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窝窝头 v044tery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17:4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窝窝头
有的时候,人就是一个贱脾气,对过去曾经感到厌烦的事情,在经过多年的沉淀后,我们会还会想起它,只是经过记忆的咀嚼,已经不是原先的模样了,留下的是事物过程中的温暖,比如对过去食物的再认知。  过去受过穷,吃过苦的这部分中老年人,有着怀旧的情结,对过去吃过的野菜、粗粮有着本能般的记忆,人就是这样地奇妙,我们可以忘掉一些东西,尤其是对自己经历过的一些痛苦,但是,骨子里的记忆不会被岁月挤兑掉的,那些记忆时常会悄悄地爬上我们的心头,让我们在一种亲切和贪恋中,不知不觉地走入往昔的岁月,因为我们人类能够淡忘事物中一些不好的印象,而那些温馨的东西有时会在记忆中悄悄地爬出来。  因此,沿着历史记忆中的绳索,我们会走入过去的“桥段”。  提起窝窝头,我的记忆既有心酸也有许多美好,必定那是养育我们的食物  关于窝窝头,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前夕,慈禧太后带着一千余人仓皇逃往西安。途中,西太后感到饥饿难忍,疲乏不堪,太监们四处搜寻,好容易从一个没有逃跑的村民家中找到一个凉窝窝头,献给了太后。慈禧拿起窝窝头狼吞虎咽吃了下去,顿感浑身舒服,一直到晚上都没觉饿。后来,她回味起来,觉得这个窝窝头比御膳房的珍馐美味不知香甜多少倍。在御驾回銮以后,便命令御膳房为她做窝窝头吃,御膳房厨师仿照民间窝窝头的样子,用细玉米面、黄豆面、白糖、桂花加温水搅拌,一斤面捏成一百个小窝头,蒸熟以后金黄闪光,形似宝塔,吃在嘴里甜香可口,别有风味,受到了慈禧的称赞,小窝窝头也随之成了清宫中的有名小吃。  这个传说,让我想到了现代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里的故事,这里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那时的窝窝头,在乡下就是用玉米面做成的饽饽,里面的成分就是单一的玉米面,和皇宫里的已不是一个概念,只有其外形相似而已。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一带主要干粮就是秫面饼(高粱面的)和玉米做的饽饽,窝窝头是其中主要的一种,与秫面饼交换地做着吃。  玉米是华北平原上主要的农作物,这是几千年来造物主赋予给人类一种神奇地粮食。窝窝头做起来不是特别复杂,这迎合了庄稼人时间的上珍贵;记得母亲总是先把棒子面用开水烫好,然后捏成窝窝状,书上说是宝塔状,我们那一带的窝窝头不是宝塔状,其实就是状,我认为只有这样形容,才是我们的窝窝头真正的本源和意义。  我们大家都知道母亲里的乳汁是哺育孩子最好的粮食,是孩儿的甘霖,勤劳的农民把窝窝头做成的形状,代表了百姓对粮食的崇拜。  母亲每当做窝窝头时,总是在锅台边上放半碗凉水,沾在手上,为的是不让面粘手,被开水烫过的玉米面成金黄色,放上些许“起子”(小苏打),捧起适量的面,在母亲的手中经过几次简单地转动,然后把拇指插入面中,再经过几次转动,一个带有形状的窝窝头就做成了,放入铁锅中的篦子上,朝上,一个个好看的窝头,就如一样展现在面前。里面的中孔,是为了加快窝头成熟的速度而设计的,那时,算计窝头是不是熟了,全凭着经验,就是不时地听听锅中的水耗下去了多少,听着快没水了就停火,熟了的窝窝头在屋子里弥漫着特有的香气。  每当这时,烧火的我总是感到饥肠辘辘。  那时的我们总是有一种饥饿感,到不是说吃不饱,可是,每到半过晌,饥饿就会如约而来,放学到家后,就在屋里到处找饽饽,趁着大人不注意,拿上饽饽就往外跑,没有菜,干嚼,也是极大地满足,一般就是在酱缸里抹上一大块黑酱就着吃。  不少的大人为了防止饽饽被孩子“搬腾”没了、男人收工后没有干粮吃,就把饽饽吊在屋子的半空中。那时的粮食实在是紧张,常常是一到青黄不接的春季粮食就不多了。作为主妇就要千方百计地算计着。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女人们为了一大家子的吃喝,就要不停地算计着余下的粮食,那时,会过日子是对女人最大的褒赞,在乡下,有的主妇不会过日子,那日子过的就要寒酸了,破衣烂衫,盛粮食的瓦罐常常见底。  有的家庭孩子多,挣工分的人少,分的粮食就少,会算计的女人在蒸窝头是在里面掺东西,春天掺野菜,夏天掺青菜,秋天则晒白菜帮子、红薯叶子,冬天揪麦苗,这些都掺进窝头里,省下珍贵的粮食,也好细水长流。  母亲为了我们每天能吃上饽饽,有时就在窝头里放红薯面子。  秋后,红薯下来后,把其切成片,晒干,然后去碾子上推成面子,掺在棒子面里做窝头。记得母亲每年都要去县城的集市上买一些红薯干,红薯干面儿实在是不好吃,涩,还噎嗓子。  那时,在集市上粜粮食也是受限制的,有些家庭为了能换到一些急用的钱,就偷偷地在集市上去卖那些本就不多的粮食,当然,红薯干也属于粮食之列。  乡下还有一种白棒子,也叫稙棒子,因为产量不高,种植量不多,因为成熟在过大秋之前,也是对百姓们紧缺粮食的一种过渡,不过,百姓们舍不得用来蒸窝头,大都是磨成细面子,每到过年过节时掺在白面里面蒸白面卷子(我们那一带馒头叫卷子),没有几家敢吃纯白面卷子的。  那时的窝窝头是介于高粱面和白面中间,因此,玉米面的窝窝头是那时一种不错的饽饽了,吃的最多的还是高粱面子。  前些年,我总想找到一首关于描写窝窝头的诗句,始终没有如愿(恕我寡闻),也许那时的诗家对窝窝头没有吃过,或是不屑一顾,就像关心民间疾苦的杜甫,写过“三吏”、“三别”这样诗篇的诗圣,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描写,还有白居易,这样的诗人也不曾写过,细想来,也许是窝窝头实在是不堪,或是二分钱的醋——不值一提。最后,到是找到了一句歇后语:公益平台关注女性健康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不过最近读杂志,看到了窝窝头的起源才知道有记载的窝窝头要晚于唐代,我这才有些释然。  文章说道:窝窝头起源的历史不可考了,有记载的开始到现在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  这是关于窝窝头的描写,不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26 06:07 , Processed in 0.023759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