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500强房企库存近5万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0:0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某房企董事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员工只要能卖出去房子,就有提成。”
  “公司员工只要能卖出去房子,就有提成。”日前,在“2012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一位山西当地房企董事长对本报记者如是表示。
  无独有偶,有消息人士向笔者透露,碧桂园也启动了“全员营销”活动。据悉,继绿城高调启动全经纪人式的全民营销策略后,碧桂园集团紧随其后,低调地鼓励所有员工去卖房,售房有提成、购房有优惠,范围则主要集中在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大区。
  对此,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开发商进入“全员卖房”模式主要是承受不住库存激增和负债飙升的双重压力。
  库存飙升至近5万亿
  房企进入偿债高峰期
  一组有关“库存”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中国500强房企的库存已达到4.9945万亿元,存货均值同比增加50.34%,增幅较2010年进一步攀升6.47个百分点,平均每家500强房企的存货已达到99.89亿元,创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据统计,目前沪深两市32家上市房企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21家公司的存货同比上升,占比为65.63%;7家房企去年年底存货同比增幅超过30%。
  其中,招商地产2011年末存货值达到514.4亿元,同比增长33%;万科的存货由上年同期的1333亿元达到2083亿元,增长56%;首开股份2011年年末的存货高达430.49亿元,2011年年初为250.65亿元,增长72%;远洋地产的存货虽不多,但增幅却很高,由2010年末的2.31亿增长到2011年末的4.87亿,增幅为111%。
  有业内人士分析,库存量同比急剧飙升已经成为开发商最为“头疼”的问题。金永祥也向记者表示,信贷未放松,信托贷款到期,企业正进入偿债高峰期,这个时候高库存就是企业的噩梦。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曾对媒体表示,据测算,2012年开发商因房屋库存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约为3450亿元,而2011年房地产全行业赢利也不过5000亿元左右。如果2012年销售额再下降,则房地产行业整体上将接近盈亏平衡的边缘。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则认为,库存攀升和大笔偿债的双重压力已经导致房企无暇他顾,多数房企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加快销售,回收现金流上。
  去库存化成房企第一目标
  “全员营销”时代来临
  日前,本报记者从多位资深开发商高层处获悉,2012年,各大房企都不约而同地把去库存化列为第一目标。
  事实上,今年2月,绿城就掀起了“全员营销”风潮。宋卫平本人甚至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董事长办公室的3人完成3亿元的销售额。正如昆仑置业副总裁蔡阳所言:“房子卖不动,要我有何用”。
  而碧桂园启动的北方区“全员卖房”活动并不是终点。一位消息人士称,接下来碧桂园很可能将该活动逐步扩大,内蒙古等其他地方的项目也将会参与进来。
  “第一是销售,第二是销售,第三还是销售。至于买地,想都不要想了。”上述山西开发商这样告诉本报记者,他还透露,他的公司旗下已经有2个在建项目停滞了,除了高层四处寻找基金等渠道筹钱,公司还正在动员所有员工参与产品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据记者了解,在各大房企重大会议上,“去库存”成为2012年企业发展计划中反复强调的“重中之重”。
  去年年底,招商地产董秘刘宁曾在某券商年会上表示,“2012年,公司要不择手段把销售做活,想尽办法抓销售将是明年公司的重中之重。”
  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在年初的时候曾对本报记者表示,2012年一季度,万科在北京不会拿地,集团将致力于减少库存。
  首创置业财务总监罗俊也在今年公司业绩会上表示,加大现在库存项目的销售,希望尽快把库存项目清理掉,拿现金换来更好的资源,这是公司长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
  有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行业进入“冬天模式”后,下一轮将进入“全员卖房”模式,“全员营销”时代已经来临。
  鉴于上述各种情形,金永祥表示,房价整体上还会有下行空间,只不过各区域会呈现不同幅度的波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4 18:49 , Processed in 0.022415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