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评儒林外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12:4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而对他的初识是在课本中节选的《范进中举》,那时候还不懂其中讽刺鞭笞科举制度的乌烟瘴气和只为名利的读书人的主旋律。只觉得这个故事荒唐可笑,令人哭笑不得。年岁已高的范进深受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八股文残害,听闻自己中举,发了疯,拍手,大笑,头发散乱,满脸污泥,他狼狈的样子真是可笑又可怜,范进在中举前后人们对待他的态度也真是荒唐,原来趾高气昂,对范进指手画脚的老丈人,一口啐在脸上,指鼻就骂。可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一得知,对待范进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好像一直猛虎变成了温顺的绵羊,真是有趣。后来长大了,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窥见了一些社会现象,开始对人事物有自己的评价与判断的时候,才开始读出其中未表达在文字之上,却贯穿在每一个文字之中的嘲笑与讥讽。再翻开书来看依然会笑,却不是感到有趣的笑,而是对可笑的人性,扭曲的社会的一种悲哀。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绘明清儒林士子平常生活的一部著作,是中国社会封建晚期的文人士子的百象图,是中国十八世纪前后江南生活的风俗画卷。作者在文中借一些思想迂腐,贪慕功名的“文人雅士”的生活,旨在揭露社会风气,科举制度的腐朽的现实。然而在这样一部藐视一切一意为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著作中,并没有贯穿全书始终的中心人物和情节,但每一章回看似独立分离的故事,人物间又交叉重合,看似散乱的章节却暗含逻辑,由科举制度的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将每个人物和自成段落的故事串联起来,构成一副错综复杂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作者的语言风趣幽默却又犀利刻薄,对追名逐利的所谓文人毫不留情的大力抨击。批判了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刻守礼教纲常,劝亲家让女儿殉节,还仰天大笑说:“死得好!死得好!”的古板;嘲笑了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手指头迟迟不肯断气的吝啬,嫌弃了马纯上举业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的迂腐;讽刺了自以为正人君子实际却自私自利的五河县人的势力。就是这种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   

  但是作者这种讽刺绝不是以偏概全,将所有文人一棍子打死,对于不被污浊的世风腐蚀,依然保持自己如白莲般优秀品格人,作者毫不吝惜自己的大肆赞扬。例如家境贫寒的王冕,年幼好学,博览群书,尤擅长画荷花,颇有才华,却不求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助功名,趋炎附势,甚至朱元璋授予咨议参军之职,他也不接受,逃到会嵇山中隐姓埋名,归隐山林。作者对这种不慕名节,潜心问道的学士毫不吝惜自己的大肆赞扬。   

  还有吴敬梓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笔下的杜少卿,既有传统儒家美德,又有六朝名士风度的文人,追求道德和才华互补的杜少卿。作为他笔下描写的真儒名贤之一,承担了作者改造社会的理想。能从其中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杜是个很有才,却性格狂放,难容于世的人物,作者本身对杜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渲染杜的高傲不拘,品性高洁,来进行自我肯定,同时却也承认杜不分良莠,挥金太过,以致败家而追悔的行为。杜的性格更接近于陶渊明一流的角色,高洁,却不容于世,这在儒家的标准里,比起虞庄是不如的,与马萧鲍等人各有风采,比较像王冕的感觉。也是作者的映射。   

  经历过高考,一个如科举一样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的考试,对《儒林外史》又有新的理解,也可以说,《儒林外史》在如今的社会中也有含沙射影的讽刺。“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甚至至今众多也深受毒害,许多学生和家长对读书的认识,不再是学术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养成,而是工资,工作,等以经济来定义读书的概念。这和古代那些自以为正人君子,被名利蒙蔽了双眼的所谓文人又有什么两样?当我们嘲笑那些怪癖的秀才不正是嘲笑镜子中的自己?   

  愿我们在学习这条路上不忘初心,不要闹出另后人皆笑啼非,荒诞可笑的丑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2 09:17 , Processed in 0.026566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