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人民网评空姐被打:警惕公共事件次生灾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9:4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广州越秀区委宣传部发布调查结果后不久,一位“非洲哥”多班的陈述,再次让南航“空姐被打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与宣传部调查的“方大国未殴打空姐”不同,在新华社的报道中,乘坐该航班的中非留学生多班表示,方大国先动手捏了空姐的手臂,“我不知道是不是捏得很重,但我看到了空姐手臂上的伤痕”。

  至此,这一公共事件有了两个版本,一个是“越秀区版真相”,一个是“新华社版真相”,二者到底哪一个更接近事实,依然不好妄断。但从舆论反馈来看,“越秀区版真相”显然没有服众。

  当被打空姐含糊声称“妥善处理”、方大国因纪律“不能私自接受采访”,这一事件并没有因“私了”而明了,也不会因为“沉默”而淹没。正因如此,官方的调查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人们不仅希望了解事情的原委,更想由此看到有关部门的态度——是不是实事求是,会不会纵容包庇?能不能一视同仁?

  也正因如此,在有新的“反证”出现时,越秀区委宣传部有必要进一步回应:究竟做过哪些调查?询问了哪些证人?调取过哪些录像、笔录?……这些能否“证伪”中非留学生的新证言?如果不能,这种“调查”又有哪些值得反思反省的地方?

  灾害学中,人们一般将最早发生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许多时候后者的危害更大。如果说,一些公共事件的发生,可以称之为“原生灾害”的话,那么因处置不当引发猜测质疑,甚至成为新的公共事件,则可称之为“次生灾害”。前者受损的不过是局部利益,后者影响的则是整体形象。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如何应对,尤须慎重。

  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公共事件中,有关部门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应对失当,不仅未能将对公共事件的处理,转变为有修复公信力的契机,反而使“处理”本身成为“新闻”,引发“次生灾害”。不仅让公共事件久拖不决、愈演愈烈,还会使公众和舆论的质疑矛头处置者本身,从而降低自身的信任基础,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一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警醒和反思。

  毕竟,过错可以改正,伤痛可以治愈,衣服可以缝补,但丢失的公信、受损的形象,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找回、修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6 11:26 , Processed in 0.027160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