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張明行 于 2011-10-26 23:25 编辑
在芝濃(Chinon)民宿房東老太太的推荐下,手執地圖,我們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家美食餐館。法國餐館有很多種類和星級數,假如不是美食餐館(Restaurant Gastronomique),可能就只會提供沙律牛排三文治、青口薯條、肉醬意粉比蕯餅等的便餐,也少有上好的美酒供應。 人生有不同的階段,這次難得自由自在地出門走一趟,大家的時間和經濟,都不再似是學生或家庭主婦時期的拮据,還不享受人生,更待何時。在這特別的日子,我們的第一個晚餐,豪情地一致同意選擇法國美食! 法國美食,在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評為「非物質世界遺產」。當時要為專欄撰稿,除了經驗之談外,做過大量的資料功課。今次出門,我美美地想,這些功課也似懸掛在牆上的寶劍一樣,有機會實地出鞘派用場了。 那是一家坐落在市中心步行街的附近,一個綠葉成蔭的小廣場邊上的餐館,去到時,見到露天的座位上,已經差不多坐滿了人。走近探頭看室內,見餐堂的佈置很有格調,但卻是一個客人也沒有。一到夏天,法國人都喜歡在戶外的清新空氣和天然光線的地方用餐,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一位穿着雪白襯衣,筆直黑色西褲的俊朗侍者,微笑着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有三個位置嗎?」我也微笑着對他說。 侍者回頭向露天餐座看了一眼,說:「行,請你稍等。」 在法國上餐館,來客得在入口處等待侍者前來為你安排座位,而不是見有空位就自行入坐。他們也不喜歡讓你在桌子旁邊看着他們收拾碗筷,他們堅持要把桌面都佈置好,才讓客人舒舒服服地上座。 我們看過去,見有兩個侍者一起合作,一人放桌布,一人端杯子,不慌不忙地把我們的桌子拾綴出來。 這餐館的椅子都特大,坐下去格外舒服,尤其是在我們已經走了三個多小時的馬路之後。這8點鐘了,太陽還未下山,天色還很光亮,本來可以繼續拍照觀光,但我們得預出時間好好地慢慢享用我們此行的第一頓法國美食大餐。 侍者把精裝的餐牌,給我們每人鄭重地派一本。「那怕是不懂法語,也得禮貌地接過來同時用法語說聲謝謝:「Merci!」這是領隊給隊友們的温馨提示。 京姐雯怡把餐牌打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港客榮哥把每頁都看過後,摸着下巴說:「為什么沒有圖片的呢?」 我故意譏笑着說:「是呀,不懂法語的沒得食的呀。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外國遊各只能吃薯條漢堡飽、中國旅客只好吃白菜炒肉片和米飯嘍…」 我一直覺得,學習法語快速入門的最好方法,是讀餐牌和考駕駛執照。 榮哥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香港人說,吃法國餐,一定會「多一舊魚」,是不是真的?」 呵呵又來了,這個問題本人已經回答過無數次。 我研究過它的典故,這原是有些香港人嫌法國美食餐桌藝術,佈置過於講究的諷刺。 法國人喝酒,酒杯子要分酒杯和水杯,換酒就得換杯,此外酒還分有飯前酒、不同年份的餐酒、以及飯後酒,吃不同的肉,要配不同的紅酒或白酒,等等。 法國人如果吃沙律、鍋牛、生蠔、螃蟹、魚和肉以上這些食物,就要分別用不同的刀叉餐具;每上一道菜,就要換一次碟子;等等。 但是,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多以速食和效率著稱。想是曾經有位仁兄,實在看不慣法國人這套繁盛的排場,於是一時之間出言不遜。 其實「多舊魚」是廣東話方言,意思是「多X餘」,中間那個「舊」字,是非常不雅的助語詞,粵字發音「舊」又是「塊」的意思。到後來,不知怎么的,全港人民都以為法國大餐一定會多一舊魚了! 點菜的責任落在我的身上。記得有一次出席座談會,被讀者問到最美味的食物和美酒。給出的答案是:「最好的酒,是與好朋友一起喝的酒,最美味的食物,是在回憶中的味道最好。」 為了替回憶錦上添花,今天一定要點最好的!
檸汁軟鴨片生切
鵝肝梳乎厘
生煎鵝肝拼碟
蜜汁血鴨胸
香煎帶子野米飯
廚師推介藝術甜品
壓軸香濃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