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 法国教育:生命的轻与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1:03: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决定了个人前途。国家教育方式,则决定了国家未来。正因为此,教育问题,不仅是中国人关心的首要问题,也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国内普遍的观点是:中国教育弊病很多,应该从西式教育中吸取良方,加以改革。而对许多家长而言,孩子的教育过程无法暂停等待。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海外求学。然而,教育也有与国情相适应问题,西式教育究竟是否可以洋为中用?可以商榷处甚多。



老师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博物馆里上课




下课铃一响,格勒诺布尔一所中学门口一下就挤满了各种肤色的欢快的孩子。对于孩子们而言,一天的工作到此为止,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自己的了,他们有的会去踢足球、打篮球,有的去学唱歌,还有一些,就是纯粹玩耍。据了解,法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没有家庭作业,到中学阶段,作业量最多时,一天也就半小时。与负担直接相关的考试,在这里也被稀释到平时的测试中,并不太被强调与重视。而孩子们之间,也不会相互比较,考得好,或是考砸了,都是自己的事,没有旁观者。所以,学习成绩如何,并不是评价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


       然而,让中国孩子羡慕不已的法国教育,却仍然面临“减负”的话题。据法国教育专家称,法国孩子每周上课四天,周三与周末两天休息,看似轻松,实质不然。他们认为,学习集中在四天里,孩子们负担更重。“从早晨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午休就两小时休息,孩子怎么能不注意力涣散,肚子咕咕叫!”于是,新上台的总统奥朗德决定顺应民意,把教育改革作为提升政绩的主攻方向。他们打算缩短每天的上课时间,同时恢复周三上午半天课程的新的作息制度。新制度尚未推行,就遭遇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大游行。朋友的孩子在巴黎上小学,在今年一月份的某一周,每天都是才去上课几分钟后又回到家里,原来老师不断在罢课和游行。在法国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法国人是天底下最爱抱怨的人。他们声称,法国的孩子已经是欧洲负担最重的了。德国孩子,每天下午都不上课。我们为什么还要给孩子加重负担?老师抱怨,周三多出来的工作,谁付工资啊?家里自己的孩子没人带,谁来管啊?教师工会抱怨:政府单方面怎么能决定这么重大的事项?孩子每天的课程减少了,放学提前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谁来负责?让谁来买单?甚至地方政府也不满意:作息制度改革,经费投入就要增加,政府负担太重怎么办?


       这样的争论,对于背着沉重书包、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国孩子而言,实在太过奢侈了吧?说实在的,每天早晨七点以前的公交车上,学生是最大的群体,看着他们睡眼醒松,无精打采地穿着米口袋似的校服,被大人们挤得东倒西歪,真是打心眼里心疼。而放学时间,更是没有一定,如果不是因为污染与雾霾,说他们披星戴月真不是夸张。此外,还有堆成山的作业和周末的各种补习班。孩子们实在比每天工作8小时的大人更辛苦。教育部门曾一度推行的每天八点前不得到校的规定,本已是最低的要求,却根本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做到。因为既没有督查,也没有处罚。相反,成绩的排名,却是各校比拼的根本。学习,已经成为孩子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给他们增加重量的大人们,究竟真是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国家的未来,还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与利益!


       重压下的生命,无法开出灿烂的花朵。“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并非无人可以作答,而是坐而论道者众,起而行之者寡。教育不改,必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可怕后果。


寻找刺激的学生在桥上玩起“跑酷”




然而,重,固然不能承受,轻,也并非意味着以人格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功能的充分实现。在不给压力的普遍舆论下,老师们首先给自己减负了。法国教师属公务员体制,不算高收入阶层,但岗位相对稳定,假期很长——休息日与节假日加起来,一年大概有150多天。在很多学校,老师缺席是常态,而一旦任课老师不在,他任教的那个班,就处于放鸭子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缺席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2008年,法国教育部决定原来周六上午的课全部停上,就是因为学生缺席太多,逼着做出的决定。在对学生要无限尊重的前提下,老师的威严无法建立。一个调皮的孩子,可以无数次让课堂教学中断,而老师对他的处罚,就是抄写课文或写检查,如果孩子拒不执行,老师只能无可奈何。一个中学的教导主任在接受我采访时对中国有的班级人数竟达到五六十人,非常惊诧,说在法国根本不可思议。想了一下,又很理解地说:“你们中国孩子乖,所以有可能。”


       散漫,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放任。法国的孩子,学习上少有努力与钻研的习惯。课堂上的练习,一边聊天一边胡乱应付掉。下课后把课本往小柜子里一锁,轻松回家。二十分的考试,考个五、六分的大有人在。谁也不会为此而烦恼,也没听说家长把孩子送去补习。都说轻松学习才可能学出创造性,但如果没有知识的储备作为前提,所谓创造性,也是无本之木吧?


       行为上很少受约束的孩子,在品德习惯上,也没有规矩之说。有一次我在超市购物,恰逢旁边一所当地著名的中学放学,一大批孩子吵吵嚷嚷拥进超市,挑选零食。过了一会儿,忽然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跑到我面前:“先生,您有二十生丁吗?我想买这个,就差二十生丁。”二十生丁,相当于一块多人民币,算不得什么大数字,谁会忍心看到一个可爱的孩子仅仅因为二十生丁,买不到心爱的食物呢?我当然马上给他了。回头说给法国朋友听,他却大摇其头:“他可不是只找你一个人要,他可能已经找了好几个人了,凑在一起,就因为嘴馋,这些孩子被宠坏了!”法国的孩子每月零花钱一般父母会给个定额,花完了再无补充的可能。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法国人花钱,实在比中国人更加谨慎。但孩子却能想出法子,达成目标。一个法国朋友告诉我,他儿子对他说非常喜欢一件皮夹克,他也觉得确实不错。这里的冬天很冷,比较实用,于是就替儿子买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儿子从来没有穿过这件衣服,仔细盘查,才知道自己上了当。儿子告诉他,他的同学看上了这件皮夹克,向他预定,他于是向父亲要求购买,然后再把这件皮夹克转手卖给同学,卖的钱自己已经花掉了。据说,这种事儿,在法国的孩子中一点不稀奇。


       另一方面,这些孩子又有非常可爱的一面。因为少有压力,无拘无束,大多数法国孩子天真可爱。十多岁的孩子,可能一边已经开始有了男女朋友,一边还在玩过家家。没有竞争的挤压,孩子之间的相处非常简单、友好,谁有困难,大家会一拥而上,帮着解决。这种简单,体现着的是一种美好,生活本来就应该是阳光与透明的,尤其对于孩子。非常喜爱这里孩子的眼神,一是近视的孩子很少,目光清澈透明,二是看人时坦荡、友善,这与戴着眼镜,目光闪烁、拘谨的中国孩子形成反差。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比中国孩子调皮得多的洋孩子们,到了大学,大多成为彬彬有礼的绅士、淑女,并且可以独立应付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与法国朋友讨论这一现象时,他们告诉我:十八岁,对家长孩子都是一道质的分界线,过了十八岁,就是成年人,孩子要对自己的全部负责。而家长,则认为完全可以卸下对孩子教养的担子。因此,孩子会快速成长,没有任何依赖。这一点,当然也与中国父母对孩子只看中学习,没有生活能力的培养,以致对孩子一辈子无谓不致的呵护大相径庭。


       在法国的教育制度下,学校同样能培养出顶尖级的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这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那么努力的中国孩子,未来却不一定得到更加慷慨的回报?而看似轻松的法国教育,也能获得骄人的成绩?


看到东方面孔的记者,几个中学生立即跳起了骑马舞



中国的教育,是用挤压的方式,它可能将智力平平的孩子,提升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度,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也可能让天赋极高的孩子,在重复的练习中,失去学习的兴趣,或在功利的偏向下,错失最能实现潜能的专业方向,成为平庸之人。西式的教育,则在轻松的状态下,让平平常常的孩子,就做平平常常的人,但他们也能拥有幸福感与满足感。而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孩子,可以在自由的状态下去选择,去投入自己热爱的课目与专业,自发成才。中国式教育是矮子拔高,高个子减矮,尽量往中间靠。法国式教育是听之任之,让他们自由发展。结果是只有极少数人成才。


       如果对东西方教育做一个综合考量,就会发现,各有弊端。中国的重压,某种情况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和不均。法国学习的轻松,是因为国家福利高,未来不工作也能享受生活。两种教育方式,都会让国家的未来蒙上阴影。而在两者之中的那个平衡点,也许正是我们要重视的。我想,就那是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给每个孩子以适度的压力。


       中国是一个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年轻人,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更多的竞争与挑战。处于爬坡阶段的我们,没有可能去比照他人悠闲的生活。他们今天的闲散快活,那也是几代人的奋斗换来的。但我们至少,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有足够强健的体能与心智,去应对竞争与挑战。一味的重压,只会折断能飞的翅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15 10:42 , Processed in 0.019409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