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一年前在李克强总理视察包头棚户区时,那个光着屁股“闯进”《新闻联播》节目镜头的“光腚娃”吗?1月27日,在李克强考察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即将一周年之际,北京中国网27日记者再次来到乔迁之后的这户人家中,感受新居给这一家人带来的改变。
住进新居的高宇博较去年长高了不少。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小宇博的爸爸特意为儿子换了新发型,小家伙看起来潮范十足。长大一岁的宇博更加活泼,对爷爷家崭新的布置格局也总是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爷爷高俊平介绍说,宇博曾经最喜欢玩的衣柜在搬家时已被包头市文物处收藏,取而代之的是更大、更具设计感的储物柜。虽然爷爷家有了更为宽敞的娱乐空间,但小家伙依然有钻柜子的情节,一踩凳子便熟练地钻进了新衣柜,瞬间便把自己埋没在衣服和被褥之中。
“光腚娃”高宇博在网络上的迅速蹿红,也让更多人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关注到了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的改造工程。
据悉,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改造始于2004年,但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一直进展缓慢。2013年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亲自到北梁地区考察,并召开现场会,强调棚户区改造要让群众从“忧居”变“宜居”,并表示,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干下去。
2013年3月,北梁棚户区改造项目再次启动。同年6月,首批符合要求的居民已成功入住,实现安居梦。截至2014年1月底,已有3.1万棚户区居民安置完毕。
自李克强走进高俊平家之后,这个平凡人家的生活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棚户区的代表;也正是这份关注,折射出了本届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破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坚定决心。
“总理来了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搬进了新家,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让我们老百姓搬进新房,就像做梦一样。”高俊平激动地说。
高俊平对自己的新家进行了精心布置,虽然没有太多的陈设,但却井井有条且一尘不染。看得出他对来之不易的新居甚是满意。“现在再也不用烧煤、掏灰了。” “有了暖气,无论外面有多冷,一进家门就是热热乎乎的。”他说。
在北梁棚户区,所有的生活污水都需要靠人力倾倒,平均900人共用一个公共旱厕。 回想在棚户区的生活,高俊平仍“心有余悸”。 他说:“遇到刮风、下雨和下雪天气,真的是太冷,太不方便了。”
无论是供暖还是排水系统,这些在当代都市人眼中理所应当的生活设施对高俊平来说都是莫大的福利。
高俊平曾经居住的棚户区住房仅有十几平米,吃饭、睡觉、做饭都在一个屋子里。“现在的房子有近50平米,有厨房、客厅还有卧室,干什么都有专门的地方。 再也不用为雨天发愁,再也不用怕房子漏雨。”他高兴地说。
为了免去棚户区搬迁户对经济承受力的担忧,当地政府提供了各项补贴,包括水费、电费、物业费、取暖费,以及搬家补贴。“今年基本什么费用都不用交,我们百姓没想到的,政府都考虑到了;我们做不到的,政府也都替我们做了。”高俊平说。
谈到搬家后的心情时,高俊平用地道包头方言感慨道:“啊呀,自从搬到这,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在他心中,这种喜悦之情已然超越了一切言语。
总理的到访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但当时的情景至今仍让高俊平激动不已。他已将总理来的那天——农历腊月二十三——永远铭记在心。
“今年的腊月二十三,我早早就起床了。”他边说边指着墙上的那张自己与李克强总理在棚户区老房子里的合影。“当时家里都没有沙发。”他说。如今,高俊平家终于有了50多年来都不曾拥有的沙发。
自去年11月搬入新居,高俊平已经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但他仍旧不敢相信眼前的幸福生活。“我自己没事的时候就会在每个屋溜达溜达,看一看。”他兴奋地说。
高俊平下个月即将退休,自己的退休金届时也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改观。他笑呵呵地说:“孙子明年也要上小学了。”这一切在他眼中都是无比的幸福,他借用了时下最流行的词语“马上有一切”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一年的期许。他冀望儿子、儿媳工作顺利,小孙子上一个满意的小学。
高俊平说,家里早已准备好了充足的食材,“今年饭菜一定要更丰盛,庆祝自己在新家的第一个新年。”他笑着说。
高俊平曾经居住的隶属三官庙社区的棚户区早已拆除完毕,等待这里的即将是另一派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