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分享] 我在上海的真实奋斗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上海的真实奋斗经历标签: 上海热线
2001年8月13日下午1:35分踏入上海滩。第一站:潍坊新村一个地下旅馆(住了4天)。来上海第四天就通过人才市场网络登记找到了一份工作,小公司,业务员兼送货员,试用期3个月,1000,转正月工资1500,
第二站:杨高中路某待拆迁的民工棚(住了20天)。第三站:杨高中路罗山路的“油车三队”(村名)之某民工宿舍楼(住到2002年的元旦,一月一日)。
第三站:普陀区宜昌路某棚户区(环境最恶劣的一处,邻居都是附近菜场的菜贩肉贩,住到2002年5月1日,拆迁盖房不让住了)。
第四站:宜昌路后面的小区地下室,月工资当时大约2000左右且全部加上不管吃住。(住了11个月,期间搬了好多个房间,好像三个至少。住到2003年4月。赶上OPECK会议,上海取消地下室住宿制度。可那段时间却是心情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工作刚觉得能稳定住,追求也不强烈,而且那段时间有相互谈的来得邻居比较多)。
第五站:光复西路旁边的某老上海私房,简称老里弄房。月工资大约2500左右(住到2003年11月份,环境很复杂,前面一户人家是开赌场的,隔壁邻居是吸毒释放人员,周边就自己一个是稳定公司上班族。住宿条件属于低下的一间房,属于自己搭建的。老鼠成群,脏乱差。印象最深的是那年7,8月份是上海滩50年来持续高温最长的一年,外面38度-40度。里面是35度,因为房东家没有空调,风扇吹得都是热风。房顶是修建的,隔热又太差。后来晚上我竟然热的回办公室住,虽然公司晚上中央空调是关了的,但也比住的地方凉快。这八个月的时间,发生了来上海的第一次打官司,第一次上电视。赢了。而且从此心性大变,各种价值观邹向成熟,人生路更加广阔)。
第六站:普陀区武宁一村某小房间,月工资大约2800左右。(后面一条小街就是菜市场,房间大约6,7个平方,但带独立卫生间和厨房,虽然它们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这个小房间可以说是上海滩住宿生涯中最长最难捱的时光,从2003年11月份整整住到2006年4月份。中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 和人生的蹉跎岁月。最浪费生命的两年,2004年(25岁)2005年(26岁),都是在这里度过的。2005年认识太太也是在这里认识的(不过好像认识了太太后,以后各方面也越来越好,所以说老婆眼光贼毒,正好买在转折期哈哈乐一个。当年陪着住6平米的房子一个上海国家公务员也不嫌弃。)
第七站:普陀区管弄新村某5楼。年收入有大约10万这年。自己独立做些牵线项目。赚中介费咨询费之类。(住了整整一年。是个老小区,简称老上海人的拆迁过来的上海平民小区。隔壁住的是个精神病人,不过还好是文疯。这一年住的问题还好,起码有小客厅和独立的整套厨房和卫生间了,竟然还有浴缸。但是主要因为隔壁精神问题的邻居,居住环境大打折扣。但2006年发生了人生的最重要转折。我的事业开始了。成功的开始。)第八站:中山公园附近。公司也在这里,公司一直至今未搬,(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从没换过工作,在老公司干了5年3个月零25天)。07年收入大约20万,08年42万,09年60万,10年106万至今(从低楼层搬到高楼层罢了。在中山公园附近从2007年4月住到今年2010年6月1日,最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日子是心情不错的年月,因为毕竟自己创业了,而且业务越来越稳定。生意越来越好,人生的喜悦和艰辛,挣扎,集中在这几年)。
第九站:我的新家。(2010年6月入住,是2009年5月底离黄浦江不远买的新小区,七月份交的房。2009年11月开始装修的 新房装修了整整7个月。买的时候加契税共310万。装修42万。总投入350万多。现在市值至少500万。也算得上上海市中心区域的高档楼盘了。从此,“家”的问题圆满结束)。
从2001年地下室开始到2009年买上房子花去我8年的时间。八年了,给8年的奋斗史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待,给自己女人一个交代。虽然不是我的爱情(其实又有几个人有自己的期望中的爱情),但这就是我的婚姻,我的选择。我也注定此生没有爱情。
我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希望和大家可以有个精神交流。要求您必须正直善良有追求这同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7 19:52 , Processed in 0.023783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