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反腐剧中“花式点钞”南京造:有人数钱比点钞机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03: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剧中“花式点钞”指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在电视剧拍摄现场,5名银行工作人员与侯勇合影

  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剧中大部分镜头是在南京完成拍摄的,于是在讨论剧情和演员之余,寻找片中的南京元素成了不少南京人追剧的新动力。现代快报 (微博)记者了解到,除了频繁上镜的地标性建筑,就连第二集中让观众直呼高能的“花式点钞”也是南京制造。剧中演示花式点钞的5名银行工作人员分别来自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和南京工行。其中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的陶萍在花式点钞界名气不小,参加过中国达人秀的她不仅点钞速度快,还独创了四指挠痒痒的花式点钞指法。

 “花式点钞”片段爆红,网友直呼高能

  在《人民的名义》第二集,侯勇饰演的处级干部赵德汉小官巨贪受贿两亿多人民币,满墙、满冰箱、满床的人民币现钞让观众目瞪口呆。为统计赃款数目,陆毅饰演的检察官侯亮平叫来了银行工作人员和数台点钞机现场清点。观众下巴还没来得及合上,没想到叹为观止的藏匿赃款手法后,还有更高能的画面。

  戳、捻、抓、推、拨。如小鸡啄米般一指禅式的戳,像打算盘式的两指捻钞,就连挠痒痒的手法也能用来数钞票。在点钞的画面中,银行工作人员点钞时行云流水的手法看得观众眼花缭乱。

  这段20秒左右的点钞片段被网友大量转发,该集播出第二天就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留言称“这么高能的画面,也就看了几十遍”。还有惊呆了的网友调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数钱数到手抽筋”。

  不少网友好奇,银行员工都是这样点钞的吗?现代快报记者从专业人士处了解到,这样花式的点钞手法还真不是每个银行员工都会,需要专业地训练和长期地练习。而剧中出现的5名银行工作人员都是参加过比赛的技能选手,而且全部来自南京。

  20秒画面,展现高手们6种点钞指法

  来自工商银行南京汉府支行麒麟科创园分理处的孙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我们一共五个人参与了这段点钞视频的拍摄,其中一人是来自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的点钞达人陶萍,其余都是我们南京工行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观众看到的20秒画面一闪而过,但却展现了6种花式点钞指法。据孙璁介绍,“6种花式点钞法都给了特写,从只用1根手指的一指戳、单指单张,到两指打算盘,三指弹钢琴,还有四指挠痒痒和五指弹琵琶。这些指法并没有学名,只是用得多了我们就会叫出一些形象生动的名字。.”

  这么多花式指法哪个点钞更快更准?“一指戳的速度最快,100张最快只要12秒,传统的指法像单指单张,同样数100张,至少要16到18秒钟。但是一指戳有弊端,不能识别假钞,我们点钞时不会用,其他花式点法也比较容易出错,最实用的还是单指单张和四指轮拨。”

  孙璁还向记者透露,炫目的花式点钞画面中,除了单指单张由自己演示,其余的花式指法均来自他的老师——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的点钞达人陶萍,而画面中四指挠痒痒的指法更是陶萍独创。”

  人行南京分行的“达人”数钱比点钞机还快

  现代快报记者曾采访报道过陶萍,她在花式点钞界早就是名人。此前,陶萍还和点钞机PK过。同样数量的一沓钱,同一时间开始点钞。陶萍点完后又过了3秒,点钞机才点完。30秒内单指单张点钞数量可达190多张,多指多张接近400张。

  更为难得的是,花式指法的熟练掌握需要很长的时间。孙璁说,一种指法至少需要练一年。2011年,陶萍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就表演过上述5种花式点钞指法。“银行每年都有点钞技能比赛,主要就是比快,所以大家一般只需要掌握单指单张和多指多张的手法,像陶萍这样能掌握这么多种手法的很少。”

  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能比点钞机快的人没几个,为什么银行还要训练员工的点钞技能?“点钞机虽然快,但不是所有的都能识别假钞,人工点钞一个目的就是辨别真伪,我们在比技能的时候,既要看速度也要看辨假钞的能力。”孙璁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银行员工都要训练点钞的技能。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一般参加技能比赛的都是柜员,因为工作内容和点钞密切相关。“想要参加比赛至少训练3个月,想要拿名次至少要1年以上的刻苦训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1 22:35 , Processed in 0.029213 second(s), 22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