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曾国藩的敬畏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2:2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字文正,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近读《曾国藩家书》看到一个故事:有位幕僚叫李鸿裔,曾国藩特别钟爱他,对他像儿子一样看待。曾国藩的密室只有李鸿裔可以随便出入。

  当时,在曾国藩的幕僚中有所谓的“三圣七贤”,都是名极一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把他们都召了进来。然而只是安排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却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职务。一天,曾国藩与李鸿裔在室中谈话,正巧有客人来到,曾国藩便出去接待客人,留下李鸿裔独自在室中,他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了一篇《不动心说》,是某一位老儒所写的。这老儒,即是十个圣贤中的一个。文中有一段用现在白话说的话是:“你把我放在美丽的姑娘面前,我会动好色之心吗?我不会。你再把我放在大红的顶戴面前,我会动高官厚禄之心吗?我不会。”李鸿裔看到这里,觉得非常可笑,拿起笔在上面戏题道:“美丽姑娘前,大红顶戴旁,你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写完后离去。

  曾国藩送走客人,回到书房,看到了所题的文字,叹声说:“一定是这个小子干的。”便立刻找来李鸿裔说道:“这些人难免有欺世盗名的成分,言行也不见得一致,这我是知道的。然而他们能达到今天的地位,靠的正是这个虚名。现在你一定揭穿它,使他们失去衣食的来源,那他们对你的仇恨,岂能是平常语言之间的仇怨可比的。杀身灭族的大祸,都隐伏在里边了!”李鸿裔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很敬畏地接受了教诲,从这以后深深地收敛自己,谨言慎行。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的,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他曾在《曾国藩家书》中写道:“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做大官就敢欺负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就敢恃才傲物,在顺利之时,更不要忘乎所以,很多人身败名裂就是不知道顾忌。”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我们特别是今天的领导干部面对天地万物,面对纷繁世事,面对手中权力,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党纪国法、面对自己内心,要像曾国藩那样一定要装着一个“怕”字。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二字,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3 13:59 , Processed in 0.066214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