量超过了以往的贺年卡。
那末,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呢?一、网络科技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时代的进步,使得人际交流越来越快捷方便;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贺年卡逐年减少是时代进步的现象,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二、欢度圣诞节
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传统的节日,但有着相似的过大年气氛,如阖家团圆吃圣诞大餐或春节年夜饭,欢度圣诞夜或春节除夕夜。往常过圣诞夜,我们都是在女儿家里吃圣诞大餐,一连合影过20多张全家福。自从外孙女去新加坡工作后,由于幼儿不习惯法国的寒冷冬天,变为已是外婆外公的女儿女婿去新加坡过节,因此,留在家里的我们改变了过圣诞夜的方式。
今次我们邀请12位基督徒留学生到家里一起欢度圣诞夜,使远离父母的年轻人减轻离家的寂寞和对家人的思念。作为虔诚的基督徒,老伴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负责法国斯特拉斯堡华人基督教团契的事务。每周有一次查经班,每月有一次布道聚会。许多留学生成为慕道友,历年来已有20多人受洗成为基督徒。通过教会活动,她帮助过许多同胞乡亲和留学生。如1970年后期,从东南亚国家来了许多华裔难民,帮助他们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刻;中国改革开放后,到斯堡学习的留学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他们作出了许多的帮助,逢年过节,还邀请大家到家里聚餐。留学生来来往往,老的离去,新的又来,年复一年,我们的忘年之交越来越多。今年的圣诞夜,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烤火鸡,大家在一起欢声笑语,弹琴歌唱,直至深夜,过得特别快乐。
第二天圣诞节的晚上,我们又邀请8位博士后和读博留学生,在家里共进晚餐。我们又烤了一只大火鸡加其他菜肴,大家一起共享了节日的欢乐。
三、应邀家宴感言
12月27日晚,我们应邀到B先生家赴宴。他从外省迁移到斯堡已有3年多时间,人到中年,事业有成,自己的公司在房产、贸易和咨询等领域业绩可观。近期搬进一套漂亮宽敞的新居,在圣诞节期间盛情邀请我们赴宴相聚,过得非常愉快。我想,这样的家宴,主要可以沟通和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B先生不仅事业有成,他还不同于一般人,可贵之处是热心侨团工作,总是积极参与华人社团的各项活动,并显示有相当的组织领导能力。我认为,大凡一个华人社团,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位称职的会长领导,并善于团结一批热心为侨界服务的人才。如果在年轻一代中注意培养一些热心而有能力的人才成长起来,那么我们的华人社团就后继有人了。一直来,我非常赞赏像他这样具备优秀素养的新生代侨领,可以保证日后把侨界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四、老留学生家庭聚会
12月28日和29日晚、31日元旦夜,我们同几家住在同一街区的老留学生聚会。平时他们上班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4/5家在一起聚餐,但逢年过节,大家已习惯地在一起聚一聚。所谓老留学生是指八九十年代到斯堡攻读博士学位的公派留学生,他们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留下工作至今,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表现。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儿女也都长大,大多在上中学,个别已上大学,家家安居乐业。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大批盲目出国的自费留学生相比较,他们称得上是国家的精英,95%以上都取得了博士学位;而后来的自费留学生,可以说95%以上拿不到博士学位。总结过去的事实,我认为出国留学生应该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学习素质要高、二是外语基础要好、三是经济能力要强,不然,多数不可能成功。现在国内还有一些人热衷于低龄化留学趋势,把小小的孩子送出去,以为到国外都可以成才,实在是可笑的不明智之举。
我们的三次聚会,每次15/16人,过得非常热闹开心;特别是元旦夜那晚,与孩子们一道到室外广场上放鞭炮烟花,融入到了整个城市的欢乐气氛中;广场上到处有人在放鞭炮烟花,真想不到法国人也有同样的迎新年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