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 东风入资标致雪铁龙能够双赢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1:3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洲时报网】中国第二大汽车企业东风出资8亿欧元掌握标致雪铁龙14%的资本,尽管法国政府同时按同样比例参股,但是中国企业的行动并不被法国舆论看好。据大型企业顾问公司TILBER-LCI电视台-和OPINION WAY民意调查所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70%的法国人对中法汽车集团联姻持怀疑态度,不相信能够帮助标致雪铁龙实现重振。一间中国国营企业入资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企业的逻辑是什么呢?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讲,从中能够看到中国怎样的国际发展战略和用心呢?《世界报》的文章为我们作了分析。乍看起来,这是一个双赢的动作。标致雪铁龙仍然是法国企业,增资之后可以展开必要投资扩展车型发展市场,甚至可以获得中国银行的贷款。
    双赢逻辑并不显而易见
    中法汽车企业联姻且标致雪铁龙获得注资之后,便可以充分趁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向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新兴国家进军。东风企业将是第一个向国际化发展的中国国营汽车集团,可以跨过获得境外管理经验的初始阶段,并在科技领域更上层楼。
然而,东风的入资谈判持续了数月之久。甚至对于东风而言,合资的逻辑也并不清晰,这与吉利2010年收购沃尔沃不同。吉利的收购行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获得了非常先进的瑞典科技,而且还获得了在欧洲和美国高档汽车市场的宝贵份额。对于标致雪铁龙来讲,与东风的合资协议提出了好几个问题。首先是如何管理这头“三头狮”。很难想象三个各持股14%的股东能够对集团战略方向怀有相同的目标。各自的利益不同,可能会导致形成不适合集团应当接受的重大挑战的方案。
    另外,此一联姻的工业方案也非常模糊。标致雪铁龙可能会扩展可供选择的型号,例如向新兴国家推出低成本汽车,但在欧洲的赢利便将成为严重的问题。
    中国收购行动
    从财政方面来看,如果标致雪铁龙不及时获得重振会发生什么后果,两、三年后还会出现新的资金需求吗?受中国银行支持国有企业东风扩大自己的份额将不费吹灰之力。虽然最终协议当中似乎已经立出一条,十年内禁止任何一方处于控制地位。但是谁又能保证如果集团的生存受到威胁,这一禁止条款不会被抬上谈判桌呢?总之,不可能排除东风从2024年开始控制集团的假设,标致雪铁龙届时可能就会成为中国企业。
这一联姻行动最终为东风提供了好几项优势。通过并不昂贵的投资(8亿欧元)便可以进驻欧洲,获得集团严重缺乏的技术。标致雪铁龙是法国第一个递交专利申请的企业,是获取技术的理想目标。双方将建立共同研发中心,中方将直接参与标致雪铁龙新一代科技的研发。
另外,此次入资仅是东风的第一步。东风总经理曾天真地宣布“我们将从这次投资行动当中获利,获得科技及其他利益,让我们能够开发自己的汽车。”虽然今天是合作伙伴,但是终究有一天成为竞争对手,这个结局是已知的,是中国企业在航空、铁路和核能领域已经做到的。
1月底,中国企业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和IBM的服务器业务。一个月后,葡萄牙最大保险公司被中国复星集团收购。无论是外国企业、还是金融资产或是原材料,什么都逃不出中国在世界各地收购的范围。
    害怕情绪
    中国的这种扩张行为令许多人害怕?中国要买断天下?事实上,中国在海外收购是用于向本国工业机器提供原料,实现升级,找到新的出路。
中国工业今后的巨大挑战是如何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欧洲和美国是收购科技企业的目标。中国投资者与所有外国投资者一样,都可以通过提供资金等手段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也酝酿了潜在的危险,特别是技术转让的危险。
如果对先进技术进行转让,西方企业逐渐被挤出中国市场的危险很大,接下来会在出口市场遇到强劲对手。所以需要在短期赢利和失去技术优势之间作出选择。
    因此出于谨慎起见,只应当转让通用技术,IBM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标致雪铁龙来说,只有未来才会说明为企业重振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或者恰好相反,东风为标致雪铁龙企业带来了好运。
                                                     摘自欧洲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12 06:37 , Processed in 0.040176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