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文共赏] 修心合格的证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05:4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心合格的证量

修心达到什么程度算是合格呢?就是消除我爱执,消除—切自利的思想言行。具体的表现就是自己问心无愧,恒常保持一个欢喜心,即使面对违缘逆境,也不扰乱自己喜悦的心态,在散逸的时候,也能时常保持净观等。
诸法归一要
判断修心达到证量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在一切闻思修中,都要审视我爱执是否已经获得对冶,以此作为衡量修心的标准。我们现在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有我爱执的存在,如果消灭了我爱执,就成佛了!我们一切修持的要点,都是针对我爱执而来。
“诸法归一要”,就是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可以归结为对治我爱执这一要点。佛说一切法,都是为了众生能究竟离苦得乐,而离苦得乐的唯一途径,就是摧毁我爱执。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归结为这个修心法。这是一切佛法的心要。是我们衡量法与非法的天平。我们的修持能否成为正法,就在于是否能对冶烦恼。如果不能对治烦恼.我们即使修出能上天入地的神通,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老鹰也能在空中飞行,老鼠也能在地下行走,我们还能比它们更擅长这些吗?不管我们修了多长时间,都要随时检查我爱执是否消融,烦恼是否减少。修法以后烦恼减轻,那就是修心纯熟的标志。
如果经过了几年的修持,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为严重,那么不用抱怨是佛法出了问题,应检查自己修行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以对治烦恼为一切修持的中心。佛法本身是有益无害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正确领会要旨,自然无法获得真正的法益。错误的修行就如同面对美味的食物,我们不是用嘴来食用,那么肯定尝不到美味,虽然食物本身是甜美的,但问题是我们没有正确进食。所以,大家要切记,佛陀所传的一切教法最终都是为了断除我爱执,如果我爱执在减弱的话,说明你的修特便是正确的了。
二证取其主
二证是指自证和他证。从外相上看起来修持很好,他人望其外表即能证知,这是他证;虽然外相上没有显示任何功德,但调伏内心达到了合格证量,这是自证。就像果实有内外四种差别:有的外面熟了,里面没有熟;有的里面熟了,外面没有熟;有的里外一起熟;有的里外都不熟。修行人调伏我爱执也是如此,有的能自证,有的能他证,有的自他二证具足,有的既不能自证也不能他证。
哪一种证量是主要的呢?自证是主要的。虽然外表上看起来好像很有修持,人们不讥赚你,人人都恭敬你,但不能以此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因为外相代表不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外相是可以伪装出来的,就像演员扮演高僧大德可以做到维妙维肖,达到让人们信以为真的程度。如果我们在外表上像高憎大德,而内在证量却生不起来,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修心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落实到心灵深处来修。修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要期望他人的称赞,也不要期望他人的评价。我们可以蒙骗他人,却欺骗不了自己,要时刻检查自己的心态。
如果自他二证都能具足,那就更为殊胜了。因为外在的威仪不庄严,就容易遭到众生的讥讽和嘲笑。虽然我们自己内心已经调伏,问心无愧,但众生却因此而造业,这同样违背了我们的菩萨戒。所以,要尽量做到举止庄严,避免一些会招致非议的言行。
常怀喜悦心
通过修心能给我们带来喜悦。恒常怀着喜悦心,即使在逆境之中也能心生喜悦,这是我们修心纯熟的表现。
我们在快乐的时候都会喜悦,这是肯定的了。但在遭受违缘挫折的时候,你也要怀着一颗喜悦的心,用积极的心态来接受困难,那么效果就会截然不同,能变一切为可能。所以,喜悦心一定要时常生起来,即使遇到违缘也不生嗔怒。
任何违缘都有值得欢喜的地方。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得或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祖师们告诫说:“享受快乐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地方,承受苦难才应该感到喜悦。因为享受快乐是在消耗我们的福德,而痛苦则能消除我们的恶业罪障。同样的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大家应当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从而生起喜悦的心态。
散能即修净
我们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修法,那么在休闲、放逸的时候,乃至于同别人聊天、做无意义之事的时候,也不能忘失了菩提心,仍然要以菩提心来摄持一切。这就好比善于骑马的人,由于骑术精湛,即使他的心念散乱,也不会从马背上
坠落下来。同样的道理,我们由于善修菩提心,在遭遇到突然的损害时,虽然没有善加观察,也不会生起嗔恚等烦恼,并且还能将此恶缘转为道用,使心灵获得进一步的净化,这就是修心纯熟的证量。
修量即遣执
总的来说,修心达到合格证量是以遣除执著作为衡量标准。正如修心教言里说;“执著现世非行者,执著轮回非出离,执著自利非菩萨,执著实有非正见。”死无常心纯熟的标准,是对现世虚荣丧失兴趣;出离心纯熟的标准,是对轮回盛事不生羡慕;菩提心纯熟的标准,是把我爱执颠倒过来,消除自利的思想和行为;修空性纯熟的标准,则是遣除对实有的执著。
我们可以用这个修心教言来作自我检验:如果自己还贪著于现世利益,那么连一个修行人的资格都不具备;执著于轮回利益,向往来世的幸福生活,那就谈不上具有出离心,连小乘都没有进入;执著于自身利益,则称不上是一个大乘行者;执著于诸法实有,那就还没有具备破除无明的正见。
譬如我们修死无常达到合格证量,应当是遣除对现世的贪著,对现世的荣华富贵不再感兴趣,而精进于为后世修积善业资粮。我们终究是会死亡的,死后什么都起不了作用,唯有两手空空而去。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放下对现世名利的一切贪著,为了来世而勤修善法,这才说明死无常修合格了。而不是整天念叨:“我快要死了!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都不管了,反正我是快死的人了!”然后,对生活失去热忱,对一切都冷漠无视……像这样越修越懒惰,越修越消极,这不是给自己懈怠找借口吗?哪里是死无常修到证量了。
我们修出离心合格的证量是什么?就是对来世也不抱有任何幻想,放弃对轮回盛事的羡慕,而追求超越轮回的涅槃自在,将一切功德都回向于解脱。而不是说一定要跑到什么地方,避开尘世,不理俗务,找一个世外桃园隐居,认为这就是生起出离心了。这怎么是真正的出离呢?如果这就是出离的话,那些远离尘世的飞禽走兽,应当比我们做得更好,然而,它们也逃避不了生死流转。所以,真正的出离心生起来,应当是认清轮回真相之后,放下贪著,对解脱的彼岸产生一种真切向往。
我们现在修菩提心也是如此,修到证量应当是遣除我爱执。消除对自利的执著,转为爱他人胜过爱自己,一心为众生考虑,这才是菩提心修合格了。如果紧紧抱着自我利益不放,不管什么事都先考虑自己,即使整天念叨“为利有情愿成佛”,整天念叨要即生成佛,这也只是一种妄想执着,或者是相似的菩提心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菩提心修持合格。
我们修空性也是如此,应当是遣除我执,遗除对实有的执著。有的人稍微获得一些定境,就认为自己证悟了空性,这却未必!如果你连我执都没有遣除,那么所证得的空性必定是自欺欺人。藏地曾经有一个喇嘛,认为自己证悟了空性,人们也都礼拜恭敬他,出入时众多随从前呼后拥。有一次去拜见帕绷喀大师,大师问他获得了什么成就,他说自己已经证梧了空性。大师一听很高兴,合掌赞叹说:“您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应该恭喜您,恭喜您断除了我执。”这个喇嘛听后一愣:“我执?什么是我执?”大师顿时感到惊讶,税:“您竟然连我执都不了解,又怎么知道自己证悟了空性?”他告诉大师:“我在打坐入定的时候,经常处于一种空明的状态,这不就是空性吗?”帕绷喀大师说:“您这只是一种定境而已,并非什么空性。”大师再用智慧一抉择,说:“您不仅没有证到空性,还堕入了微细的昏沉,这种定境连奢摩他都谈不上。”他顿时清醒,马上礼拜大师:“我现在决定依止您,请您告诉我应该怎么修?”大师告诉他:“你现在已经‘病’得很重了,应该从基础修起。”让他按次第从皈依法起修。
他不知道修空性达到证量是遣除我执,从而导致了这种过失。如果我们连我爱执的过患都不知道,爱他胜己的观念都没有建立起来,却认为自己修菩提心已经合格了,可以称为菩萨了,那么和这个修空性的喇嘛又有什么区别呢?同样是自欺欺人。所以,我们应当知道,世俗菩提心修到合格证量,是以断除我爱执作为衡量标准。
修成具五相
(一)大勇识者相。作为修心的大乘行者,要以菩提心来摄持一切。乃至一切不顺心的事情,一切命运的坎坷,一切的不公平,我们都用菩提心来接受,则化一切违缘为顺缘。应当具备这种大勇识者相,即通常所说的大丈夫相。不管男性、女性都应具备这种大丈夫相,要拿得起,放得下,敢于承担一切众生的重荷,把众生的苦难一肩挑。
(二)大调伏者相。就是坚信和尊重因果,对微细的因果都能深刻明了,毫不忽视。大勇识者相虽然能转变一切违缘为顺缘,但这只是心态上的转变,我们还要明白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然后该做的坚决去做,不该做的断然不去做。
(三)大善身者相。什么是善身呢?就是在行为和语言方面,身体决不作恶业,口决不说恶语,所做的事和所讲的话,都要和善业相结合,珍爱他人胜过自己。不要我们一讲话,就让别人烦恼难过。即使你的发心不错,那又有什么用呢?给众生带来的只有伤害。所以,菩萨修六度四摄,其中有一条就是爱语,即说话的语气要柔和,要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别人听了欢喜的话,但不是阿谀奉承。
(四)大难行者相。我们一般所说的难行,重点是指外在的苦行,譬如难吃能吃,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但这里的难行还不仅仅如此,重点是指调伏内心的烦恼,在烦恼粗重的时候,能够勇于自我调伏,这才是真正的难行。
(五)大瑜伽行者相。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和菩提心相应,所做的一切不违背菩提心愿,念念处处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是大乘的标志。
这是修成了菩提心后具备的五种德相,能从我们的言行举止方面表现出来。
以上是修心成熟的证量。如果能做到如此,可以说我们的修心已经纯熟,达到了合格的证量。但并不是说修心已达究竟,以后可以不必再依修心法来修持。不应该因为有了这些证量,就不再继续修学,相反的更要加紧用功,让修心的证量继续增长,才能早日达到圆满成就。

板凳
发表于 2012-4-16 01:02: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沙发
发表于 2012-4-15 15:08:25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8 18:24 , Processed in 0.021138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