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 都市快报:国产电影出现悖论 六个疑惑难寻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6:47: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国》


  中国电影市场从未像2011年这样高速膨胀过,在2010年勉强冲过10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大关后,2011年迅猛地突破了130亿元票房收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电影行业,由此带动各项经济指标。130亿票房,只是整个电影经济的冰山一角。其他像圈地盖楼就不用说了,影视城、摄影棚、外景地、后期制作产业园等都在其中;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硬件采购——摄影机、放映机、收银机、爆米花机、座椅、音响……接着自然就出现大量的就业机会,从明星到导演再到场工道具,包括奇形怪状的幕后宣传人员和到处收红包的影评人。


  中国电影市场之景气,简直令人羡慕。难怪克里斯蒂安·贝尔在演完《金陵十三钗》后,忍不住感慨,“中国电影人简直太幸福了。”


  而在这一年当中,影院的银幕数量也从6000块激增到9000块。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但事实上,如果你懂得算账,就会发现问题所在——银幕数量的增幅比例是50%,而全年票房的增幅比例是28%。也就是说,影院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空座率。如果用房地产行业来举例,等于房产商盖了很多新楼盘,但老百姓却买不起,最后只能空置在那里。


  当然,电影市场还没夸张到这种程度,毕竟消费一张电影票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但值不值得消费,则是另一回事情。


  如何解决影院的空座率?纯粹从市场角度来说,放映更多的好莱坞大片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这只是纸上谈兵,为了保护国产电影,所有进口大片都必须让道,就像《碟中谍4》被安排到了春节之后上映。


  但国产电影的低质内容又没法吸引观众进场,就像蒙牛曾一度喊出“支持民族企业”的口号,但最终大家发现,这是一种最畸形的商业手段。所以,保护国产电影也变成了一个可疑的逻辑。


  通常来说,“保护”是一个面向弱者的词语,在好莱坞电影面前,国产电影当然弱不禁风。但跟我们观众相比,谁是弱者?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2011年的国产电影现状,看这一年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问题值得疑惑。这些问题很难找到答案,但至少我们可以拿出来聊一聊。


  疑惑①


  国产电影打败了好莱坞?


  去年拿到的130亿元总票房,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是70亿元,进口影片是60亿元。貌似国产电影打败了好莱坞大片,但从细处来看,国产电影去年拿到最高票房的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票房近4亿。而暑期上映的《变形金刚3》票房超过了10亿,还是在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


  而且从全年的总票房榜单来看,前三名全被好莱坞电影霸占,紧随《变形金刚3》之后的是《功夫熊猫2》(6亿),其次是《加勒比海盗4》(4.7亿)。


  还有一个细节,2011年国产电影达到了580部之多,但能进入影院放映的只有160部。正是这160部电影拿到了70亿票房,而进口片的数量是60部,其中很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片,而是一些陈年旧片,也就是业内所说的批片。


  假设我们现在放开好莱坞电影的引进配额,会出现什么状况?张伟平到时还敢不敢拍着胸脯说,《金陵十三钗》的票房能过10亿?


  疑惑②


  古装大片能拍出什么花样?


  古装喜剧、古装武侠、古装魔幻、古装悬疑……这就是2011年中国电影的古装大片类型。虽然古装片不一定代表低质量,但不得不说,去年几乎所有的古装片都让观众大倒胃口。


  按照惯例,每年的国庆期间都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但去年《白蛇》和《画壁》这两部所谓的古装大片,让黄金档变得丑陋不堪。就连陈可辛的《武侠》也没换来多少口碑,更不用提《关云长》《战国》《新倩女幽魂》《新少林寺》《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鸿门宴》等古装片。


  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古装题材就成了票房的救命稻草。正如王朔所说:“上房不带剑的,叫人瞧不出咱们从前心里其实挺狠的,就不叫电影。”于是,那几年不管再怎么粗制滥造的古装片,都能轻松赚钱,圈内的共识是——观众骂得越响,票房赚得越多。


  但到了2011年,观众的审美到了崩溃边缘,这个畸形的拍片模式终于得到改观,观众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片商:别再把我们当傻子,你们该醒醒了!


  疑惑③


  小成本电影将迎来春天?


  宁浩(微博)当年一部《疯狂的石头》,小成本电影在行业内有了机会。但接下来的几年间,小成本电影一度成为烂片的代名词。去年的票房黑马《失恋33天》,不足千万的投资,换回超过三亿的票房,这个新型的财富神话,又让很多人恢复了对小成本电影的信心。但这是一件好事吗?很值得怀疑的问题。


  我们来看2011年的小成本电影,很多不知名的就不说了,仅看这些能被观众记住名字的小片:《观音山》《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Hello,树先生》《亲密敌人》《转山》《星空》……其中有几部可以值得买票进场?或者说,有哪一部让你看完以后倍感惊喜,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


  这还是在没把那些小成本恐怖片算进去的情况下,如果把恐怖片也归为此类,不得不说,去年小成本电影的品质简直不堪入目。


  当然,我们绝对不支持“大片霸市”这种局面出现,但麻烦小成本电影制作者能否多给观众一些信心,别再用“投机心态+山寨工艺”来欺骗我们。


  疑惑④


  明星把粉丝当刷卡机?


  了解中国电影圈的人可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其不专业的行业。举一个例子,通常投资人和导演之间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投资人:“找谁来演合适呢?”


  导演:“杨幂(微博),她最近话题多,找她票房必定火。”


  投资人:“但她价钱不便宜吧?”


  导演:“没事儿,羊毛出在羊身上,等电影一上,咱们弄俩话题绯闻什么的,全回来了。”


  听到类似的对话,你觉得这电影能看吗?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明星越来越豁得出的原因,只要能炒出话题,露点走光不在话下,反正接下来会有大把大把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去年出现了“粉丝电影”这一名词,把粉丝当刷卡机,想怎么刷就怎么刷。幸亏去年吴尊和韩庚(微博)主演的《大武生》宣告失败,不然“粉丝电影”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跟风类型,然后让娱乐圈变得更疯狂更下作。但“粉丝电影”并没有就此结束,刘伟强(微博)已经开拍了《血滴子》,集齐了各路明星偶像。


  疑惑⑤


  合拍片应该怎么拍才好看?


  去年最典型的合拍片就是邓文迪出品的《雪花秘扇》,号称中、美、韩三国投资,还有休·杰克曼这样的好莱坞一线演员助阵,但最终票房惨败,口碑更是差得令人羞愧。


  这也是合拍片遇到的最大问题,几乎都喜欢强调阵容。早几年的合拍片也是如此,《面纱》是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黄石的孩子》是乔纳森·迈尔斯,《功夫梦》找威尔·史密斯的儿子贾登·史密斯,《谍海风云》是约翰·库萨克……


  有业内人士分析,为什么合拍片一直没能取得成功,很大原因是这些片子“太希望讨好中国观众了,所以都是找一堆中国观众熟悉的大牌明星,也不管合不合适,先摆出国际大片的架势。”最终出来的产品就像必定失败的《雪花秘扇》,视觉上学好莱坞没学到位,故事内容上又打动不了中国观众。


  而除了这些合拍片,还有中国香港跟内地合拍的一些速食电影,口碑更差。而且很多香港导演动辄喜欢拿“删节版和未删节版”的由头欺骗影迷,似乎他没拍好的主要责任,是因为广电总局删了一些电影片段。然而等你真正看到所谓的未删节版,也还是烂片一部。


  疑惑⑥


  偷票房和盗版是一回事?


  对中国电影人来说,票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已经演变成衡量一部电影好坏的主要标准。这听起来有些不合情理,但这就是现实。如果伍迪·艾伦在中国拍电影,估计早就失业改行了。


  去年一整年,从年初到年尾,偷票房一直屡见不鲜,甚至成为行业规则。一直到2011年12月,广电总局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再发生偷票房事件,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监管措施。至于效果如何,今年应该会见分晓。


  当然,在热衷于“忽悠”的中国电影圈,影评人早就集体丧失了职业道德,票房可能是唯一相对公开透明的数据,自然也承担起了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使命。


  但对大部分影迷来说,我们热爱的究竟是电影本身还是票房高低?答案写在每一张盗版碟上。


  去年10月,国内影迷熟悉的“盈信”“英皇”“威信”“DNA”等盗版碟品牌纷纷宣告停产。这本是一件好事,保护知识产权人人有责,但网上有大量网友为之痛心疾首。


  我们去年看到的引进电影,都是《变形金刚3》这样的商业大片,而更多真正的佳作却被忽视了。试想一下,当媒体在报道金球奖或奥斯卡奖时,如果没有盗版碟,你听到《点球成金》《后人》《羞耻》《我们需要谈谈凯文》《艺术家》等名字时,会不会感觉像是天方夜谭?


  再回头看往年的进口片名单,我们能找到《辛德勒名单》《阿甘正传》《红磨坊》《钢琴师》《通天塔》《女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些名字。但当整个中国电影市场都在追求高票房时,我们接下来还能看到什么?除了盗版碟。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盗版碟不再泛滥吗?这个问题可能比中国电影更难解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1 10:33 , Processed in 0.024178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