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 明行特稿 感恩有您—— 记中医圣手毕征庆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10:21: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明行,生长于香港,旅居巴黎37年,主修文化艺术,出任欧洲华文电子及平面媒体文字及摄影记者19年。现任作家,摄影,自由撰稿人。作品见海内外各大华文媒体及网站。出版《法国情浓》,《十年一叹》,《走出国门的孩子》,《微博300首》,《陪我行一里》等影画文集。这是明行亲书的一篇文章。



因为记者工作的关系,认识毕征庆先生已经有20多年。1997年,欧洲第一家中文电视台在巴黎成立工作站,举行开幕酒会,本人当时负责统筹,毕先生是名单上的特邀嘉宾之一。当时只知道他是法国国家歌剧院的歌唱家,想不到后来竟有奇遇。


再见毕先生已经是20年之后,看到巴黎华文媒体有特稿介绍:奇人毕征庆,著名法籍华人,是法国国家广播合唱团男低音歌唱家、欧洲科学艺术文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物理学院士、剑桥大学音乐学院士,长期致力于音乐与量子力学及健康的研究。集音乐家、医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发明家于一身,其中医医术闻名欧洲,是多个欧洲皇室的御医,医术精湛,6岁练武,12岁行医,有「奇人」之称外,又号「毕半仙」……真有点读武侠小说的感觉吧,一个人可以成就这么多伟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更不料一代神医,竟也有光临寒舍的一天。


事情缘于4年前,有一天在整理床铺时闪了腰,痛不欲生,在微信群中喊救命。不久就接到了毕先生的电话,说在南下的路上,可以顺道来看看我。这天刚好女儿也在场,见证了整个过程,合该在疗愈之余,也让这位华裔大开眼界。


整个治疗过程约一刻钟。沙发上人一躺下,毕先生马上就向女儿指出了我的长短脚,以及歪脊梁。接着就是一轮推拉摇扭托,脊椎骨喀喀作响,尤其是托起颈骨时咯噔的那一下,女儿以为母亲的颈项给扭断了!

吓得张大了嘴巴合不栊,只过来抱着我双肩不断问我:

没事吧?!没事吧?!


其实我自己也吓得不轻,呆着半晌没敢动,直到听见毕先生叫我站起来。


神迹也就在这个时刻发生,即之前腰部的疼痛消失了,直接就站起来了!


说真的,这事要不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凭空是无法想像的,奇人奇技,果然名不虚传啊!


深深地感激着毕先生,这事迹多年来也由女儿在朋友之间不断传颂, 想这神奇的中华医术,相信已经在这位华裔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之后的几年,觉得整个人有脱胎换骨之感,腰腿变得比前灵活有力, 心中经常感谢毕先生再造之恩。


奇遇二

原来也真有祸不单行,想不到恶梦在最近又一次到来。

今年3月底,为了迎接从香港来巴黎度假的弟弟全家,打扫卫生时,从楼梯上脚底一滑,竟摔下来!

当时强行忍痛站起,见行动还可以,便以为是轻伤,之后还驾车陪弟弟四下出游。


期间有向毕先生求教,先生指出,估计是摔的时候脊柱会有轻微压缩,擦止痛药膏只能消肿止痛但无法使骨骼恢复正常。

可能时间长了会不痛了,但肌肉不痛不等于骨头正常复位,还是会留下一点问题,日后会有麻烦。

但当时大家都有工作在忙,便暂且放下不表。


到4月下旬,伤处的疼痛和肿块消失,以为开始自行痊愈。

却不料,在5月第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腰脊椎忽然发生一阵闪痛,之后大难才真正来临。

那天中午,还硬撑着开车到市区出席了好友宴请,下午腰部已感僵硬,起坐都有酸痛。

结果在翌日,毕先生所预言的后患,终于隆重登场,无论起坐躺各种动作,都会引起剧痛,甚至呼吸困难,行动必须搀扶身边家具,苦不堪言,以为是世界末日。


急忙打电话给毕先生求救。

可是因为先生刻下有演出,无法分身,便只好咬牙苦忍静候。

一周之后,先生演出终于完成,立即前来施救。

事实上也没有白等,圣手即是圣手, 在先生一轮推拉按托之后,疗愈效果再一次立竿见影,那疼痛指数如果有十,治疗之后马上降至二!

其实今次摔得不轻,比上次严重得多,但一经施救,竟亦马上行动自如,先生神乎其技,莫以此为甚!


面对如此高深莫测的医术,写到这里,已感词穷。

毕先生的大恩大德,明行无以为报,感恩有您,特此提笔记载,以彰功业。

唯愿毕先生医术,除了亲身悬壶济世,若然传承有人,当更是苍生之福,我武维扬,功德无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1 21:42 , Processed in 0.083123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