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中国与日本巨大的生活品质反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3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品质是指人们对生存状况的满意程度,对人生过程感觉到的幸福、舒心与顺畅,它往往与人之主观感受、文化素养及社会发展状态相关。

  生活品质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生活境界,也是社会富裕、文明进步的表征和结果。日本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一般家庭的生活水准和整个社会风气,都不断地提高精致生活的级数,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世界最佳生活品质排名表中,日本一直长期居首位。

  今天,细数中国与日本六大生活品质反差。

  1.日本人富裕中的环保意识

  日本是世界上少有的环保民族,笔者的指导教授每回用餐,最后都用一小块面包把盘子里的剩汤吸干净,再将面包吃掉。其实教授年薪高达 10000多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00多万),生活极其简单。国际能源研究报告表明,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一直是发达国家平均数的5倍,是中国的30倍。日本人在生活的许多方面普遍非常节约,这与中国节省完全不同(节省是牺牲品质,而节约是不浪费,物尽其用)不仅在大学、会社食堂的餐桌上看不到剩饭剩菜,自助餐场合,也极少有人因拿过多食品而导致浪费。日本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他们节约环保是一种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心态,是一颗感恩大自然之心。

  今天,我们的社会日渐富裕,但有些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浪费就是生活品质,动辙几万元的一席酒筵,如同家常便饭,这种豪奢,这种穷奢极侈的生活享受,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够相比?那些发达国家的人恐怕也望其项背。更有些人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滋生出形形色色的腐败。生活奢侈浪费恰恰是一个社会生活品质畸形的反映,要防止和改变生活品质的畸形和恶化,有必要发起社会的勤俭生活运动,使人的价值观、心态、行为规范都能同样提升。

  2.日本人的汽车消费观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汽车生产强国大国,相对于日本国民的收入水平(日本员工最低月薪为3-4万人民币),汽车很便宜,一辆开了七、八万公里的丰田、本田二手车,四、五千人民币就能买到,许多在校大学生打一周零工,就能买一辆不错的二手车了。雷克萨斯、宝马、保时捷等豪华汽车在日本比中国便宜很多,一个教授月薪就完全可以轻松购买(以在中国200万人民币保时捷为例,在日本却只需要70-80万人民币左右)。但居住在繁华城市的日本人大都不买车,进城的人是把车开到城边的停车场,再搭乘公共交通进城办事,城市的交通工具主要依靠铁路和公共汽车,公共交通像城市的血管高速、准确地流动。在路上,吉普车也难得看到,由于油耗高,私人很少用,日本生产的吉普车主要是供应国外市场。

  而我国的开车一族里,追逐名车之风在蔓延,以频繁更换车为有派头,相互攀比,盲目把汽车的品质单纯看成是自己的生活品质。在杭州一些小区调研也发现,一方面小区特别是老城区的停车位很紧张,为停车问题发生争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私家车的外出率并不高,有些私家车甚至只是周末才偶尔开出。相比较而言,日本人在汽车消费上比中国人要理性务实多了。

  3.日本的公共服务理念

  日本公益性的图书馆很多,一个小镇上就有好几家。只要持当地的居住证或外国人登陆证(如同我们的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借书证等办理均为免费。还书如果超出规定的期限,也设立了一项惩罚性措施,即当天不能借书,如果书超期一周,你就必须一周后才能借书。

  而我们,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时,通常要缴纳工本费、押金等上百元费用不用说,图书馆的复印费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出好几倍,更让人费解的是:那一元钱的存包费在图书馆的机器里是永远吐不出来的(现各大超市、书店均将寄存费归还给消费者)。还书日期一旦超出期限,则“罚”字当头,且罚款明细繁多,超过7天,每天0.2元;超过15天,每天0.3元……再者,进出日本的图书馆或阅览室,可以随身携带书包,在图书馆或阅览室藏书的四周,还单独开辟了独立阅览室、讨论室及休息室,设施配置齐全、周到,设计人性化。而到我们的图书馆借书或进阅览室查阅资料,一律不得带包进入,门口的柜子据说只能放放饮料瓶,于是,你在豪华气派、干净整洁的借书厅或阅览室门口,总能看到一堆堆杂乱无章的包。遇到这些、看到这些、想起这些,你肯定无法快乐、无法开心。如果一个社会只注重生活水准,而公共服务理念缺失的话,只会形成富裕但不康乐的社会了。

  4.日本人的信任意识

  在日本,入住酒店或旅馆时,从来不需要先垫付押金,离开酒店退房付帐时,服务员也无需查房核对,只是简单问一下:是否用了房间里的食品?(行李摆在机场、车站无需人看管)这体现了宾馆对客人的高度信任,在日本这种良好的服务随处可见。

  而进入我们的酒店,支付押金是必不可少的,结帐时的查房也是历来的规定动作,没有人生气、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

  走进房间,桌子上的顾客入住指南里,往往第一张就是“宾馆物品损坏赔偿价格表”,上面赫然写着:杯子一只30元;毛巾一条,40元……不管酒店的装潢得多么富丽豪华,不管酒店的服务多么温馨周到,不管酒店的价格多么合理诱人,类似这种赔偿表,很难让人接受,总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相互信任是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的基础,如果缺少敦厚和纯朴的社会风气、如果没有安定与和谐的生活氛围,生活品质又从何谈起?

  5.日本人的相互谦让

  一次骑自行车,在拐弯的时候,撞到了一辆直行的面包车上,把车门给撞了一个坑,自行车的龙头把车面的油漆也刮落了一大块。司机先奔过来问我:“你伤着没有?”我说没事,他才回去检查自己的车门,然后连连给我鞠了个躬说:“非常对不起,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适,请和我联系。”说着双手递给我一张名片,这一切把我弄得目瞪口呆,应该是我向他道歉啊!

  在日本,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日本人在公共场合从不大声喧哗,平时乘车也很少讲话,车内大家都很安静地看书看报,或听随身机,无人打移动电话,电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里都感受到着这样现象:为了别人的安静环境,都不在车内打电话。安静的环境属于每个人,谁破坏这一份安静就是侵犯他人的权利。在商店、电车上,你要是撞上、碰着别人,日本人会马上向你道歉。其实,道歉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它会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社会变得和谐。而一个讲究生活品质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相互谦让的社会。

  6.日本的社会秩序

  在日本的几年学习中,还有一件事也让我颇有感慨。每次周末我打完工回留学生会馆,只能赶上最后一班电车,当我疲惫不堪地走出电车门口时,总有一位工作人员站在那里,非常诚恳地给你鞠躬,向你道一声晚安,已经是深夜了,特别是冬天,乘客寥寥无几,其他工作人员也不在。他鞠不鞠躬也许是没有人知道的,而支撑这种工作态度的力量是什么呢?是日本的社会秩序国民素质修养。社会需要一种秩序来固守,而我们没有伦理道德也要一种秩序来维持,日本给我留下这样的信念:当我们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去维护社会秩序的话,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干净,人际关系会更体贴、更和谐,我们的生活品质才会提升。

  当然,一个社会的生活品质,需要诸多因素的推动和促成,有位学者说过,一个社会如果能摒弃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方式,这个社会就有生活品质了。

  在日本留学10年半,八喜主帅崔恩郎对日本足球有很深的了解。在他看来,中日两国足球相差很多层次和方面,意识、态度、处事方式、战略、素质等等全方们差距。在日本,青少年培训理念全国统一;而中国,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

  日本人做事非常认真,非常严谨,也很非常细致。他们有些想法和做法,在我们智商看来没有必要,事实上是非常有必要。他们其实就是在做事,一步步地认真做事,不断积累。比如有一个1楼到10楼的阶梯,如果有近道的话,我们肯定走这个近道,而日本人会一步步走下来。可能在眼前利益上,我们比他们走得快,但在他们之前一步步走的时候,已把基础工作做得很细了,完全为未来全局胜利积累技术、实力、最主要是胸有成竹从容心态。他们不会在意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是把眼前一些短视利益来修炼自己放远未来与全局利益上。

  中国自律性差。不是普通差,也不是太差,是非常非常差。如果对比日本人,比非常差还严重,他们做什么事情不需要人看着,对人对事绝对责任心与严谨态度,当然也不习惯别人的不信任,也许在中国没有什么,但对日本人来说质疑他是对他最大伤害。日本最不能接受尊严和家族荣誉被人挑战和伤害。在日本,教练让球员从一条线跑到另一条线,教练不会看你跑,球员自己就按照规定做了。在中国冬训时,我看了很多队的训练。教练让球员从一条线跑到另一条线、跑圈,很多人都没有完成要求。训练中这样一个细节的差别,比赛中就会差很多。哪怕就差一步,也决定你的成败。放到生活,学习中是同一个道理,中国人做事总喜欢自以为是,偷工减料,最后与别人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中国对日本非常有成见和偏见,喜欢用自己喜好,习惯,国情,眼界,平台,内心,见识来去考量套用原本在各个方面都比自己先进百年的国家和意识形态,国民素质等,所以我们总在误读他国他人,而我们还坚信自己非常正确,殊不知我们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封闭。

  上世纪八十年代,欧美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沃格尔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本第一》的研究专著,立即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当年度美国最畅销书之一。从一般的市民、学者到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都争相阅读。

  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更大的反响。这个反响,不是对欧美说自己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骄傲和自豪,而是引起了一场全民族的警觉和自省。日本影视界和出版界接连推出了一系列的忧患反省之作《日本沉没》、《日本即将崩溃》《日本的危机》、《日本的挑战》、《日本的劣势》等等。

  日本的媒体民众这样质疑:我们没有那么好,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欧美人为什么不讲我们的缺点?欧美人这样麻痹我们,背后有什么阴谋?

  人家本来是一个教授写的一本学术研究著作,日本立刻上升到国家层面,对于人家发自内心的赞美产生了深刻的质疑。我相信,如果有一个欧美人写了一本这样的赞美中国的专著,中国的媒体和国人会早早高兴地接受,而且会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是一个国际友人的善意。可是,日本却不,这个民族不接受赞美。他们从来都是把自己放在暗处,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用很缜密严谨的心思在思维,用很低调的声音在说话。

  他们深谙「枪打出头鸟」的哲学,他们吸取了过去咄咄逼人而招致暗算和打击的教训,精心「化妆」自己,有意地弱化自己,努力改变国际上流行的「日本第一」的国际形象。

  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常因缺乏透明度和具有暗箱操作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和指责,但日本政府照样我行我素,照样能通过「作假」的手法,始终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日益走向萧条的国家,将自己定位在「危险」和「萧条」的边缘。日本的学术界也不断地进行历史总结和「学术创新」,毫无愧色地说过去的十年是「失去的十年」,而且还追加说,弄得不好还将再失去一个十年。惹得海内外舆论一起跟唉声叹气。在很多领域,日本竭力以低调和不事张扬的面貌出现,无论是在制造业、科技领域还是金融业,主动放弃了许多世界第一的称号,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人们觉得日本是个正在衰落的国家,从而放松对日本的警惕。但是常去日本的学者和专家,到了日本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什么萧条。即使经历了大地震和大海啸,经历了金融危机,日本人的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依然保持世界最高品质生活。

  可以说,正是日本这种全国之「严谨精细」、「积极认真」、「低调顽强」的民族素养,让这个民族能够迅速从灾难中奋起,始终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面对这样的一个优秀而可怕民族,我们还能够对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津津乐道吗?更何况我们GDP绝大部分是外资,2成房地产泡沫,1成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带血GDP。而利润却回归到发达国家。更可悲中国GDP还有严重水分,因为GDP是政府官员晋升的重要和唯一指标,为了升官无处不做假。假米,假酒,假油,假…几乎没有什么是真的。在这样的一个国家社会里,我们有什么理由,资格,能力来夸耀我们所谓的强大了?

  日本人长期过着精致,生活品质极高,养尊处优的生活。这当然是基于雄厚的经济实力。然而,日本真正值得称道和学习的精致并非物质方面的精细和讲究,而是日本人干活办事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认真细致的作风。

  日本是100%全民医疗保险,普通成年人只需要支付1-2成费用,而未成年人完全免费医疗,日本是100%普及大学义务教育,中国至今也没有完全普及小学6年义务教育。

  日本救护车不到10分钟就到,且全部免费。中国是需要收费的,而且通常需要先付。有时候对救护车送来的病人,会因为没有现金,医院不愿意救护。日本则是不管有钱没钱,也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深夜,救助病人都是不可商量的最重要的事。

  日本孩子的医疗是全免费的。平常孩子小到发烧感冒,或者包扎小伤口,大到手术等,去医院拿药都不花钱。日本的各级地方政府都在以各种方式提供着儿童医疗补助。比如东京23区,不管家长收入如何,孩子的健康保险都是免费的,由区政府支付,对象是所有零岁到15岁的儿童。换句话说,15岁以前的孩子在日本是不需要花费任何医疗费的。日本医院用的药、打的点滴、手术、医生的诊察、各种检查、住院费、餐费等等全部免费。

  大到市政设施,小到室内装潢,日本的工程质量彰显精致。

  路面上的交通标线好似出自工笔功夫,社区里的方砖地精雕细琢,房间里的边边角角都严丝合缝。院里院外,屋里屋外,看不到一丁点粗糙的痕迹。日本的工程,档次纵有高低之分,品质则无优劣之别。

  在日本,规划上的集约和周密透着精致。在首都东京高密度的住宅区里,停车场和住宅的比例和谐,犹如先停车,后建房般紧凑。日本轨道交通非常发达,据说有一条地方轨道,对向发车,3分钟一班,而且分快慢车,车辆的交错准时在有两条轨道的站台里完成。

  日本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中展示着精致。餐厅一般会摆出食品模型,让人一目了然。日本人安排宴会,常常提前一两个月就发通知,按人数备餐,时间表上连几点几分谁喊“干杯”都要写清楚。在城铁站等场所,站在任意位置,只要环顾四周,一般能很容易地看到钟表、指路牌和卫生间等标志,一些卫生间指示牌上甚至会注明目的地的距离。

  日本整齐划一的标准化让人感受着精致。各地的主要报纸,规格完全一样。超市里蔬菜按份儿卖,水果按个卖,同样价钱的两个苹果,挑不出来谁优谁劣。一日记者偶然间发现,手中的驾照、记者证和银行卡的尺寸也是分毫不差。

  日本人在遵规守矩的严谨中传承着精致。即便是在地价昂贵、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总少不了根据居民数量建设的儿童游乐场,这是市政法律规定的。在手机普及之前,人员密集的场所里多少人必须拥有一部公用电话也有明确的规定。日本的小巷里,房子绝不超出路沿,不管翻盖多少次,也不会有人扩张。

  日本人在调研、统计和计算上的准确得益于精致。他们的汽车导航系统,几乎让人感觉不到误差,3米宽的路都能认识。为了更好地推广日语,他们弄清了全世界学习日语人员的分布、构成、年龄和学习目的,以求有的放矢。他们搞人口统计,各种数字精确到个位。

  细节——无微不至

  乘坐大巴车行走在成田国际机场到东京市区的数十公里高速公路上,我发现要想在车上看风景很困难,只要有居民区,路旁就会竖起高高的隔音墙。街景大部分都被隔音墙挡得严严实实。只有在大山、海滨、田野等周边没有住宅的地方,才能直接看风景。巴士上一伸脚,发现下面有踏板,要放水杯有杯托,吃东西时可以放下折叠板,要挂包能找到挂钩,想看书头顶上有小灯,真是关怀备至。

  等待地铁时,我看不到焦急的眼神。因为电子屏幕上标明了下一趟列车到来的准确时间。工作日里,地铁会很拥挤。为了腾出空间,早上10点以前座椅是竖起来的,10点过后又自动放下。车厢上放有长条隔板,供站立乘客放东西。在地铁的老弱病残孕专座区域,有一项特殊规定,乘客必须关闭手机,这是为了避免手机信号对做过心脏搭桥等手术的老人产生辐射影响。

  精细与人性化,在日本大大小小的卫生间里体现到了极致。小小的空间里面,不仅有挂钩,还有放东西的小隔板。小便池上方,有一条约一尺宽的平台,供如厕人放东西。每个卫生间都有手纸。为了避免一个纸卷用完之后断档,马桶后还会放两三个备用纸卷。很多卫生间里,还能看见一张铺着棉褥、带栏杆的小床,这是为带婴儿如厕的父母准备的。

  日本的马桶堪称完美,让如厕有一种享受的感觉。为了避免垫板冰冷让人不适应,日本马桶有加热装置,一直插着电保持 温暖。马桶基本都有自动喷水洗净烘干系统。翻译张先生提醒,喷水系统非常精确,男女需要清洗的点位有所不同,男士按蓝色按钮,女士按红色按钮,弄混了就有些麻烦。

  我们入住在位于东京闹市区的一家饭店,房间里的热水龙头,总是一打开就有温度适中的热水。洗浴时,我发现浴池有高低两个喷头挂点。后来问饭店服务员才知道,低处的挂点是专为小朋友洗澡设计的。洗浴完后,不大的卫生间充满了水汽,但当我走到盥洗台前抬头看镜子时,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脸。就那么圆圆的一块,在大片因水汽模糊的镜子中,唯有那个圆明亮如洗。这是酒店为了防止镜子雾化给客人带来不便,特意将中间照到脸的一圈镜面做了防雾处理。

  环境——一尘不染

  日本的大街、小巷、山间、农村都几乎看不到一片垃圾,感觉不到灰尘,在日本皮革穿三年都没有灰尘。最繁华的东京银座街头没有垃圾、灰尘,偏远的大分县山村也没有垃圾、灰尘。我曾想如此干净,街上肯定有很多环卫工人和垃圾桶吧。然而,日本的大街上没有一个垃圾桶,只有商店、宾馆内有垃圾桶,环卫工人的主业不是打扫垃圾,而是回收垃圾。

  翻译张先生下车前必做的事情,是把车上的所有垃圾收集起来,并进行分类。他告诉我们,日本人都会把垃圾带回家处理,分类非常细致。比如牛奶纸盒,必须拆开洗净叠好,才能扔出去;再如饮料瓶,瓶子和商标要分类投放。为了方便人们把商标撕下来,厂家在商标上打下了两个小缺口和裁撕线。即便是在皇居对面的公共绿地上,10多名流浪汉席地而卧,每个人都带着塑料袋,装着各种垃圾。无怪乎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10万日本人起身离开体育场,没有留下一片垃圾。世界各国媒体都惊呼,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族。

  日本的干净卫生,更体现在食品、水体的洁净。在中日友好会馆的欢迎晚宴上,我被橙汁酸得眯起了眼。日本友人告诉我,他们的果汁饮料都是百分百纯正的,不含添加成分,味道虽然有些酸涩,但绝对正宗、安全。千叶县海上町农协负责人穴泽清告诉我,农户在出售农产品时都要提供详细的化肥、农药用量,协会必须严格把关。因为只要一家农户的产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整片区域的产品都将“连坐”禁卖。

  东京的河流沟渠、千叶县的湖泊池塘、大分县的溪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澈洁净。在大分县宇佐市美惠子老人家里,我想喝水时,她把我带到屋旁的小溪。看见我有些迟疑,她告诉我,这里的水很干净,可以放心地喝,并且舀起一瓢“咕噜噜”喝了起来。

  干净卫生的环境,安全放心的食品,直接促进了人们的健康。日本女性平均寿命超过89岁,男性平均寿命82岁多,已连续30年保持世界第一。

  规则——无处不在

  在日本,处处都可体会到自觉的规则与秩序。无须各样的规则,无须明文规定,或纯属道德规范,所有人都默默地遵照规则行事。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丝不苟、井井有条。

  每到一处访问地点,大巴车司机等我们下车后,就会熄火、关上车门,到一旁静静等候。在日本访问期间天气异常炎热。我们每次上车,都感觉到阵阵热气。其实,日本的汽油价格并不贵,一升油跟当地一瓶纯净水价格相当。司机告诉我们,在日本,为了节约能源,司机最多只能提前3分钟上车开空调。这不是一项明文规定,更没有什么惩罚措施,但大家都会这样做。

  从东京到千叶县农村,先要走一段高速公路,再走近一个小时的乡村道路。乡村道路是双向两车道。一去一回近两个小时车程中,我们的大巴车没有越线超过一辆车,也没有一辆车超过我们的大巴车。

  在东京市区路口,当信号灯为绿色时,驾驶员不仅不会减速,反而都加大油门“一闯而过”。因为他们知道,绝不会有人闯红灯过马路,加速是为了让更多的车辆通过路口。等候在路口的行人看见信号灯变绿时,会大踏步走过斑马线;信号灯变红时,斑马线上的行人已经一个不留。车辆在斑马线上遇见行人时,一定会降低车速或者直接停车为其让行。

  日本人乘电梯会自觉站在左侧(日本交通规则是靠左行),将右侧空出来供有急事的人快速上下。在东京新宿等繁华地段的电梯上,会是这样的场景:左侧的人静静站立,右侧是一条快速移动的人流。一静一动,甚是和谐。

  东京的地铁线多达数十条,密集到一方示意图画不下的程度,每天有几千万人次乘坐地铁。不管有多拥挤,人们都会自觉地排队上车。车厢里没有手机铃声,没有人打电话,更没人谈笑嬉闹,大家都安安静静,睡觉、看书、玩游戏或者发短信。我听到的声音,只有行车的“卡嚓”声和报站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日本的社会规范里,公共场所应该保持安静,不做影响他人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7 13:05 , Processed in 0.017108 second(s), 22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