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一名入殓师正在对工具进行清理,为化妆整仪做准备。记者蒋超/摄 温州网讯 这份特殊的工作有时不被人理解,甚至屡遭避忌,他们的工作是让逝者以体面的方式、安详的形象与亲友做最后一次告别。他们就是生命终点的美容师,职业性的称呼是——入殓师。
近日,记者前往温州市殡仪馆,工作在特殊的环境,面对特殊的工作对象,当了一回入殓师的“临时徒弟”。
入殓师的手:每天消毒,却从不主动跟人握手
入殓师又称葬仪师,在殡仪馆里专门为逝者化妆整仪、纳入棺中。市殡仪馆内总共有入殓师18人,他们除了负责为遗体美容、清洗、穿衣之外,还负责遗体接运。
王师傅是市殡仪馆入殓师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38岁,从事入殓师这一行已有10多个年头,是记者体验入殓师时的师傅。
记者一见到王师傅,马上伸出手要与他握手,他怔了一怔,随后把手在裤子上蹭了又蹭,才伸手过来。
王师傅说,他已养成不主动跟人握手的习惯,因为不少人忌讳跟他接触,他也不和别人握手,免得他人尴尬和自己不自在。
“有的人认为我这双手不干净,不吉利。不理解就不理解吧,总不能因为别人不理解,我就不工作吧。”刚开始,王师傅也很郁闷,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他自然而然地与人保持一定距离。“自从入了殡葬行业,很多亲戚朋友看我的眼光也不一样,他们不愿意找我,我也不主动找他们,原先有些关系好的,后来也很少往来了。”
王师傅说,实际上,他是个特爱干净的人,每次给遗体做完美容,会按惯例做一次清扫和消毒,“除了医生和我们,还有谁会每天给手消毒啊?”王师傅笑言。每天下班前,他还会给化妆室做一次全面的大扫除。
入殓师的手:戴两层手套,并不是怕脏
经特别许可,记者跟随王师傅进入市殡仪馆一楼的遗体化妆间。这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屋子里摆设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墙壁上装有一个排风设备,旁边还挂着一条标语——爱,在这里延续。
每位入殓师都有一个专用化妆盒,化妆盒比一般美容院的化妆盒要多出一些工具:除啫喱水、粉底液、胭脂、刷子等普通化妆用品外,还有剪刀、钳子、胶水、注射器、黏土等。
“遗体美容不仅仅是洗净脸、搽搽粉,里面还有许多环节。有的遗体合不上嘴,有的遗体伸不直腿,有的遗体有外伤,都需要用巧妙的方法来掩饰。”王师傅先给记者传授基本知识,对一些遗体要采用特殊的技艺,比如鼻梁塌了,要用些黏土捏起来。一些老人的遗体由于干枯,面部有很深的凹陷,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后,脸部会显得饱满起来。
检查完工具后,王师傅戴上口罩和手套。记者发现,手套有两层,里面一层为一次性塑料手套,外面一层为橡胶手套。“戴两层手套不是怕脏,是为了防滑。为遗体化妆的时候手容易出汗,橡胶手套经常会脱落,影响化妆。在里面再戴一层塑料手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入殓师的手:轻柔仔细,生怕惊醒永远睡着的人
准备工作完成后,王师傅和另一位入殓师从隔壁的解冻室里推过来两具遗体。
“我们把他们当成睡着了的人。”王师傅开始动作示范:他从化妆盒内取出蘸有酒精的棉棒将逝者嘴角擦干净,然后将逝者上下嘴唇轻轻合上。逝者的手呈握拳状,王师傅把遗体每一根手指扳直。
紧接着,他拿起镊子,夹起一团棉絮蘸上酒精,给逝者“洗脸”。他低下头,用棉絮一点点、一遍遍地擦,动作很轻柔,很仔细,眼神中看不到倦怠和不适。
预计下一步就是上妆,作为王师傅的临时徒弟,记者赶紧打开化妆盒,动作幅度大了,声音有点响,“其实也没什么,不怕。”王师傅适时安慰了一下。清洗完脸部,王师傅便开始给遗体上粉底、打腮红、涂唇彩、画眉毛、梳头发……这些带有技术含量的活,王师傅不让记者干,记者只能做些递刷子、端胭脂盒这简单的活。因为在清洗、化妆过程中,亲属自始至终陪在一旁,王师傅说,如果让新手接触遗体,做得不到位、不好的话,会让亲属反感,增加他们的伤心。
“最棘手的是那些因刑事案件、车祸、火灾等死亡的遗体,有的遗体头部都被压扁了,我得根据逝者家属提供的照片进行头部复原,那可是一门高难度的技术活。要让逝者的面容自然,看起来没有损伤,这样能减轻亲属的痛苦。”王师傅说。
化妆完毕,遗体变得脸色红润,达到了“像是睡着了一样”的效果,我们才小心翼翼地将遗体推进化妆间隔壁的冰柜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