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美国影星乔治·克鲁尼自导自演的二战夺宝片《盟军夺宝队》在全球上映,讲述二战时纳粹德军侵略欧洲,希特勒借机掠夺各国大量珍贵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并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史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而在意大利的影片宣传会上,克鲁尼呼吁法国应该将《蒙娜丽莎》归还给意大利,这一言论引起轰动。克鲁尼的言论还没有平息,法国24新闻台又提出了一个更有争议的、听上去“胳膊肘往外拐”的提议—建议奥朗德政府靠卖画和艺术品还债,给负债累累的政府换回宝贵的现金流,其中包括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 靠出售文化遗产援助财政,这一想法在法国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了,法国国立人口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陈婧在上海《新闻晨报》发表题为“法国缺钱,蒙娜丽莎笑而不语”的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这些建议并非毫无根据,事实上葡萄牙政府已经这么做了。85件西班牙艺术大师米罗的作品将被送往伦敦的拍卖行,而在几个月前,葡萄牙法官还认定它们是不可出售的。如今法官出尔反尔,裁定这些作品不会被认作是葡萄牙的文化遗产,让葡萄牙政府通过出售这些艺术品,缓解全国银行危机带来的后果。目前葡萄牙的负债约在1100亿美元,已经变卖了大约110亿美元的资产。如果继续出售米罗的艺术品,保守估计至少可以换回5000万美元,尽管看起来依然是杯水车薪。 《蒙娜丽莎》可以卖多高的价呢?这个问题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如果进行一次理性的估算,这幅画在1962年曾经创造了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保费最高的画,保额高达1亿美元,仅仅按照今天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保额就至少达到10亿欧元。这还不算卢浮宫每年买票进去参观,只为了围着这幅画拍照的920万游客的观光收入。 法国一直有珍视文化的传统。在财政补贴上,法国是世界上最慷慨的国家,每年都拨出大量国库经费给文化事业,拒绝文化和资本走得太近。但陷入财政危机,国家给文化机构的补贴自然也在大幅缩水。以卢浮宫为例,今天的补贴仅为十年前的四分之一,全法的500多家博物馆都面临同样的窘境。这些文化机构不得不解雇临时工、减薪、提高门票价格,应对财政危机。 危机下的博物馆都在设法自救—卢浮宫不仅提高了门票价格以便增加收入,还准备一周七天开放、全年无休,并为一家瑞士品牌做起了手表展。有“欧洲最美博物馆”之称的奥赛博物馆外墙上,第一次出现了巨幅夺人眼球的商业广告。凡尔赛宫博物馆准备建设两座豪华酒店,其中一座的原址是波旁王朝的国库大楼,甚至还开出网店卖路易十六王后的餐具复制品。巴黎歌剧院也没能抵抗住金钱的诱惑,为一些时尚大牌做起了广告,并考虑推出内部参观的浮动票价。 在这家法国媒体看来,除了自救,这些文化机构还承担了救国的重任—给欠了2万亿欧元巨额债务的法国财政填窟窿。仅仅在巴黎就有173家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不是应该出售其中的一些作品来减轻财政负担?仅仅奥赛博物馆的藏品估值就高达40亿欧元,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底特律破产时,就把市立博物馆里梵高、毕加索的画作送到拍卖厅以偿还债务。包括德国、丹麦、荷兰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也允许在特定条件下转让自己国家的艺术品。 尽管法国现行的法律禁止出售包括博物馆收藏在内的公共艺术品,要售出《蒙娜丽莎》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提案申请修改法律,还要顶住艺术界的反对声浪;即便如此,法国也已经开始在合法范围内倾其所有地变卖资产了,从总统府爱丽舍宫地窖里的顶级珍藏葡萄酒,到把法国外交部的会议中心变成一家五星级酒店。法国一些博物馆也已经开始冒着藏品受损的风险,进行全球巡展。也难怪,法国媒体会嚷嚷着让《蒙娜丽莎》“嫁到”国外去。 在金融危机下,文化遗产既是美丽的财富,也是沉重的包袱。但保护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一旦甩掉了财政的包袱,同时被甩掉的也有这个民族的记忆、历史和自我认知。靠出售文化遗产援助财政,是救国还是误国,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