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 各国女人的最震撼的避孕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05:4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北美地区的女性

超过一半的怀孕是计划外的,原因主要为:不喜欢使用安全套、避孕方法使用不当、没有每天坚持采取避孕措施等。在这种情况下,结扎是美国夫妇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占37%~44%)。口服避孕药也是控制生育的一种普遍方式,目前有1100万人使用(占10%~25%),其中,在15岁~44岁的女性中,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约为16%。近几年来,皮下埋植避孕剂等技术引入美国,在给妇女提供长期、有效避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说,停用时必须由专业医生拆除,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等,妇女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例如不得不多次去看医生,拆除的手术时间拖得很长,造成伤痕等等。

欧洲地区的女性

口服避孕药仍是控制生育的最普遍方式,有30%~60%的育龄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其中,德国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平均年限为6.5年,法国为5.6年,英国为5.5年。其中,达英-35在欧洲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在欧洲国家,有5%~10%的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法国和一些北欧国家的接受率更高,达到20%。目前有大约200万名欧洲妇女使用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这种缓释孕激素的宫内避孕器,是最有效的避孕器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可逆转方法之一,其使用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其他可逆性的避孕方法,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盆腔性疾病的危险。自1990年曼月乐在芬兰上市后,就有7%的育龄妇女选择这种避孕方式,她们认为它有极高的避孕效果、使用简单且能够减少经血量。

日本女性

日本在避孕方面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日本政府在1999年6月才通过法律,批准避孕药使用,其间争论时间长达35年。但据日本家庭计划医学会的数据显示,在避孕药通过批准的短短几年间,已有约1/10的家庭使用避孕药、避孕环等作为长期的避孕工具,其中,有60%多的妇女选用特居乐来避孕;有半数的家庭仍旧采用避孕套来避孕。因此,在日本随处可买到避孕套。除避孕工具之外,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家庭用体温测量法来掌握排卵期。

此外,与生育一个孩子国家给予全部住院费用为补助相比,做一次人工流产需要10万日元(人民币7000元),不可以用医疗保险。所以日本女性极力避免意外怀孕,现在已越来越能接受宫内节育器等。

最后再一起去看看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一些千奇百怪的避孕法:

鸦片软膏能避孕

古代苏门答腊岛上的居民,竟然使用鸦片作为避孕工具。我们不知道他们如何进行的,或许他们将鸦片制作成粘性软膏,然后楔入女性体内。但是请不要照做,因为我们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

黄鼠狼睾丸绑腿上

12世纪至15世纪,欧洲正处于“黑暗时代”时期,女人们通常将包含着骡子耳屎、黄鼠狼睾丸、黑猫骨头的小袋子制成护身符,在房事时系在腿上,以期达到避孕的效果。尽管现在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根本不起作用,但是可以肯定这些东西会从心理上产生效果。因为看过这样一堆东西在配偶身上作为装饰物的任何男人,可能都会“性趣”大减吧。

含铅打铁水

古希腊人认为,打铁水也可以作为一种避孕工具。尽管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人发明这种方法的,但打铁水中含铅却是事实。一战期间,那些在含铅工厂工作的女性,患有不孕症的比例异常高。科学研究发现,打铁水可以引起神经疾病、肾衰竭、昏迷,甚至死亡。它的功用似乎与水银类似。

金银、象牙避孕

使用金银和象牙等昂贵材料避孕,这听起来好像很不错,可实际上非常残忍。数千年前的人们,根据女性子宫形状制作成“子宫套”,富贵人家可以使用金、银或者象牙等材料制造,然后利用油纸或者蜂蜡包裹。显然,这些东西听起来都非常可怕,这种避孕工具被后人称为“折磨女性的器具”。有时候,这些东西甚至会导致女性中毒性休克,身体发出各种难闻气味,甚至引发感染,但对避孕却没有多大效果。

海狸睾丸泡酒喝

16世纪的加拿大人认为,小型皮毛动物的睾丸是避孕的关键。因此一些妇女把海狸的睾丸泡在酒里,靠喝这种酒避孕。一些加拿大人将海狸睾丸研成细细粉末,混合酒服用,这种方法没有任何副作用;此外,也有人将海狸睾丸晒干,然后泡在酒中服用。这种方法与前面提到的黄鼠狼睾丸效果类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0 23:22 , Processed in 0.014691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