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 法国阴宅似豪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06:0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洲时报网】每年迎来350万游客的拉雪兹神父公墓(PèreLachaise)起初是个偏僻冷清、“只适合安葬穷人”的“不体面”墓地。同样,另两个名声在外的巴黎市内墓园——蒙巴纳斯墓园、蒙马特公墓前身分别是垃圾场和采石场。

1804年,拉雪兹公墓接纳了第一位“来客”——一位5岁的普通小女孩。这一年,公墓只迎来了13位常驻成员。为拉动当地阴宅市场,市政府不惜展开“公关行动”,惊动地下长眠的拉封丹和莫里哀,将二者遗骸改迁至拉雪兹公墓。而这两位劳作一生的文人死后也没让政府失望:短短15年间,公墓入住人数从2000飞升至33000。

在这座占地45公顷的墓园,你可以根据数字编号去凭吊名人,也可以像部分居民一样,在那里体验散步、看书的宁静。

拉雪兹神父公墓,人们既可以凭吊名人,也可以像部分居民一样,在那里散步、看书。(图片来源:欧洲时报公众号欧时大参)


墓地也有“形象大使”:莫里哀、拉封丹、师生恋情侣

除了上述提到的拉封丹和莫里哀,被传称为“中世纪最伟大情侣”的阿尔贝拉和埃洛伊兹也是公墓一大“看点”:神学家阿尔贝拉与小他22岁的学生埃洛伊兹陷入爱河。为不影响爱人的教职和声名,怀有身孕的埃洛伊兹不愿举行婚礼。但在她叔父富乐贝尔主教的坚持下,两人秘密成婚。然而,他们不愿将婚事公之于众的决定再次惹恼叔父,后者对阿贝拉尔施以通奸和强奸罪的刑罚——宫刑。此后,埃洛伊兹留在修道院,阿贝拉尔则当了修士。

有意思的是,这也许并不仅是“为爱奋不顾身、相隔两地黯然而终”的爱情悲剧。事实上,此事过去二十年后,两人互通了数封书信,而书信内容似乎显示了“爱已消逝”的现实:当埃洛伊兹始终如一地摒弃世间无视真爱、只重婚姻的虚伪贞操观时,阿尔贝拉却陷入了对过往激情的悔恨。

被“阉割”的吻痕之墓:王尔德

这位出生于爱尔兰的诗人、剧作家可算是拉雪兹公墓的“国际门面担当”了。在私生活准则极严苛的英国,王尔德因“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被判两年苦役。获释后,他立刻前往巴黎。短短3年后,46岁的王尔德在巴黎阿尔萨斯旅馆死去。

王尔德曾说过:“我过日子是凭天才,而写文章只是凭本事。”不过,这里所指的天才显然并不囊括理财能力:去世时,作家已一贫如洗,其亲属只能负担得起巴黎郊区墓园的二等墓葬。

他的朋友、爱人罗伯特·罗斯花了生命中的9年时光来解决王尔德的债务问题,并筹集了足够的钱,使其能永久安眠于拉雪兹公墓。不仅如此,这位忠诚的爱人还请来艺术家雅各布·爱泼斯坦为王尔德制作了造型极富争议的墓碑:据王尔德诗集《斯芬克斯》雕成的带翅狮身人面像(Flyingdemonangel)。传言称,墓碑上的男性生殖器在1961年慘遭“两位英国老处女”阉割,且拉雪兹墓园管理处不忘“废物利用”,将被打碎的部分拿去当镇纸。另外,在王尔德去世50周年纪念典礼上,人们将罗贝尔·罗斯的骨灰也葬入此穴。

这位异乡人在巴黎的墓碑人像曾收获了全球粉丝的唇印,还一度被绘上红唇。2011年,被多次清洗的石碑周围安上了一块高达两米的透明玻璃。王尔德的孙子梅林?霍兰德对此解释道:“每清洗一次墓碑,就会损坏对它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虽然我们曾多次劝告游客,但亲吻王尔德墓已成为众多游客来巴黎旅游的必选项目。”

叛逆不羁、坦诚、莫名的“观众缘”:防护玻璃上的新吻痕正是王尔德大众魅力的证明。这让人不禁痴想,毒舌的王尔德对此会作何评价。毕竟,对他来说,吻不仅是爱的象征,它与危险、死亡紧紧相连。例如,给情人“波西”的那封沦为罪证的信中,王尔德写道:“你的双唇生来是为了吟唱如歌的诗句,却同样能赋予我如痴如醉的吻,这真是个奇迹”。也许像《奥斯卡的鬼魂》的作者写的那样,这个禁忌之吻使得王尔德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诗人的悲剧”,而“没有脊梁”的波西却体验的是“缓慢的、持续性的、无穷无尽的一连串的小折磨”。


王尔德说过:“一个吻足以毁掉一个人的生命。”墓碑上口红里的油脂渗透进碑石中,已留下难以清除的痕迹。2011年11月30日是王尔德逝世111周年纪念日,他的祖国爱尔兰和他的后代纪念这个日子的方式是将他墓碑上崇拜者的唇印清洗干净,并在墓碑周围加上一块高达两米的透明玻璃。(图片来源:上海澎湃新闻网)


无序、无度的无悔人生——伊迪丝·皮亚芙

法国歌手伊迪丝·皮亚芙(EdithPiaf)的影响力无可置疑:除了耳熟能详的《玫瑰人生》,《拯救大兵瑞恩》、《盗梦空间》里也出现了她的名曲《你无处不在》、《我无怨无悔》。

1963年,这位曾经的“留守儿童”因肝癌死于南法知名香水小镇格拉斯,终年47岁。她去世几小时后,其好友、著名的诗人与导演科克多(JeanCocteau)也离世。

去世时,皮亚芙整整“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老了20岁”。事实上,她无法抵抗纵情享受人生的诱惑,哪怕代价是加速来临的衰老和死亡:她好美食美酒、因车祸对吗啡上瘾、不顾医生禁令继续巡演,在多个夜晚借助药丸助眠、再靠不同的药丸使自己清醒。

在去世前几年,有人问身体已经垮掉的皮亚芙:“您的生活是无序的,您觉得俭省的生活好不好?”她掰着手指答道:“绝对不要!”这让人想起皮亚芙在电影《假小子》所唱的歌词:“日常生活的快乐/对我真不重要/美德只是那些/相信自己会上天堂者的弱点/我更喜欢/人工天堂的承诺”。

这种“任性”和自毁倾向似乎是不幸童年和感情经历的产物:1915年,皮亚芙出生于移民聚集的巴黎美丽城,父亲从剧院演员沦为街头杂技演员,母亲以卖唱为生。被父母抛弃后,年幼的皮亚芙寄居在祖母开的妓院,并意外地获得那里姑娘们的疼爱和关注。据其传记描述,皮亚芙3岁到7岁间因角膜炎而失明,而这些妓女们还凑钱为她提供朝圣路费,以恢复视力。

个子不足1米5的皮亚芙在街头卖艺时被恩人、巴黎热门酒馆老板路伊·雷培(LouisLeplée)挖掘,后者不惜余力地培养她。不仅艺术之路走得顺风顺水,皮亚芙和众多演员、拳击手、歌手等公众人物的感情生活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1961年,皮雅芙被授予“终生成就大奖”,还在埃菲尔铁塔下演唱代表作《最长的一日》,之后便渐渐淡出公众视线。葬礼那日,数万名歌迷步行跟随至公墓,为“小云雀”送行。

她与父亲、最后一任丈夫ThéoSarapo和2岁就夭折的女儿Marcelle合葬。葬在一旁的亨利·萨尔瓦多生前要求不设石碑,因为“不想挡到皮亚芙的阳光”。她曾经的恋人、知名演员伊夫·蒙当(YvesMontand)和他的妻子同样安眠于拉雪兹公墓。

“不可描述”的人气——维克多·努瓦尔

名不见经传的19世纪记者维克多·努瓦尔(VictorNoir)在21岁时因反抗暴政而去世,而他的墓碑也成了游客的最爱之一。不过,为他赢得厚爱的,是墓碑铜像上一个“琐碎的细节”:据传说,抚摸该铜像上的某部位,能获得神奇的受孕率或不可描述的能力。如今,该部位在无数双手的抚摸后已经光滑锃亮。

极简主义墓碑——普鲁斯特

与王尔德相比,普鲁斯特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似乎隶属极简风格。实际上,“原装”墓碑已被摧毁,一些游客还会在上面放几个普鲁斯特爱吃的玛德莱娜蛋糕。值得一提的是,《去斯万家那边》中斯万的原型之一CharlesHaas也葬在拉雪兹公墓。

上吊的癫狂天才——奈瓦尔

巴尔扎克生前喜欢在拉雪兹公墓散步,并自作主张地将书中好几位人物葬于此处。雨果在出席巴尔扎克葬礼时,还在其墓穴中驻足了好一会。相比之下,巴尔扎克在公墓的“邻居”、天才诗人奈瓦尔(GérarddeNERVAL)显得有些寂寥:1855年1月26日,巴黎刚下完一场大雪。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奈瓦尔被发现吊死在自己的公寓里。

据传,奈瓦尔生前是大仲马的众多代笔之一,正是大仲马在其死后,为这位作品中充满迷雾和幻象的诗人置办了后事,并在其坟上竖起了烟卷形的墓碑。此外,知名作家普鲁斯特、布勒东都从奈瓦尔的《火之女儿》受到不少启发。

他们选择魂归此处

拉雪兹公墓的传奇人物实在太多,难以一一道来:身在公墓、心脏却被存放在华沙圣十字教堂的肖邦;27岁时在巴黎住处浴缸中死亡、因探望人数过多而使管理处不得不安装摄像头的吉姆·莫里森(JimMorrison);有曾声名显赫的俄国斯特罗加诺夫男爵夫人:据传说,她曾留下遗嘱,将所有财产赠予能在其豪华墓穴居住一整年的人,但不少尝试者都发疯了;还有被男友、“黑色欲望”主唱重拳打死的法国女演员、著名演员让-路易·特兰蒂尼昂(Jean-LouisTrintignant)之女玛丽?特兰蒂尼昂。

那么多世界级的文化名人选择在这里栖息,这让人不得不想到,衡量城市的标准,不仅在于人们是否愿意来此常住,还要看他们是否愿魂归此处。因此,拉雪兹神父公墓体现的,同样是巴黎的价值。另外,据报道,若平民百姓想葬在此地,则需要支付相当于一间巴黎高级住宅的价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6 03:01 , Processed in 0.023896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